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排水沟施工工艺2019年11月3日批准:审核:编制:目录一、适用范围 (4)二、工艺流程 (4)三、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4)四、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1)五、示例照片 (12)六、主要引用标准 (12)排水沟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排水沟施工。
二、工艺流程三、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准备(1)图纸会检: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会检,图纸会检后方可进行施工。
(2)技术交底:排水沟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先编制排水沟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排水沟施工。
排水沟施工前,项目总工对管理人员进行二级交底,施工员对操作人员进行三级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要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都要签名,形成书面记录。
2. 材料准备检查现场进场的水泥、砂石料的合格证,按规范要求抽样复验。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中各类掺合料、外加剂掺入量应根据配合比确定。
浇筑排水沟时,应对各类材料存量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供应连续。
3. 机械设备准备机械设备进场后进行检查,并查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确保机械设备各部件完好。
搅拌站运转正常,常用配件配备充足,主要机械器具见下表:准备好排水沟工程的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质量验收表格,各工序施工时进行验收签字。
(二)测量放线根据场区控制点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测量放线,定出排水沟轴线、高程和宽度,根据排水沟开挖坡度及工作面等,确定开挖边线,根据模板加工尺寸和图纸要求,确定排水沟结构缝的位置。
(三)基槽开挖及验收排水沟采用分段跳仓法进行施工,土方开挖前,首先确定开挖顺序,结合施工缝留设位置,分段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底部两侧工作面宽度为600mm,机械开挖至距离设计标高200~300mm时,采用人工进行清底。
挖出的土方用汽车运至指定的临时堆土地点。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进行地基验槽,地质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进场后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现场施工,根据图纸进行下料,下料时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底板钢筋安装要严格按设计施工图进行,必须保证钢筋的数量和型号与施工图纸一致,保证钢筋间距、位置正确,对钢筋的绑扎必须牢固。
绑扎钢筋时,注意控制端头长度,确保施工缝部位钢筋完全断开。
安装水平钢筋前,在竖向钢筋上画出水平钢筋位置线,进行逐点绑扎,钢筋接头采用绑扎形式连接,长度不小于35d。
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扎丝绑牢;侧壁钢筋绑扎完后,按每1m间距纵横梅花型摆放成品垫块,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保护层为50mm。
(五)模板体系设计模板采用1220mm(高)×2440mm(长)×15mm(厚)优质覆膜木胶合板,外侧模板采用一整块模板加一块580mm高的模板,拼接成1800mm高,沟道侧壁高1500mm,多出的300mm模板伸到底板侧面,用于调节模板高度(因排水沟有坡度会引起侧壁高度变化)。
在底板侧壁水平粘贴双面胶,避免排水沟侧壁根部漏浆。
模板后安装方木,方木尺寸为40mm(宽)×80mm(高),方木横向放置,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
上部整块模板和下部580mm高的模板拼缝部位必须背同一根方木,可避免错缝、漏浆。
排水沟采用对拉螺栓方式进行加固。
方木后竖向放置双钢管,对拉螺栓横向间距不大于500mm,纵向间距不大于600mm,第1道对拉螺栓距离底板不大于150mm,采用φ12对拉螺栓,模板上口用钢管扣件锁紧。
排水沟顶部内侧安装250mm(宽)×150mm(高)模板盒,形成企口,用于安装盖板。
对排水沟长度进行排版,每段长度不大于12m,同时避免结构缝出现在地面标高突变部位。
(六)模板加工与安装1. 认真检查模板尺寸、外观,模板表面平整光亮,不得有破损、弯曲变形现象,并对模板进行细致过刨;选用40×80mm方木做背楞,确保方木厚度一致,模板后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
人工细致过刨2. 模板水平拼缝部位后面必须设置一根方木,并用钉子固定牢固,避免出现错台,为避免模板竖向拼缝出现错台,要求模板后方木水平放置,模板竖向拼缝部位方木接头率大于50%。
拼侧壁模板前,对排水沟侧壁接缝部位进行全断面凿毛,并清理干净,清除止水带处杂物、水泥浆壳,清理干净,按照要求安装闭孔泡沫板。
排水沟侧壁模板间设置混凝土撑棍,纵横间距不大于500mm,确保模板间距满足设计要求。
为避免模板出现胀模,对拉螺栓纵横间距不大于500mm,底部对拉螺栓距离底板不得大于150mm,底部对拉螺栓采用双螺帽,避免出现退丝现象。
新安装的排水沟模板和原已浇筑的排水沟部位,对拉螺栓距离端部不得大于150mm。
模板间设置撑棍对拉螺栓间距不大于500mm3.在排水沟两侧设置斜撑,对排水沟模板体系进行顶撑,确保模板垂直度满足要求。
4.对拉螺栓穿PVC管,拆除模板后,用打磨机对超出混凝土面的PVC 管进行打磨,采用1:2.5干硬性水泥砂浆,内掺水泥用量3~5%的EAE 膨胀剂对PVC管进行封堵,并在外侧用橡胶堵头进行封堵,避免土体流失。
5.排水沟模板质量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见下表:(七)泄水孔与止水带安装按施工图纸要求安装泄水孔。
止水带应安装在排水沟伸缩缝部位,采用钢筋进行卡位,确保固定牢固。
严禁在止水带上打孔。
(八)混凝土浇筑1. 排水沟浇筑前应确保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充足,汽车泵、罐车运转正常,能确保连续浇筑,采用汽车泵进行浇筑,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中水为170kg,水泥为289kg,砂为720kg,碎石为1126kg,掺加BJN-2早强防冻型外加剂8.886kg,粉煤灰97kg,混凝土塌落度为180±30mm,混凝土罐车罐体应保温,确保入模温度不低于5℃。
2.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分层高度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且最大不超过50cm。
3.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砼与下面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拨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实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孔洞。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4.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
5. 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砼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20~30s,以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6. 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预埋管、对拉螺栓、支撑架等有无变形、移位或跑浆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处理校正。
7. 在浇筑地点,进行坍落度检查,每100m3检测一次,同时每一个工作班不应少于2次,确保塌落度满足要求。
8.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用木抹子按标高控制线对排水沟上口进行找平。
9. 每100m3混凝土留置一组试块,并按要求留置抗渗试块(抗渗试件以6块为一组,每个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
(九)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棉被,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
气温低于5℃时,严禁浇水。
冬期施工期间,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测温,避免混凝土受冻。
(十)模板拆除1.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要求,且不因拆除模板损坏棱角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2. 首先逐段松开并拆除对拉螺栓杆,拆除槽钢,逐块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墙体,防止损坏。
3. 拆除下来的模板,应进行打磨,并涂刷隔离剂。
4. 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及时分层回填。
5. 排水沟砼质量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见下表:(十)土方回填1.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内垃圾杂物清理干净。
2.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本工程采用电动平板夯,每层虚铺厚度200~300mm,夯实遍数为6~8遍。
四、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模板工程1. 轴线位移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测量放线时放出排水沟模板边沿线和控制线,固定模板位置,确保模板位置正确。
2. 模板变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禁止使用变形模板;禁止使用厚度不一致的模板;对拉螺栓按规定间距布置,底部采用双螺帽固定;对拉螺栓垂直于模板;采用架体对侧壁进行支撑固定,拉水平线控制顺直度,竖向采用线坠检查坡度。
3. 模板接缝不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模板进行精细下料,确保模板尺寸精确;模板水平拼缝处安装方木,避免出现错台、漏浆现象。
(二)混凝土工程1. 混凝土出现蜂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在浇筑地点对坍落度进行检查,塌落度满足要求;浇筑混凝土时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2. 混凝土出现麻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
3. 混凝土出现缺棱掉角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拆除排水沟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材料时,严禁碰撞混凝土表面及棱角。
五、示例照片排水沟侧壁平整排水沟上沿顺直六、主要引用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