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其答案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其答案

2016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2.5Hz,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0.6,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

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20、在接地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在增加履带长度和增加履带宽度两个方法中,更能减小压实阻力的是增加履带长度。

21、对于具有弹性的车轮,在侧向力未达到地面附着极限的情况下,车轮行驶方向依然会偏离其中心平面的现象称为轮胎的侧偏现象。

22、车辆土壤推力与土壤阻力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

二、选择题2、同一辆汽车,其车速增加一倍,其空气阻力提高(D)。

A 、1倍B 、2倍C 、3倍D 、4倍 3、汽车行驶的道路阻力包括(A )A 、滚动阻力+坡度阻力B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C 、空气阻力+坡度阻力D 、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4、下列关于改善燃油经济性说法错误的是(B )A 、缩减汽车总尺寸B 、减少档位数C 、降低汽车总质量D 、尽量使用高档 5、峰值附着系数对应的滑动率一般出现在(C )。

A 、1.5%~2%B 、5%~10%C 、15%~20%D 、20%~30% 6、最大传动比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C )A 、最大爬坡度、最大加速度、最高车速B 、最大爬坡度、燃油经济性、附着率C 、最大爬坡度、附着率、最低稳定车速D 、附着率、最低稳定车速、燃油经济性 7、最大地面制动力取决于(A )。

A 、制动器制动力B 、附着率C 、附着力D 、滑动率 8、在下列制动器中,制动效能稳定性最差的是(D )。

A 、盘式制动器B 、领从蹄式制动器C 、双领蹄式制动器D 、自增力式制动器 9、在下列制动器中,制动效能稳定性最好的是(A )。

A 、盘式制动器B 、领从蹄式制动器C 、双领蹄式制动器D 、自增力式制动器10、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将出现(B )。

A 、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 B 、前后轮同时抱死C 、前轮先抱死,再后轮抱死D 、后轮先抱死,再前轮抱死11、下列哪种情况会引起过多转向(B )。

A 、稳定因素K>0 B 、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0)(21<-ααC 、转向半径比R/R 0=1 D 、静态储备系数S.M.>012、人体对垂直方向上的振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D )A 、2~5Hz B 、12~18.5HzC 、20~24Hz D 、4~12.5Hz13、下列哪种情况会引起不足转向(A )。

A 、稳定因素K>0 B 、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0)(21<-ααC 、转向半径比R/R 0=1D 、静态储备系数S.M.<0 14、当汽车制动抱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当前轮抱死时,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

B 、当后轮先抱死时,汽车可能出现侧滑甩尾现象。

C 、当车轮抱死时,汽车的制动效能将很低。

D 、当前、后轮同时抱死时,汽车将出现急转现象。

15、汽车转弯时的“卷入”现象是指(A )。

A 、前驱汽车加速转向过程中突然松油门而出现的过多转向特性B 、前驱汽车加速转向过程中突然松油门而出现的不足转向特性C 、前驱汽车转向过程中制动而出现的转向不足特性D 、后驱汽车转向过程中加速而出现的过多转向特性 16、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轮胎侧偏刚度的是(A )A 、提高胎压B 、大的H/BC 、减小垂直载荷D 、加大驱动力 17、汽车侧滑的原因是(B )A 、悬架运动不协调B 、车轮抱死C 、左右轮制动力不相等D 、制动管路泄露三、名词解释 1、坡度阻力与道路阻力: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奋力;滚动阻力与坡道阻力均与道路有关且以车重成正比,两种阻力合在一起称为道路阻力. 2、等速百公里油耗:汽车在一定的载荷下,以最高档位在水平良好路面等速行驶100KM 所消耗燃油量 3、动力因素:汽车驱动力减去空气阻力与车重的比值 4、后备功率: 5、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地面(侧向力)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 6、制动效率与利用附着系数:车轮不锁死的最大制动强度与车轮和地面间附着系数的比值;制动强度为Z 时汽车第i 轴产生的地面制动力与地面对第i 轴的法向反力的比值7、制动器抗热衰退性与抗水衰退性:汽车高速制动或长坡连续制动,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汽车涉水行驶后,连续制动保证制动效能恒定的程度8、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对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之比为固定值的汽车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与汽车总制动力之比9、接近角与离去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后端)向前轮(后轮)所引切线与地面夹角; 10、牵引系数与牵引效率: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驱动车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11、附着力与附着率:地面对车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地面切向反力与法向反力比值 12、同步附着系数:β曲线与I 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 13、滑水现象: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的升力等于垂直载荷,轮胎将完全漂浮于水面上与路面毫无接触.14、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制动时汽车制动向左或向右偏驶;制动时汽车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 15、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汽车的实际车速减去轮速与汽车车速之比四、简答题1、滚动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路面种类、行驶车速及轮胎构造、材料、气压等有关2、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轮胎气压高些好还是低些好?为什么?若在松软的沙土路面或雪面上又如何?答:气压高好,因为气压高轮胎与地面接触时变形角产生的迟滞损失小驱动力小更经济。

气压低好,轮胎与地面变形大,增大接触面积动力增大,利于通过。

3、为追求高的动力性,应如何换档?若追求低油耗,又该如何换档?4、在设计传动系各档传动比时,应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变速器各挡传动比基本按等比级数分配1)发动机工作范围都相同,加速时便于操纵;2)各挡工作所对应的发动机功率都较大,有利于汽车动力性;3)便于和副变速器结合,构成更多挡位的变速器。

5、为降低空气阻力可采取哪些措施?6、从保证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出发,对制动系的要求是?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

在制动)(1w fT e P P P +η—中不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7、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哪三种类型?一般汽车应具有什么样的转向特性?答: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8、汽车满载和空载时是否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性?答:不是。

空载时的汽车M小于满载的,即满载的K更大操纵稳定性更好。

10、在制动过程中,若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只有后轴抱死或后轴先抱死又如何?最理想的制动情况是?答:在制动过程中,只有前轮抱死或者前轮先抱死拖滑,汽车基本上沿直线向前行驶(减速停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只有后轴抱死或者后轴先抱死且车速超过一定值时,汽车在轻微侧向力作用下就会发生侧滑(防止任何车轮抱死,前后车轮都处于滚动状态)。

11、纵向通过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对汽车通过性有何影响?答:纵向通过角与最小离地间隙越大,顶起失效的可能性越小,汽车的通过行越好。

12、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其装在前悬架与后悬架效果有何不同?答:增大悬架抗侧倾能力,在前增大不足转向,在后减小不足转向。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包括:一、使用方面:1、行驶车速;2、挡位选择;3、挂车的应用;4、正确地保养与调整。

二、汽车结构方面:1、汽车尺寸和质量;2、发动机;3、传动系;4、汽车外形与轮胎。

三、使用条件:1、行驶的道路;2、交通情况;3、驾驶习惯;4、气候状况。

挡位数多少,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什么影响?。

答:就动力性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转速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制动时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是什么?答:(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

( 2 )、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不干涉)。

四、计算1、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4600kg,CD=0.75,A=4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1=0.03,δ2=0.03,坡度角α=5°,f=0.015, 车轮半径=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T=0.85,加速度du/dt=0.25m/s2,ua=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kwdtdu mu Au C Gu Gfu P a aD a a te 18.5736001)25.030460006.176********.05sin 3081.946005cos 3081.9015.04600(85.01)3600761403600sin 3600cos (133=⨯⨯⨯+⨯⨯++⨯⨯+⨯⨯⨯=δ++α+αη=2、已知某汽车质量为m=4000kg,前轴负荷1350kg,后轴负荷为2650kg,hg=0.88m ,L=2.8m 同步附着系数为φ0=0.6,试确定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