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后一课都德》PPT课件

《最后一课都德》PPT课件

• “这么一回事”指“柏林已经来了命 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 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
h
上页 返回 下页29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 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呼应前文什么内容?
• 呼应前文“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 边” 。
h
上页 返回 下页30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 法语了!……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
h
上页 返回 下页23
“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 镇上的人……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
邮递员…… ”。
镇长、邮递员前面加上“从前的” 说明了什么?
• 说明普鲁士在这之前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方面 的清洗。在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之后, 现在进行的是文化侵略。
h
上页 返回 下页24
交代课前情景有什么作用?
“总”和“偏”各起什么作用?
• “总”说明喧闹的一贯性; • “偏”说明安静得异乎寻常。
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页 返回 下页22
“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 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
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这套 漂亮的衣服呢?
• 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 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开课桌,关课桌,怕吵 同学们都在自己的
学生 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座位上了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老师 紧敲着,"静一点,静一 挟着那怕人的戒尺
点……"
其他 一向空着
有镇上的人
h
上页 返回 下页21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 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语文教学软件 设计制作 xiaozhang
最后一课
都德
作者 背景 感知 阅读1 阅读2 阅读3 练习
h
1
作者 都德
法国作家
h
上页 返回 下页2
都德(1840~1897),法 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 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 巨大成功,以此确立了在法国 文坛上的地位。 “普法战争” 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
夺。
h
上页 返回 下页18
从这一段看, 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1. 幼稚; 2. 贪玩; 3. 还能管住自己。
h
上页 返回 下页19
阅读“课前”部分
h
上页 返回 下页20
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
平时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 气氛 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
听到
最后一课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 常的严肃的气氛
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小弗朗士 认为“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这反映了小弗朗士什么特点?
• 这显示出他还幼稚和不懂事,还 没意识到普鲁士军队是侵略者。
h
上页 返回 下页17
“坏消息”包括败仗、征发等。 什么叫“征发”?
从这个词你看出了普鲁士什么侵略 行为?
• 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 • 由此可以看出普鲁士对法国的经济掠
1.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 鲁士兵正在操练。
2.镇公所布告牌前边,许 多人看布告。
h
上页 返回 下页14
普鲁士是个什么国家?
• 普鲁士:当时德意志境内一个军 事专制的国家,它在普法战争中 击败了法国,最后统一了德意志。
h
上页 返回 下页15
“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起什么作用? • 巧妙地交代背景。
h
上页 返回 下页16
了我挨的戒尺。” 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 表现了小弗朗士什么思想感情?
• 属心理描写。
1. 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
2. 对不能再学习法语的痛苦;
3. 对过去逃学的懊悔;
4. 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
h
上页 返回 下页31
这一段大量使用惊叹号,这些惊 叹号可以换成句号吗?为什么?
• 不能。因为这些惊叹号表示小弗朗 士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换成句 号表达不出这种感情。
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 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 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 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h
3
时代背景
•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 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 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 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 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 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 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 映这一事件。
h
上页 返回 下页10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 韩麦尔先生
•小弗朗士
h
上页 返回 下页11
情节结构
最 1.上学路上 (1-6)故事的开端
后 一
2.课前情景 3.上课过程
(7-23)故事的发展
课 4.宣布下课 (24-2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h
上页 返回 下页12
阅读“上学路上”
h
上页 返回 下页13
这一段部分写了哪两个场景?
h
上页 返回 下页4
读一读,写一写
膝xī盖 诧chà异 惩chéng罚
藤téng 祈qí祷dǎo 哽gěng住
挟xié着 懊ào悔
皱zhòu折
郝hǎo叟sǒu 字帖tiè 难堪kān
h
上页 返回 下页5
整体感知
h
上页 返回 下页6
本文是什么文体
• 小说
h
上页 返回 下页7
小说的三要素
• 人物: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
• 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预示着将出现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
h
上页 返回 下页25
阅读“上课过程”
h
上页 返回 下页26
“柏林来了命令”的“柏林”指代 什么?这是什么修辞方法?
• 指代普鲁士政府。因为柏林是普 鲁士的首都。
• 这是“借代”的修辞方法。
h
上页 返回 下页27
普鲁士为什么只允许阿尔萨斯和 洛林的学校教德语?
• 奴化教育,为了让法国人民永远忘记 自己是法国人,做德意志的顺民。
• 这既是一种野蛮粗暴的文化侵略, 又是对法国人民民族感情的严重摧 残。
h
上页 返回 下页28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 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那些坏家伙”指谁?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是什么事?
• “坏家伙”指普鲁士侵略者;
(文章是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
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 情节: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 和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h
8
通读课文,用课文原句回 答为什么是最后一课?
• 第11小节
h
9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和主题
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 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 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 祖国的热爱,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 国主义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