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ED-J5626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工程概况安全出口位于回风立井井口西南方向,与回风立井井筒垂直相交,水平夹角为90°、回风立井井口标高1303.500m.安全出口与井壁连接处底板标高1299.80m、设计全长21.4m,巷道断面均采用直墙半圆拱型,自地表向下依次分为上部平巷2m,中部斜巷8.4m、坡度30°,下部平巷11m,共计三部分组成,净宽×净高=2000×2200mm。
其中2-2断面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地坪厚400mm;其余断面均采用单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地坪厚250mm。
混凝土强度为C40,钢筋采用HPB400螺纹钢。
风硐位于回风立井井口东北方向,同样与回风立井井筒垂直相交,水平夹角为90°、与井壁连接处底板标高1291.5m,设计全长16.29m,巷道均为矩形断面,均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
其中5-5断面长1.916m,净宽×净高=5500~5400×7000mm,混凝土厚度450mm;6-6断面长3.856m,净宽×净高=5400×5400~4806mm,混凝土厚度450mm;7-7断面长5.966m,净宽×净高=5400×5400mm,混凝土厚度450mm;8-8断面长1m,净宽×净高=5400×5400mm,混凝土厚度450~350mm;9-9断面长3.552m,净宽×净高=5400×5400mm,混凝土厚度350mm。
混凝土强度为C40,钢筋采用HRB400螺纹钢。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安全出口施工方案:首先破除封口盘砼,再采用人工挖掘土方,按1:1修整护坡并将底板找平,紧接着铺设垫层、绑扎钢筋、稳立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然后混凝土体外涂刷沥青,最后回填土方并夯实。
风硐施工方案:首先首先破除封口盘砼,然后人工挖护坡孔桩并灌注,紧接着人工开挖土方并将底板找平,挖土方期间对已挖出的硐室两帮进行锚网喷临时支护,紧接着铺设垫层、绑扎钢筋、稳立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然后混凝土体外涂刷沥青,最后回填土方并夯实。
1、人工挖孔护坡灌注桩:沿风硐两侧人工挖掘桩孔,每侧8根,深度由上到下为8m~26m不等。
桩孔直径800mm,桩间距1100mm,桩顶标高距离地面标高-700mm。
然后将在地面绑扎成一体的桩孔钢筋下放至桩孔内,最后浇筑桩孔。
同时在施工20m 范围内打注降水小井。
2、土方开挖:安全出口施工采用挖机整体开挖、人工按1:1修整护坡并找平至设计底板,土方利用自卸车排至矿方指定地点。
风硐施工总体采用人工短掘短支进行开挖,先开挖上部5m,延灌注桩方向安设护壁钢梁并与桩顶钢梁连接支护后,在按照设计底板标高人工开挖、支护至设计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①按照设计掘进断面人工短段开挖,开挖深度不超过1m,开挖后灌注桩空隙间及时采用锚注?20*2400mm螺纹钢树脂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敷设?6.5金属网片(网格100*100mm、搭接长度100mm)并进行喷射100mm厚C20砼支护,直至施工至地表垂直向下5m段后,再延灌注桩方向两侧安设25#工字钢护壁钢梁,安设后再利用?200mm无缝钢管对称焊接后,再用20#工字钢与桩顶预留20#工字钢钢梁焊接连接支护,确保灌注桩稳定。
②上部支护完毕后,继续利用人工短段进行开挖、支护,配合25吨吊车及吊桶进行排土,根据条件情况及时进行护壁支护,直至开挖至设计底板。
③开挖基础土方时,要注意控制好基底标高,防止超挖。
④在基坑四周用土堆积一防水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被破坏。
3、钢筋的绑扎:①钢筋为HPB400级钢,连接筋为HRB300级钢;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风硐、安全出口均为50mm。
②根据图纸要求,锁口竖向钢筋直径及间距与井壁结构相同,竖向钢筋在-12m处与井壁结构竖向钢筋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d为钢筋直径);竖向钢筋在与风硐连接处、安全出口框门处弯折,弯折后水平长度不小于800,其余部分竖向钢筋一直伸至锁口防爆门基础处。
③风硐钢筋下端锚入锁口井壁不少于35d,上端在设计位置以外留出不少于钢筋直径的40d。
④安全出口端部框口钢筋互相锚固35d,沿长度方向的钢筋锚入框口内35d。
⑤钢筋的下料于成型均使用机械加工,人工操作,钢筋的绑扎,采用人工绑扎,搭接长度不少于35d。
⑥钢筋绑扎风硐两帮站筋由于在55°斜坡施工,因此采用由中部断开2次绑扎,搭接长度35d,接头按50%错开。
钢筋绑扎完毕后,经复核无误,报请监理验收,经回复准许下步施工后方可进行。
4、模板工程:①砼有好的成型,有密实的结构实体,没有规则牢固的模板作保障是很难完成的,所以模板工程必须组织合理,支设规范,加固牢固。
本次模板采用1220×2440mm的建筑木模板组合成形(此模板便于拆卸和组装)。
安全出口采用内外木模板,顶部采用钢管支撑,两帮内外采用12mm螺栓对拉;风硐模板地面以下部分采用只稳内模,钢管支撑,地面以上部分同样采用内外模板,12mm螺栓对拉加固,顶部采用钢管支撑。
②准备工作进场的木模板的强度及平整度必须符合要求。
固定加强用的方木及钢管必须平整、坚固。
用于固定内外模的对拉螺栓,必须检验,强度需符合要求。
③先放出井筒中心线,并挂好线绳,技术员与测量员做好复检工作。
检查无误后,放出模板内经线及模板外径线,根据施工图弹出模板内边线、外边线及控制线。
以便模板安装和校正。
做好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质检员协同测量员,做好标高的复核工工作。
模板底部找平: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可用1:3水泥砂浆或设置承垫条带找平。
模板底部用水泥砂浆围护,做成八字型。
④钢筋绑扎,预留洞的留置,模板支护完工后,经复核无误,报请监理验收,以及砼浇灌申请,经回复准许下步施工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5、砼工程:①、要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及水灰比,砼每次浇捣300mm,保证砼的出模强度大于0.4MPa,砼养护外部采用棉被覆盖,内部采用煤炉加温。
②、砼施工时的一般要求:1)砼的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监督站的复验报告,并按规定留砼试块。
2)严格按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砼的配制,注意控制塌落度及水灰比。
3)砼运输时间不得高于90min。
4)砼每次浇捣厚度基础500mm,竖壁300mm。
5)在留施工缝处,再次浇捣时采用砼同标高的砂浆进行接缝。
6)砼倾倒时,垂直落差不能大于2.5m,不能用砼料斗直接向模内倾倒砼,应将砼倒在即将浇注的筒壁附近平台铁皮上,人工从平台上铲到模板内。
7)砼运输过程中,不得任意加水,如有析水现象,要经过二次搅拌后方可使用。
8)除承受垂直力的侧壁外,其他结构的拆模时间必须达到100%强度值时方可拆模。
9)采用棉被覆盖进行养护,视天气、气温情况决定覆盖棉被的层数,养护14d。
当砼表面出现缺陷时,视缺陷情况自行或会同甲方、监理处等单位有关人员研究方案后进行修补。
6、土方回填:按设计要求边回填边夯实,回填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夯实采用蛙式电动打夯机进行,夯实变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三、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1、钢筋绑扎①、钢筋材质、规格、加工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断痕、刻痕和泥斑。
②、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5d,钢筋间排距均为250mm,间距误差控制在±20mm,排距误差控制在±10mm。
③、钢筋绑扎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松扣、缺扣现象,每个接口不少于3道扎丝,环筋、站筋相邻两搭接不得在同一方位。
④、必须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尺寸,钢筋内外保护层均为50mm。
2、模板工程①、严格按测量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②、宽度:中线至任何一帮0~50mm,高度腰线至底板距离10~30mm,轴线偏移≤5mm,两边高低差≤5mm,接茬平等度≤5mm。
③、模板制作安装拆除都必须按设计、按交底进行,所有柱、梁、板、梯模板均要由木部施工员进行施工图设计,班组制作后应予妥善按图编号,施工班组应按设计拼装就位,不得随便乱装、乱改或任意更改拼装位置。
④、进场原材料经质检人员检查认可,不合格材料绝不允许进场。
⑤、施工班组在模板制作时对原材料必须进行挑选或修改;松板、松骨应过刨;同板松方木断面尺寸应一致,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
拼装缝隙应严密、平整、为防止漏浆,板模拼缝应贴胶纸带。
⑥、模板安装前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板面清理及涂刷隔离剂这两道工序,木部施工员和质检员对此应予认真检查监督。
模板制作安装质量须经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质检员复核三关。
3、砼浇筑①、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②、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材料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③、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和混凝土养护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
④、混凝土浇筑后巷道净宽中线至任何一帮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的50mm,净高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50mm。
⑤、轴线偏移≤5㎜,表面平整度≤10㎜,接茬≤15㎜。
⑥、浇筑时两帮对称浇筑,防止挤压偏移。
⑦、采用机械振捣,每浇约300mm高便进行振捣,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布点均匀的原则。
施工时安排专人进行振捣,振捣必须密实,拆模后无“蜂窝”、“麻面”、“狗洞”等现象。
四、安全技术措施1、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①、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电焊工工作时必须佩戴眼镜。
②、钻孔时要防止泥浆四溢外流,防止污染环境,泥浆池周围设有防护设施。
成孔后,暂时不进行下道工序的孔必须设有安全防护设施,并有专人看管。
③、导管安装时,导管对接必须注意手的位置,防止手被导管夹伤。
④、导管安装及砼浇注前,井口必须设有导管卡,搭设工作平台,并且要求能够保证人员的安全。
施工作业平台必须规整平顺,杂物必须清楚干净,防止拆除导管时将工作人员绊倒造成事故⑤、砼浇注过程中,砼搅拌运输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司机能够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挥员走动过程中栽倒而发生伤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