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安装技术交底

模板安装技术交底

7) 高低跨模板安装:
8)底板后浇带留设平缝,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加设钢板止水带防水形式,施工缝模板根据钢筋的规格和间距可采用齿形木板。
9)梁板、楼梯施工缝模板留设,根据钢筋的规格、间距,使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作成“梳齿状”,卡在钢筋上。并用钢筋支顶牢固。混凝土浇筑完后,将施工缝模板拆除,重复使用。
2)当底板或楼板砼施工完毕后,在底板底面或楼面上弹出柱子的纵横向轴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并放出柱边线及10cm控制线,底板顶面或楼面的表面要求平整,标高准确,以防止底板顶面或楼面不平使柱子模板底部有缝隙,浇筑砼时出现漏浆,而造成柱子烂根现象。
3)独立柱模:根据现场运输工具的实际情况,柱模板有部分可以只安装到梁的底部,其余柱与梁板考虑整体浇注的一起支设。拼装柱模时,先从柱边背竖向背枋,中间最后加背枋,背枋间距≤250,柱箍间距@600,柱下口和柱上口一道不能超过300。根据柱边线固定好下口,锁在满堂架上,然后吊正,将水平钢管背枋与四周满堂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柱脚下口应镶贴压枋顶紧。通排柱,先安两边柱,经校正、固定,再拉通线安装中间各柱。柱模每边设两根拉杆。
7)办好预检手续。
1.2.1.4、梁、板模板
梁、板模板用1900×920×18厚木胶合板。
(1)、工艺流程
1)梁、板模制安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 搭设梁板支模架 → 安装梁底模 → 梁底按设计要求起拱 → 绑筋后安装侧模并校正加固 → 安装板底木楞 → 调整板标高并起拱 → 铺设平台板模并堵缝 → 支模架加固等检查→验收
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扎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好隐检手续。
6、楼板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推放。
7、支拆模板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8、现浇混凝土时应设专人对大模板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1.2、施工工艺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砼在同楼层内墙、柱、梁和板采用整体浇注的方案,部分柱根据现场运输工具宽松程度可以零星单独浇筑(现场与栋号长及施工员协商定妥)。
1.1、施工准备
1.1.1、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会审已完成,相应的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已办理完毕,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图纸。
2、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区。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砼工序)的作业量。
3、模板设计
1.2.1、普通模板
1.2.1.1基础梁、承台模板
基础梁、承台全部采用砖胎膜,底板侧模通常采用做完防水的外保护砖墙作为模板,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垫层→放胎膜边线→砌筑120或240厚砖胎膜→内侧1:3的水泥砂浆粉刷。
1.2.1.2剪力墙模板
地下室填土部分的外墙、水池、人防部分的墙体全部采用止水对拉螺杆,其余的采用周转对拉螺杆。
5、根据模板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标准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落实到位。
6、列出本工程梁、板拆模强度百分比一览表,列出本工程拆模同条件试块及部位一览表,并配平面布置图,并应及时做好同条件砼试块的试验工作,根据同条件砼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提供的数据指导拆模工作。
1.1.2、材料要求
1、木胶合板模板
(1)、本工程竖向结构采用1900×920×18㎜覆膜木胶合板,背枋全部采用60×80㎜杉木方,使用前需过刨。
4)在保证楼板混凝土尤其是柱子周围充分平整的基础上,,在柱皮外侧5mm贴20mm宽海绵条,以保证下口及接缝严密。
5)将柱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注意垃圾清扫口宜在柱根脚部留,且对角各留一个。
6)模板支设好后,用线锤校正垂直度,并弹出设计标高线。校正找规矩后,采用钢管(或木枋)支承在支承架上,以防模板在砼浇筑时移位。
2、混凝土接茬处施工缝模板安装前,应预先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或松散混凝土及其砂浆软弱层全部剔凿到露石子、清理干净,用水冲洗。外露钢筋粘有灰浆油污时应清理干净。
3、墙及柱模板拼装(加工)好后,进行编号,并涂刷长效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4、安装墙柱模板前应将使用过的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涂刷均匀。
9)地下室剪力墙及水池剪力墙模板安装大样图:
10)电梯井井筒剪力墙、标准层剪力墙采用组合大模,安装时不再进行拼装。按照标准的层高进行制模,制作好后对各方向部位进行编号,安装时对号入座。
11)非防水剪力墙模板安装大样图(人防剪力墙的对拉螺杆不穿套筒,为一次性的埋设,内用水泥条做支撑)。
12)剪力墙角部安装:
(1)工艺流程
弹模板位置线及模板外控制线→沿柱皮5㎜贴海绵条→安装柱模→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办预检
(2)操作工艺
1)柱子模板用1900×920×18厚木胶合板,柱箍采用ф48钢管组合,ф12螺杆对拉。模板的制作在现场木工加工棚内进行,对每根柱子,先按柱子截面尺寸将竹胶合板裁成两块与柱截面短边等宽,另两块为柱子长边加3.6cm(2倍模板厚),再在未覆膜面以60×80mm的杉木枋用钉子将模板钉紧做竖向龙骨,木枋双面刨平,为了保证接缝平整,不露浆。将杉木方背楞错位搭接,保证模板拼缝紧密。
(5)、面板及龙骨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1.1.3、主要机具
塔吊、外用电梯、水准仪、斧子、成套木工机械、圆盘锯、手提锯、刨子、扳手、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锤子等。
1.1.4、作业条件
1、弹好楼层的墙边线、柱边线、楼层标高线和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浇筑楼板砼时墙柱根部200mm宽范围模板底口已严格找平。
对高度≥800的梁,则加三道对拉螺杆@600,对于反梁,则用Φ20钢筋焊一个T形支腿支承模板,以确保梁几何尺寸及标高位置,其T形支腿的间距不大于@400。
6)板模的安装应待梁模施工并加固完毕后再进行施工,为保证楼板阴角的角度准确,板模施工应先在平台板四周钉设一道40mm宽的板条,厚度同平台模板厚度(见下图)。然后在模板接缝处贴海绵胶带纸,再进行平台模板的安装。平台模板铺设拼缝要严密,铺设方向应整体一致。
10)楼板砼标高控制应在所有柱筋上用红油漆施测一个50cm高的标高控制点。
11)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对无梁的板,灌注混凝土前有一侧板端不封,留作清扫口用,对有梁的板,可以封堵,有梁端清扫口即可),办理预检手续。
12)模板拆除
拆模时间规定: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经生产经理同意方可拆除。板及梁底模拆除时间必须要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发放拆模通知单后方可拆模。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14)洞口模板安装:采用木夹板组合拼装,阴角配专用角模板,加工尺寸及使用部位详见下图:
15)墙体后浇带留设平缝,放水外墙可采用加设钢板止水带的防水形式,施工缝模板可采用齿形木板,背面用钢筋支顶牢固,此处墙体外侧要用整块模板。
16)为了保证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对于穿墙预埋的钢管,在将要埋入砼中钢管的中部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尺寸以钢管外径外伸5cm为宜,止水环与钢管满焊,为了保证预埋位置准确,所有钢管先用2φ12通长钢筋焊接然后与墙筋焊牢,确保管子不移位。
梁高500≤h<700时,底模及侧模小楞木枋≤250,支撑立杆2Φ48×3.5mm钢管,沿梁长方向@1000,二根立杆之间距离≤900,梁高中部设一根Φ12对拉螺杆@600。
梁高≥700时,在梁高中间及上口处设对拉螺杆二道@600,底模及侧模小楞木枋≤250,支撑立杆三根Φ48×3.5钢管,沿梁长方向@900,三根立杆之间距离≤600,中间一根在梁中心线位置,水平横杆三道,梁底设一道,底部设一道扫地杆,距地(楼面)15-20cm,中间设一道。
5)剪力墙封模前应检查钢筋的验收情况、水电的验收及预埋的情况,并办好工序的交接手续。
6)穿墙螺杆的间距:墙厚D≧400㎜时,间距为500×500㎜;墙厚D﹤400㎜时,间距为600×600㎜。
螺杆全部采用φ12圆钢。
7)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是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
8)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办完预检手续。
定性模板和常用的模板拼板,在其适用范围内一般不须进行设计或验算。但对于一些特殊结构、新型体系的模板,或超出适用范围的一般模板则应进行设计和验算。
4、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剪力墙各角部是质量缺陷的多发地点。因此,模板施工时,应着重进行角部模板的安装质量和检查。为方便下次模板的加固,在上一次混凝土浇筑前预埋螺杆,模板安装时先沿水平侧面贴一道海绵胶带纸,利用预埋好的螺杆把接头紧固好。其大样如下:
13)地下室剪力墙吊模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地下室底层剪力墙水平施工缝留设高度为300mm,在剪力墙钢筋施工完毕后,进行墙、柱定位,并焊接好标高及支撑桩,然后进行模板的安装,其安装及加固大样如下:
(2)支撑系统:Φ48钢管、扣件、顶撑、蝴蝶扣、竹套筒、对拉螺杆、止水对拉螺杆(地下室外墙用)、螺帽。
(3)隔离剂:竖向构件模板采用建筑模板长效脱模剂,水平构件采用水溶性脱模剂。竖向模板可采用一定油性隔离剂;水平模板不得采用油质隔离剂,必须用水质隔离剂
(4)辅助材料:海绵粘胶带、30宽粘带纸、铁丝、刷子。
2)支模架的搭设:本工程满堂架搭设间距要求支撑间距1.5m×1.5m(±0.00以下结构支撑架间距为1.3m×1.3m),每隔3根立杆加设剪力撑,体积大,重量重的梁加密顶撑。梁板底第一锁口扣件下均加设保险扣(即双扣件),在离地30cm内架设扫地杆,纵横水平拉杆步距1.6m内。
3)按设计标高及如下安装示意图安装,对于支承梁跨度大于4m及悬臂梁跨度大于或等于2m时,梁底板按梁跨度的3‰起拱,对于跨度大于或等于4m的板,要求板跨中起拱L/400(L为板的短向跨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