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绪论

01绪论


五 、 生 命 的 结 构 层 次
六、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
• 21世纪被称为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将在医 学、农业、工业、环境、能源等领域引发 新的科技革命,并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疾 病、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能源匮乏、环 境污染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最活跃的前沿主要包 括: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科学、神经 与认知科学、系统生物学与组学等领域。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 元素成分:构成形形色色生物体的元素都是普遍存在于无 机界的C、H、O、N、P、S、Ca等元素,并不存在生命所特 有的元素。 • 分子成分:各种生物体除含有多种无机化合物外,还含有 上述元素构成的生物特有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 糖、维生素等;
– 各种生物中一样或基本一样的有机分子:葡萄糖、ATP等;
4、系统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
• “组学”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 组学等; • 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的诞生; •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生命科学进入到了后基因组 时代。要真正揭开生命的奥秘,需要从复杂系统的角度 来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因此产生了系统生物学 (Systems Biology);
绪论
教 学 内 容 及 要 点
1. 生命的特征 2. 生物学及其分科
3.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4.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5. 生命的结构层次
6. 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发展趋势和研 究前沿
7. 如何学习普通生物学
一、什么是生命???
? ?? ?
?
?
?
一、什么是生命?
• 地球大约在45亿年前形成;
• 最早的生命大约在距今38亿年前出现;
7、适应
• 适应性adaptation:是生命所特有的现象,是生物 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 生物体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
–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 存和延续;
– 生物必须与环境不断地交换物质与能量,它们适应和依 赖于环境而生存;生物同时又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会 因生命活动而发生改变。
–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 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 – 各种生物编制基因程序的遗传密码(DNA或RNA)是统一的。
2、 严整有序的结构

生物体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体内不是随机堆砌在一 起,而是严整有序地结合在一起的。
•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结构)
• 整个生物界是一个多脑功能机制的研究,并最终解释大脑工作的奥秘,为 大脑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将是本世纪神经科学家 最重要的课题; • 对神经元结构和功能调节方式多样性的分子机制的探讨, 以及如何通过药物或基因工程的方法实现对这些基本过 程的人为调控将是研究热点; • 探究神经系统整合多种信号的机制,建立与神经疾病相 关的中国人标本库,寻找和识别神经系统新基因等,已 成为我国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 DNA结构和遗传信息流
6、 应激性和运动
• 生物体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合目的反应的特性,叫做应 激性。 • 刺激源:外界环境中的光线、温度、声音、电流、食物、 化学物质、机械刺激和地心引力等的改变; • 应答刺激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体都会以某种形 式的运动来对刺激作出反应。 • 应答刺激反应的结果使生物“趋吉避凶”。 • 稳态(homeostasis):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不是一个随 意应变的现象,尽管外界环境波动很大,但生物总有某 些机制能使自身内环境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 • 细胞、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在没有激烈外界环境的影 响下,也保持稳态。
• 分解代谢catabolism:是在体内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的 过程(呼吸作用)。 •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也是严整有序的过程,是由一系列酶 促化学反应所组成的反应网络。
4、 生长发育
• 生物体的一生,通常是从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开始,受
精卵分裂并经过一系列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形成一
个新的个体,新个体通过增加细胞体积和由于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数目而生长;再经过性成熟、繁殖后代、衰老
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
朱世新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Bio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sxzhu@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普通生物学 理论课授课时数 64 学时 4学分 使用教材及出版社 普通生物学 周永红, 丁春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对象 本科 10级生物工程专业
生命的定义小结
• 生命是集合以下主要特征、开放有序的物质存在形式。 •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 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 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 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 生物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二、 什么是生命科学?
• 生物学发展格局:
– 一方面学科越来越细化,不断分化出新的学科;
– 另一方面,生物学科内各分支学科相互融合,同时生 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很多边缘学科、交叉 学科,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庞大的学科体系。
• 生物科学最基本的研究课题:
– 研究生命的构成和存在形式
– 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
– 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历史
• 学科宏观化:环境生态学引起极大的关注,生态问题是直 接关系人类存亡的问题。 • 向生命本质前进(微观方向: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水 平,而且进展很快)。
生物学有助于人类所面临重大的问题的解决 • 人口膨胀;
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
• 系统生物学将集成“组学”研究获得的信息,采用生物 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方法,最终阐明生命复杂系统运 作及其调控模式。
发展趋势
• 学科精细化同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辅及综合:
– 50年代——核技术年代; – 60年代——空间技术年代; – 70年代——电子技术年代; – 80年代——生物技术年代; – 90年代——生物高科技年代; – 21世纪——生物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和“中心学科”、生物 芯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
直至最终死亡,生物这一总的转变过程称为发育。
• 生物的生长发育也总是按照一定的尺寸范围、一定的模 式和稳定的程序进行的,即生长发育是一个遗传决定的 稳定的过程。
5、 繁殖和遗传
• 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
• 遗传: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使亲代的形态特 征或生理特性等性状在子代得以表现的现象。 • 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后代个体之间总有些差异的 现象。 • 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的生命现象;二者同时存在。遗传 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变异产生新的性状,导致物种 的发展变化。
三、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现代生物大科学的 发展与繁荣时期 系统生物学的创立 和发展时期 生物学的酝酿和 奠基时期
20世纪中叶以后
16世纪-20世 纪中叶
人类诞生-16 世纪
四、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 科学观察:对生命现象、生物体结构和生命过程 等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
• 假说和实验法:首先提出某种假说,然后在实验 室内人为地对条件进行控制,针对性地再现或阻 断特定的生命过程,达到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 • 模型实验:在观察、实验和科学假设的基础上, 人工模拟生命过程,达到对生命现象的了解和预 测。 模型动物、数学模型、生态模型…
• 目前已知的生物物种有200万种,历史上已经灭绝 的生物估计至少1500万种; • 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命现象十分错综复 杂、形态构造、生活习性、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等方面千差万别; • 定义“生命”困难,但生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 特征。
生命的基本特征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严整有序的结构 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繁殖和遗传 应激性和运动 适应 演变和进化
• 生物学(biology)或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是研究 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 具体地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和 功能、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探索生命起源、 生物进化、物种形成,以及研究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 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 • 广义的生命科学还包括医学、农学、生物与环境、生物 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8、 演变和进化
• 演变和进化evolution 就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长期 作用导致的生物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低等到高等、由 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演变过程。
• 生命的存在有时间性,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物质运动现象, 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种多样的类型。 遗传、变异和进化,构成了生物的种族发展史。
分子 细胞 组织 群落 器官 种群 系统 个体
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毒除外)
3、 新陈代谢
• 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是开放系统,生物和周围 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一些物质被 生物体吸收后在其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 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出体外。
• 合成代谢anabolism:是在生物体内合成有机物和储存能 量的过程,合成了或建造了生活物质(光合作用);
知识领域
1 2 3 4
生命的起源和 植物学----植物 的形态结构、 进化 生长发育和生 理生殖的规律; 植物的主要类 群 32学时
动物学----动 环境和生态 物的形态和结 构、生长发育 和生理生殖的 规律 ;动物 的主要类群 32学时
参考资料
• 吴相钰 主编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2009,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 魏道智 主编 普通生物学 (第2版)201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吴庆余 编著 基础生命科学 (第2版)200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周云龙 主编 植物生物学 199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 普通动物学(第3版)1997,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 Peter H. Raven and George B. Johnson, Biology (Sixth Edition), 2002, Mc Graw Hill Companies, Inc.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Neil A. Campbell and Jane B. Reece, Essential Biology (影印版)200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