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进打造特色争创一流——恩施州民族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估材料汇报一、恩施州民族幼儿园简介恩施州民族幼儿园直属于恩施州教育局管理,创建于1952年10月,已有57年的办园历史,她坐落在美丽的清江河畔,连绵的五峰山脚下,经过多年风雨洗礼,历经一代代职工艰苦创业,已从最初陈旧简陋的老园发展成为具有优良传统、优越设施、优美环境、优秀师资、优质教育的现代化公立幼儿园。
现占地面积8004平方米,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现开设18个班,共有幼儿720人。
园内各种生活、学习设备配套齐全,设有图书室、美工室、电脑室、幼儿艺术长廊、多功能活动室及幼儿舞蹈室等。
恩施州民族幼儿园共有教职员工75人,特级教师1名,中教高级教师2名,幼儿园中级职称有23人,初级职称27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技术人员的85%,园内教师普通话考试达100%。
目前,恩施州民族幼儿园拥有一支高素质、业务强的年轻化教师队伍。
在恩施州民族幼儿园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园的办园质量得到社会认可,多次荣获表彰。
园内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深邃的民族文化底蕴与现代化气息相得益彰,构成了幼儿、教师、家长共同成长的乐园。
二、改善办园条件,优化育人环境1、外部环境改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为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幼儿园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2006年8月,我们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在幼儿园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自筹资金近7万元,进行全面改造幼儿舞蹈活动室;10月,我园继续为幼儿多媒体教室购置电教设备,地面改铺木地板,共用去资金3万多元,为孩子们提供了现代化的,优美舒适的、富有儿童化的学习环境。
为让幼儿能在户外有丰富多彩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我们废除了旧的大型玩具,在草坪内配置有供幼儿钻、爬、攀、滑的大型体育运动器械13件,让他们尽情地玩乐。
2008年8月,我们利用暑假时间,本着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出发,在我园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启动了幼儿活动室、幼儿食堂,户外场地等改造项目。
加班加点地给幼儿制做美观实用,便于活动的大柜子和保健箱10组、给幼儿寝室换铝合金窗60多个、全面整修幼儿食堂,换大功率锅炉一个、整改新教室一间等,共用资金达26万多元,改造后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得到了家长们和社会的好评。
2、内部设施的优化。
我园在改造外部环境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内部设施的优化。
添置了空调、消毒柜、热水器,更新了幼儿生活用品和卫生设备,采用全套不锈钢用具,对保健室、食堂燃气设备进行改造,改善了孩子的生活条件。
完善了幼儿多媒体室、游戏室、档案室、儿童图书室、音体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丰富了幼儿的活动设施。
园内共有幼儿用书总册为70000多册,人均10册,教师用书3500册,人均50余册,园内每人订阅报刊、杂志1—2册,这样拓宽了教师视野,更好地为幼教工作服务。
近年来,我园不断改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班班有电视机、空调、录音机、DVD、钢琴、电脑还配备了数码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摄像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孩子们提供安全、温馨、儿童化的优质环境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2007年,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
我们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暑假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改换教室水关水龙头,用电开关;利用“十一”休息时间,严格按安全卫生要求,全面改造幼儿食堂,更换园内各消防设施;我园领导班子动脑筋,想办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11月,省书刊社、省少儿出版社和州教育局为我园捐赠7台价值一万二的钢琴和10万元图书,改善幼儿教学环境。
三、办园理念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一)办园指导思想:我园办园思想端正,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落实《幼儿园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精神,积极参加国家性幼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保育为主,保教并重,实施五大领域的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全体幼儿健康发展。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
我园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
”的办园宗旨,把提高保教工作质量放在首位。
我们的教育目标:使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
(二)实行层次管理,实行制度管理。
1.组织机构合理我园园长一人,主管全盘工作。
下设后勤副园长一人,主管卫生保健、青年工作、工会、后勤服务和安全工作,业务副园长一人,主管教学、科研、家长工作。
办公室主任一名,园务委员会11人,各班班组长共18人,实行层级管理。
教育教学一条线:业务副园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班级教师;后勤保障一条线:后勤副园长→保健医生→各班教师、保育员及有关后勤人员。
领导班子成员稳定团结、目标明确,且分工具体、职责落实,相互能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目前幼儿园形成了结构合理、凝聚力强的管理队伍。
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为了使幼儿园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我园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完善制定了各项制度,如园本教研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家长联系制度、各项考核制度、会议学习制度等。
我园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并分发编印,组织大家学习,让每个人都对自身岗位的职责做到心中有数。
3.执行制度保证落实根据各项制度,我园建立了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确保制度的执行。
如对班组日常工作,制定了细致的分类检查表,从卫生、常规和班务工作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根据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制度及其具体实施办法,制定了具体详细的考核标准和奖罚制度,实现卫生保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每月评选卫生流动红旗班组。
所有的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年终评奖挂钩。
这样,一方面规范了管理,另一方面又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识。
为了确保安全制度的有效执行,我园不仅成立了以园长为核心,副园长、办公室主任、保健医生、各班班长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而且有专门的安全巡查员,每天进行安全巡查并记录,及时排除隐患,保证园内大型运动器械,水、电、房屋等的安全。
幼儿园开办了安全教育宣传专栏、开展了全园性的消防疏散演习,还经常以园或班级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园职工和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全园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
3、实行人本管理。
为了使制度在执行时发挥其最大的能量,我园遵循以下原则,实行了人本管理。
(1)遵循能级原则,做到人尽其才。
针对不同老师的能力和特长安排工作,使员工能扬其所长,体验成功感。
(2)遵循合理组合原则。
在进行班级人员搭配时,努力做到老师之间性格互补、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3)遵循动力原则,鼓励超越自我。
建立动力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奖励员工,促使员工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此外,通过丰富多彩的党、工、团组织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如节假日的联欢活动、对生病职工的慰问和职工生日会等。
三、强化队伍建设,炼就精良素质。
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技能扎实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们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历达标、业务精良、具有现代化教育水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工作重点。
1、抓师德师风,提高思想认识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倡导以奉献为荣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教职工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培养积极的进取心,开拓创新精神,要求教师时刻牢记《规程》中提出的关于依法治教、敬业爱岗、热爱幼儿、严谨治学、团结、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八项要求,并付之于行动,贯穿于日常的保教工作之中。
其次,我们加强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园领导做到身先表率、严于律己,做教职工的表率。
在我们的影响下,全园教职员工自觉地形成了“和谐、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园风,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人生观,唤起教师献身岗位的责任感、忠于教育事业的光荣感,以理解、尊重的态度做到相互间的知心、诚心、关心、热心、耐心与爱心。
并对领导班子进行了重新分工,,各项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分析和改进,充分发挥了各岗位的职能,调动了全园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了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全园的各项工作,强化了全园服务、发展的意识,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稳步、持续的发展,工作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教师们总能以园为家,以集体利益为重,心中有事业,热爱幼儿,勤奋工作,较好地实践着立志奉献的理想。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铺路子,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
请进来:我园多次邀请了州妇幼保健院邓医生及专家讲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课;聘请民间艺人为我园教师传授泥塑,剪纸艺术;聘请湖北省学前研究学会会长王莉娅同志、副会长陈志超同志、省青蒙早期教育研究所的专家、中央教科所教授等来园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不断丰富幼儿保健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技巧,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领会新《纲要》精神。
走出去: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上海、武汉等地学习,吸收先进的幼教经验;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课件制作培训、课题研究培训等;倾听全国优秀老师的讲座;带领教师观摩学习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学活动。
学习观摩后要求写出心得体会或进行课例再现,促使教师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园本培训:我园制定了“师徒结队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园本培训,有参与式培训、专题讲座,根据教师的需要确定针对性的内容,如:新教师岗前培训、如何撰写活动目标、如何开展区角活动、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如何有效回应幼儿、如何处理各种意外事故、如何进行外伤急救等。
我园订阅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学研究》、《幼儿教育导读》等专业杂志,供教师们随时可以取阅学习。
(2)搭台子,提供展示的机会。
幼儿园经常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如全园性的教育观摩研讨、专题教学观摩研讨、幼儿体操比赛、幼儿语言观摩研讨、青年教师演讲比赛、赛课活动、班级环境布置竞赛、优秀教育论文、随笔评比、幼儿绘画比赛、教师五项全能竞赛、保育员知识竞赛、保育员技能大赛等。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州、省里组织的各种竞赛和学习活动,,让全体教职员工在竞争中学习、成长,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的整体水平。
(3)压担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给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担任班主任、承担公开课、参与课题研究、担任团干部、主持幼儿园的各项大型活动等,使教师们动力和压力同在,不仅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提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
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