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 被告人的防御体系

第三讲 被告人的防御体系


• 关于无罪推定 • 是指任何人在未经充分证据证实和国家审判机 关判决有罪之前,应当视其为无罪。无罪推定 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犯罪,必须要有 充分、确实、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控诉机 关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其有罪,就 应推定其无罪。
• 1、沉默权 ; • 2、 举证责任由控诉人承担 ; • 3、疑罪从无 (排除合理怀疑)
• 五、推定性权利 • 是指从刑事诉讼法中推定出来的诉讼权 利,是通过赋予执法机关一定的法律义 务而在客观上会使被告人 被告人受益的权利形 被告人 态。
• ①在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情况下, 不得被确定有罪; ②获得人民法院的公开审判; ③获得人民法院独立、公正的审判; ④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受审判人员、 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刑讯逼供、威胁、 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法进行的讯问; ⑤不受侦查人员实施的非法逮捕、拘留、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不受 侦查人员的非法搜查、扣押等侦查行为; ⑥在提出上诉时不得被加重刑罚,等等。
• 另一类是有关审判人员违纪情况的回避。即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 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未经批 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 代理人、 辩护人的;(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 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 绍办理该案件的;(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 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 利益,或者要求当 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四)接受 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 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五)向本案当 事人及其委托的 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 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 委托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 给予的好处的。
• ⑤有权在开庭前10日收到起诉书副本; ⑥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就指控事实发表 陈述,对证人、鉴定人发问,辨认、鉴 别物证,听取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 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其 他证据文书,并就上述书面证据发表意 见;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 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⑦有权参加法庭辩论,对证据和案件情 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⑧有权向法庭作最后陈述; ⑨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对自诉人提出 反诉,等等。
辛普森杀妻案
•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无罪推定 • 1、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赋予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沉默权。 • 2、 重口供,刑讯逼供现象仍然存在。 3、 关押期限长,取保侯审难。 • 4、 “疑罪从轻”,关押必判,重实体轻 程序。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按其性 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防御性权利和 救济性权利、推定性权利。 •
• 三、被告人的防御性权利 • 防御性权利,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为对抗追诉方的指控、抵销其控诉效果 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 ①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②有权自行或在辩护人协助下获得辩护; 有权在法定条件下获得法院为其指定的 辩护人的法律帮助;有权拒绝辩护人继 续为其辩护,也有权另行委托辩护人辩 护; ③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提出的与本案 无关的问题; ④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 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 询、代理申诉和控告,代为申请取保候 审等;
• ②对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 提出控告; ③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采取 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 ④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 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有 权向人民检察院申诉; 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被告人被羁押的,有权申请取 被告人 保候审; • ⑥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裁定,有权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等等。 ⑦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的判决、裁定, 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 诉。
第三讲 被告人的防御体系
• 一、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 •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对涉嫌犯 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的两种称谓。公 诉案件中,受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 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称为“犯罪 嫌疑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人民法院 提起公诉以后,则称为“被告人”。
• 二、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 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拥有一系列诉讼权利 的诉讼主体,居于当事人的地位。 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案件结局有着直接利 害关系,他们居于被追诉者的地位。 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身还可以成为重要的 证据来源。
• 四、救济性权利 • 救济性权利,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被告人 对国家专门机关所作的对其不利的行为、 决定或裁判,要求另一专门机关予以审 查并作出改变或撤销的诉讼权利。
• ①有权申请回避,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 定,有权申请复议; •
• 第一类是身份关系的回避。即审判人员具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 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 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 旁系血亲及姻亲 关系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 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 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 案的诉讼 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 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五)本人与本 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公正处理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