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8.
文件类型(4)
1.品质体系类文件
2.环境和职业安全体系类文件
3.社会责任体系类文件文件编号
版本编号 1
生效日期2010-11-04 (盖受控印章处)
产品二部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制订申请部门
会签
批准产品中心
运管计
划处
品质管
理部
销售中心工程部制造中心资材中心
产品二部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版本编号 1
本页码第5 页共6页
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

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

下图可供叁考:
2、转角准则
壁厚均一的要诀在转角的地方也同样需要,以免冷却时间不一致。

冷却时间长的地方就会有收缩现象,因而发生部件变形和挠曲。

此外,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时候破裂。

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法,不但减低应力集中的因素,且令流动的塑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时更容易。

下图可供参考之用:
根据产品要求,塑件材料主体壁厚不少于1.6mm。

下表为常用材料壁厚选择供参考:
表6.1.2-1 常用塑胶材料的壁厚选择
塑胶种类最小壁厚小型件壁厚中型件壁厚大型件壁厚
ABS 0.75 1.25 1.6 3.2~5.4
防火ABS 0.75 1.25 1.6 3.2~5.4
PA66+玻纤0.45 0.75 1.6 2.4~3.2
PMMA 0.8 1.5 2.2 4~6.5
透明PC 0.95 1.8 2.3 3~4.5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版本编号 1
本页码第8 页共6页塑件的装配方式和实现手段,是必须在设计初期就要做出规划的环节,否则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结构的实现性,甚至影响到PCB Layout和ID造型。

目前二部的塑胶外壳常用装配方式有三种:
一、超声溶接:通过高频振动把能量传递到焊区,实现胶壳的融合。

适用于体型小、成型结构简单、料厚比较均匀、不需要拆卸的塑件件,但不适用于容易受超声影响的同材质塑件本体上装配有其他小件的结构,譬如开关结构、活动插脚结构等,容易在超声时造成小件和本体的熔接,活动功能无法实现。

超声结构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
1、止口和止骨的设计
①、止口位到外侧距离A至少>0.8mm,贴近外观面需加R角过渡,避免或改善脱花、超声
后压裂等外观问题;
②、止口内侧挡墙厚度B至少>0.5mm,避免注塑
时缺胶,挡墙高度H3至少低于外表面0.5mm,避免超声
干涉;
③、止口两侧面配合间隙C需留0.05-0.1mm,优化
超声效果;
④、为保证爬电距离(料厚+H1+H2+H3)至少>5.0
m m, 止口位的高度H最低为2mm。

2、超声线设计
超声线直接影响到超声效果,合理的尺寸设计应参考
以下方面:
①、超声线常设计为等腰三角形,高度H
常取0.3-0.8mm,角度a为60°-70°;
②、超声线应做成间断式利于走胶,常用比
例为:3(留胶段B):1(空胶段A)。

二、锁螺钉紧固:自攻螺钉通过预制孔自钻出螺纹实现胶壳的结合。

适用于需要经常拆
卸的塑胶件连接。

锁螺钉结构的设计应注意以下要素:
1、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初期根据胶壳的尺寸结构大致确认自攻螺钉和预制孔的尺寸,下图为常
用自攻螺钉及预制孔的选择参照供参考: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版本编号 1
本页码第9 页共6页
2、为保证螺柱的强度和刚性,必要时应采用“工”字型或者“十”字形加强筋设计。

3、螺钉柱内侧应加倒角,利于螺钉的安装。

倒角大小一般为1-1.5X45°mm。

4、为防止缩水,螺柱底部应设计火山口减胶。

三、扣位结构:通过扣位设计直接压合实现胶壳连接。

适用于结构较复杂,超声结构不能实现等
塑胶件连接。

6.1.5 美观线
两个塑胶产品的配合面处通常做美观线,美观线的高度常取0.3-1.0mm,视产品的整体大小而定。

根据类别,美观线的高度为:插墙式0.3mm,桌面式0.5mm。

6.1.6 AC座配合尺寸设计
1、影响胶壳装配的尺寸要素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版本编号 1
本页码第10 页共6页
注:有部分AC座的F尺寸和G尺寸没有,则胶壳结构应根据具体AC座而设计。

2、常用AC座尺寸及配
合尺寸参照
6.1.7 SR配合尺寸设计
1、影响胶壳装配的尺寸要素
2、标准SR尺寸及配合尺寸参照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版本编号 1
本页码第11 页共6页
6.1.8 PCB
的装配设计
一、支撑PCB的骨位设计(适配器类)
1、为防止缩水缺陷及保证强度,骨位的宽度一般取壁厚的1/2~2/3;
2、为了PCB铜箔面元件免剪脚,骨位高度至少为2.5mm,当产品有绝缘片和散热片屏蔽时,
骨位高度至少为:2.5mm+绝缘片厚+散热片厚;
3、较弱筋位需考虑做成L形骨位等其他方式,辅助加强。

二、常规PCB装配设计(适配器类)
三、常规PCB装配设计(充电器类)
6.1.9 AC Pin的标准化选用及与壳的配合设计
1、AC Pin脚的设计应参照《各国AC plug 尺寸标准》;
6.1.10 加强筋的设计
为了确保塑件的强度和刚性,而又不致使塑件的壁厚过厚,可以在塑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

加强筋还可以避免塑件的变形,在某些情况下,加强筋还可以改善塑件成型过程中塑料流动的情况。

加强筋的选择应遵循以方面: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版本编号 1
本 页 码
第 12 页 共6页
1、为防止缩水缺陷及
保证
加强筋强度,加强筋的
宽度一般取壁厚的1/2~2/3;
2、加强筋应加脱模斜度,在允许的情况下,斜度 越大越好;
3、为保证塑件基本平整,加强筋的端面不应与塑 件的支撑面相平,应低于支撑面至少0.5mm 。

图为产品厚度和加强筋尺寸的关系,供参考:
6.1.11 导光胶设计及标准化
1、导光胶需相对外表面下沉0.2mm,避免跌落等外力作用,受到破坏;
2、有导光胶的外壳,热烫柱位需加R 或C 角,避免超声后断裂。

导光胶配合部分上下面需加C 角,
利于走胶;
3、下表为目前敝司现有导光胶的料号和图纸,以供设计时优先选择:
各国AC plug 尺寸标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版本编号 1
本页码第13 页共6页
6.1.12胶壳标贴位的设计
外壳标贴位的下沉深度为0.30 +0.00/-0.05mm,铭牌有方向性“防呆”设计,长*宽尺寸的公差为+0.20/-0.00mm。

6.1.13进胶口的设计
进料方式应容易剪除,产生的结合线避免影响外观,进胶口处避免产生气纹等。

6.1.14 替他注意事项
1、充电器的AC输入部分(AC 五金PIN +外壳下盖的安规部分)需满足相关安规尺寸,具体请参照各
国的相关安规标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版本编号 1
本页码第14 页共6页
2、非超声结构,需考虑高低温变形,适当添加扣位,并做相关测试;
3、不可避免的分模线,前期需与客户确认,胶厚引起的缩水,通孔引起的夹线等影响外观各因素;
4、非黑色ID,需优化开模方案等因素,避免导致色差可能;
5、各元器件及外壳之间的干涉分析,配合间隙预留余量等;
6、各部件之间的装配方式,防呆设计等;
6.2 尺寸精度
1、影响尺寸精度的因素
塑件的尺寸精度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设计时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确定合理的尺寸精度,不能盲目的提高要求,增加成本。

影响尺寸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A、塑胶原料所含水分及挥发物量、原料制造工艺、批量、保存时间和方法等,都会造成塑胶
原料收缩不稳定;
B、注塑成型时的温度、压力、保温时间等对塑件的收缩有直接的影响;
C、塑件的几何形状、壁厚会影响成型收缩,影响尺寸精度;
D、模具的制造精度;
E、模具的结构形式:如水口的大小、位置,分型面的选择,抽芯机构等对塑件尺寸精度有很
大影响;
F、塑件的存放条件和时间对尺寸精度也有影响,如果存放不当,会使塑胶件产生变形;
G、测量条件、测量工具等因素产生的测量误差。

2、塑件的尺寸公差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主要检验装配尺寸,在平面图上主要标注总体尺寸,装配尺寸,及其它需要控制的尺寸。

除去重点标示的尺寸公差外,其他尺寸公差应参考下图:
6.3 常用胶料的性能和用途
胶料性能用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