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专中职税收课件 项目一 税收基础知识认知

中专中职税收课件 项目一 税收基础知识认知


苛政猛于 虎也!
历史上的税制改革:
• • • • • • 商周时期:各个诸侯的“入贡” 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唐朝时期:“租庸调制” 北宋时期:“方田均税法” 明朝时期:“一条鞭法” 清朝时期:“地丁银”
“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 娘。”
——马克思
税收特征
•①强制性 •②无偿性 •③固定性
强制性: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并运用法律、
该纳税人本月应纳税额 ??? 全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四、其他要素
(一)纳税期限 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国家交 纳税款的时间。
按天交纳 按月交纳 按年交纳 按次交纳
(二)纳税环节 指税法规定的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和 劳务活动中应当交纳税款的环节。
一次课税制
多次课税制
(三)减税免税 指税法规定的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予 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优 惠措施或特殊调节手段。
税 收 基 础
1.互相
尊重。 不可以玩手机。 不可以睡觉。
2.上课
3.上课
4.上课不可以吃
有味道有声音的食物。
任务一 认识税收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和任务,凭借政 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单位和个人无偿 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方式。 ◆税收的实质是什么? 取得财政收入 国家 ◆税收的主体是谁? 实现国家职能 ◆税收的目的是什么? ◆实现税收凭借的手段是? 政治权力 ◆依据是什么? 法律
美国加州 离婚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实行一项简便的 离婚法,规定结婚不满两年、未生养又无贵重财 产的夫妻若想离婚,只要向州政府法律部门邮寄 30美元离婚税,并保证双方无争议地分割好财产 ,其离婚即自动生效。
英国伯明翰市 棺材税:英国伯明翰市规定死者躺用的棺材 宽度为23英寸(58厘米),每超过1英寸就得缴税 7.5英镑。据报道,因为市政局的挖坟工人不肯 替大号棺材挖坑,工党议员便为工人说话,于是 弄出了这个奇特的棺材税。
一、纳税人
——又称纳税义务人,解决对谁征税。 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 ——是纳税的主体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负税人:最终负担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
二、征税对象
——又称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 征税,是课税的客体或标的物。 ——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最主要 的标志。 ——限定征税范围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时期, 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安置就业和再就业的企业, 节约能源、利用“三废”的项目,直接为农业生 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产业等,给予低税率或减税、 免税的优惠政策. 对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污染严重、能耗 高的产业,不予减税、免税,并可以通过提高税 率等政策措施予以调节或限制。
法国巴黎的香榭丽大街 乞丐税:法国巴黎的香榭丽大街名气很大 ,外地乞丐和流浪汉纷纷拥向这里。对此,当 局颇感有煞风景,于是规定,只有缴纳15000法 郎税款的乞丐,才能获得在该大道上行乞的准 许证。
巴黎 版面税:法国曾规定报纸必须按版面的多 少缴纳税款,于是当时出现了仅有一个版面的 大型报纸。
古希腊 开窗税:古希腊规定,凡是朝着大街和向 外打开的窗户,户主均需缴纳开窗税。
• 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 •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 财政收入稳定可靠。 • 税收的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财 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已占国 家财政收入的95%以上。 • 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近几年,我国的税收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态 势,1999年我国税收收入突破1万亿元大关, 2010年突破7万亿元,2015年突破12万亿元, 2016年达到13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税收收 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5%左右。
财政收入的来源有税收、利润、国债、 收费等,那么税收区别于其它来源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税收
利润 国债 收费 罚没(包括罚 款和没收) 不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举债有偿性,无固定性,不具强制性 国家机关收费具有固定性、有偿性 罚款和没收不具固定性
• 税收制度是用来规范税收征纳关系的各种税 收法令和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 税收要素是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的简称。 • 是指各个税种在立法时必须载明的、必不 可少的基本因素。
• 例如:对什么征税、由谁交纳、征收多少、 什么时间交纳、不依法交纳怎么办?
税收要素
(一)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1、纳税人---谁要交税 最重要 2、征税对象---就什么征税 3、税率---征税的比例(额度) (二)税收制度的其他要素 1、纳税环节---产生纳税义务的环节 2、纳税期限---纳税的时间限定 3、减税免税---能让人少交或不交税的条款 4、违章处理---违反税法的处罚规定
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2、权利客体
• 权利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的权 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对象 。
3、法律关系
• 法律关系即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 承担的义务,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 东西,是税法的灵魂。
税收要素
• 政府课税与纳税人纳税都必须依法进行。
0 0
(元) (元)(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纳税) (元)
C应纳税= (1001-1000)×10%=0.1
(四)违章处理
1、税务违章行个基本特征 之间的关系 如何呢?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间的关系:
要求
无偿性
保障
强制性
固定性
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1、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标志或特征是( A.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 B.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C..税收是根据税法征收的 D..向纳税人征收的货币和实物
• 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征税与纳税义务人纳税 过程中发生的利益分配关系,是因税收征收 管理而发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 税收法律关系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法律 关系三方面内容。
1、权利主体
• 权利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 担义务的当事人。
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税务机关 履行纳税义务的当事人
税收具有强制性
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不
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 何报酬或代价。
名人名言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 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 得东西。
—————
列宁
固定性: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
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 相对固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除 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 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 告中宣布2006年将在全国实现全部免征农业税。 问:上述现象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为什么? 问:有人说税收具有固定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 有史典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的 “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统 称赋税。如果以春秋时代的鲁宣公(公元前594年)实行的“初税亩”作为 我国税收正式形成的标志,税收至今也有2600年的历史了。政府征税,老百 姓纳税,从古到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思考与讨论
*世界上有没有不收税的国家呢?为什么?
有国就有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有税就有法
五花八门的国外税收
比利时 更名税:比利时法律规定,父母可以任意给子女改 名,但必须缴纳200比利时法郎的“更名税”。 电视税:比利时居民购买电视机要缴税,欲看欧洲 和北美其他国家电视台的节目,需申请接专用线路,并 按期向政府和电视台付税。
印尼 灭鼠税:印度尼西亚西部地区当局下 令,当地居民必须缴纳“灭鼠税”,才能 够耕作、贷货、出国旅游、结婚和离婚。
P14
--税收跟我有什么关系?
--税收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世界上只有两种 事是不可避免的,那 就是税收和死亡。”
——本杰明•富兰克林

穿

2018/7/2


税 收 起 源
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和征收的,是一种强制性课税。
广州一出租屋主黄某因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 税务登记证便私下出租临时商铺,在03年至04年间共取 得商铺租金收入34万元,从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税 务机关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司法部门以偷税罪起诉 黄某,05年6月海珠区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黄 某偷逃营业税款、城市维护建设税、出租房产综合征收 税合计共20383.11元的行为,判处黄某有期徒刑11个月, 并处罚金4万元。 问:从这个案例中同学们能体会到税收的什么特征?
3、税收的社会职能
• 又称税收的收入再分配职能 • 均衡社会成员之间占有收入或财富的差距, 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责或功能。 •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 规范的形式,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 分配关系。 • 四道防线: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与 赠与税、开征生活保障税。
(三)税收法律关系
税基式减免:起征点、免征额 税率式减免:降低税率
税额式减免:全部免征、减半征收
起征点和免征额
起征点 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 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 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免征额 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只就减除后 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 【注意】区分起征点和免征额,不达起征点和 免征额时都不交税,但是一旦达到起征点是全额征 税,超过免征额是只对超过部分征税。
例题:
某税种,税率为10%,ABC三人的征税对象数额分别为 A:999元、B:1000元、C:1001元 1.假设:该税种起征点为1000元 A应纳税= 0 (元) B应纳税= C应纳税= 1000×10%=100 1001×10%=100.1 (元) (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