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管理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系统安全管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我们知道,事故预防是事故控制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主要的内容,而技术手段则是事故预防的最好方法。
因为无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多么严格,人的安全素质多高,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人失误的可能性。
随着系统的复杂化、大型化,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峻,而且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束缚人的行为,也不是现代安全管理追求的目标。
系统安全管理通过在系统设计阶段对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合理地采取相应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限制,用较低的代价取得了很好的安全效果。
一、系统安全管理的定义系统安全由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程两部分组成。
系统安全管理是确定系统安全大纲要求,保证系统安全工作项目和活动的计划、实施与完成与整个项目的要求相一致的一门管理学科。
任何管理工作,都是由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大部分工作组成。
而系统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安全问题的计划、组织、协调与管理。
也就是说,通过管理的手段,合理选择危险控制方法,合理分配危险风险到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使产品在满足性能、成本、时间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的安全性。
因而我们可以说,系统安全管理是产品或系统寿命周期工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寿命周期内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应进行的全部系统安全工作。
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实施系统安全大纲。
二、系统安全管理与系统安全工程系统安全工程则是应用科学和工程的原理、准则和技术,识别和消除危险,以减少有关风险所需的专门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工程学科。
从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各自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安全工程与系统安全管理是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
它们一个是工程学科,一个是管理学科,两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各类危险分析、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及消除或减少风险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后者则选择合适的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分析深入的程度,并根据前者分析评价的结果做出决策,要求后者对危险进行相应的消除或控制。
因而要想使系统达到全寿命周期最佳的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还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无论是产品还是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总的系统安全目标都是一致的。
但是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其具体的系统安全工作还是各有不同。
深入地了解这一点,对于搞好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更是如此。
1. 技术指标论证阶段技术指标论证阶段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设计方案的评价。
在评价每个备选的设计方案时,系统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该阶段,系统安全工作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对于系统的设计,即确定各备选方案的安全状态和安全要求,以作为选择设计方案的基础;另一个是对于大纲的管理,主要为使系统安全工作贯穿系统的寿命周期而制定总体的特别是本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计划。
本阶段的具体的系统安全工作包括以下10方面的内容。
(1) 制定SSPP,以阐明本阶段要进行的系统安全工作。
(2) 评价考虑采用的而且在寿命周期内会影响系统的安全性的材料,设计特性,维修、保养、使用方案和环境。
考虑在整个系统、其部件、或其专用保障设备的最终处理时因其含有有害材料与物质所可能遇到的危险。
(3) 运用PHL和/或PHA确定各备选方案相关的危险。
(4) 确定可能的安全接口问题,包括与软件控制的系统功能相关的问题。
(5) 强调特殊的安全问题,如系统限制条件,风险和人员等级要求等。
(6) 考察与备选方案类似的在安全方面获得成功的系统。
(7) 根据类似系统的经验确定系统安全要求。
(8) 确定所有对安全设计的分析、测试、论证与批准的要求。
(9) 将有希望的备选方案的系统安全分析及其结果和建议记录成文。
(10) 制定下一阶段的系统安全大纲,包括合同文件中的详细要求。
2. 方案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在方案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系统研制的重点转向初始的硬件设计。
本阶段系统安全工作的目标是论证并确认系统的设计方案能达到并维持在满意的安全水平。
本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包括危险分析、危险控制措施的选取等。
(l) 制定或修改SSPP,阐明本阶段要进行的系统安全工作。
(2) 参与与系统安全要求和风险影响有关的综合权衡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系统设计改进意见,以确定获得符合性能和系统要求的最佳安全水平。
(3) 采用或修改PHL和/或PHA报告评估要被测试的系统结构,并根据计划的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进行结构测试的系统危险分析(SHA) 。
(4) 建立系统设计的系统安全要求及验证的原则,并确定这些要求已被纳入相应规范之中。
(5) 对设计进行详细的危险分析(SSHA或SHA) 以评价在系统硬件和软件试验中的风险。
获取在系统论证试验中要采用的其他承制方提供的设备以及所有接口和辅助设备的风险评价结果。
确定论证/评估安全性所需的特殊试验要求。
(6) 确定可能影响安全性的关键零件、组件、生产技术、组装程序、设施、试验和检查要求,确保:①在生产线的规划和布局设计中已包括了适当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建立对在生产过程和使用中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②在为所生产的设备实施质量控制所做的检查、测试、规程和检查表中包括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以使设计中的安全考虑在生产中得以保证;③生产技术手册或制造规程中包含了所需的警告、提示及专门的安全规程;④尽早地运用试验和评价手段检测和矫正安全方面的缺陷;⑤在采用新设计、新材料及新的生产和试验技术中,涉及的风险最小化。
(7) 确定对订购方或其他承制方提供的设备的分析、检查与试验要求,以确认在使用前系统已满足相关的系统安全要求。
(8) 对每项试验进行使用和保障危险分析,并评审所有的试验计划和规程。
在试验系统的装配、调试、使用、出现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或拆卸、拆除时,评估试验系统与人员、保障设备、专用试验设备、试验设施及测试环境之间的接口,确保通过分析和测试识别出的危险被消除或使相关的风险最低,确定论证和评估试验功能安全性所需的特殊试验。
(9) 评审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以确保充分考虑了安全性问题。
(10) 评审系统在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规程、规范是否充分考虑了安全问题,并确保其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要求。
(11) 评审后勤保障方面的规程、规范,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
(12) 评估在本阶段所做的安全测试、故障分析和事故调查的结果,并提出设计更改或其他矫正措施。
(13) 确保已将系统安全要求纳入基于最新的系统安全研究、分析及试验的系统规范与设计文件之中。
(14) 编写在本阶段所进行的系统安全工作的总结报告,以保障决策过程。
(15) 继续完善系统安全大纲,并制定和修订下阶段的SSPP。
(16) 进行初步的使用和保障危险分析,以识别所有与环境、人员、规程及设备相关的主要风险。
(17) 确定系统寿命周期中可能需要废弃或偏离的安全要求。
3. 工程研制阶段工程研制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大多是前阶段工作的延续。
本阶段的重点工作是使用和维修的安全性,具体的系统安全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 制定或修订本阶段系统安全工作计划,在设施的最后设计阶段继续及时有效地实施SSPP。
(2) 评审初步工程设计,以确保充分考虑了安全设计要求,并且前2个阶段识别出的危险已被消除或将其风险降低到了可接受水平。
(3) 修改系统规范及设计文件中的系统安全要求。
(4) 应用或修改系统危险分析、子系统危险分析、使用和保障危险分析及与设计、试验工作同时进行的安全研究,以确定设计和使用与保障危险,并提出必要的设计更改和控制措施。
(5) 进行每项试验的使用和保障危险分析并评审所有的试验计划和规程。
在试验系统结构的装配、调试、运行、出现可预见的紧急状况及拆卸和拆除过程中,评估试验系统与人员、保障设备、专用试验设备、试验设施及测试环境之间的接口,确保消除经过分析和试验识别出的危险或控制其相关的风险。
确定论证或评估系统安全功能所需的专门试验。
确定对其他承制方或订购方提供的设备的分析、检查和试验要求,确保在使用前这类设备已满足了相应的安全要求。
(6) 参与技术设计和项目评审,并提交子系统危险分析、系统危险分析、使用和保障危险分析的结果。
(7) 确定和评估储存、包装、运输、装卸、试验、使用和维护等各项工作对系统及其部件安全性的影响。
(8) 评估安全性试验、其他的系统试验、失效分析和事故调查的结果,并提出设计更改方案或其他矫正措施。
(9) 确定、评估并提出对安全性的考虑或权衡研究。
(10) 评审有关工程文件,如图纸、规范等,确保其充分考虑了安全问题。
(11) 确定系统寿命周期可能需要废弃或偏离的安全要求。
(12) 评审后勤保障方面的规程、规范,确保其充分考虑了安全性问题,并保证它们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
(13) 验证安全和告警装置、生命保障设备和人员防护设备是否完备。
(14) 确定安全培训需求,并且为培训提供安全资料。
(15) 为使生产和全面投产规划提供系统安全监督和保障,确定可能影响安全的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装配规程、设施、试验及检查的要求,确保:①在生产线的规划和布局中充分考虑了安全要求,以确认在生产过程或运行中实施了安全控制;②对制造中的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检查、试验、规程及检查表中充分考虑了安全要求,使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实现了设计中对安全性的考虑;③生产和制造过程控制的手册和规范中含有所需的告警、提示及专门的安全规程;④尽早地采用试验和评估方法检测和矫正安全缺陷;⑤在采用新设计、新材料及新的生产和试验技术时应使风险最小。
(16) 确保为系统试验、维修、使用和保养制定的规程中考虑了对有害材料的安全处理方法;在计划的使用、拆除或维修工作中,或在有理由预见到的由操作引起的意外事件中,人员可能接近的所有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或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