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三、拟施工人行道试验段结构 (2)四、试验段目的 (3)五、施工准备 (3)5.1劳动力计划 (3)5.2机械设备 (4)5.3材料进场 (4)六、主要施工方案 (5)6.1、测量放线 (5)6.2、施工围挡 (5)6.3、管线探挖 (5)6.4、现状人行道拆除 (5)6.5、地基处理 (6)6.6、混凝土基础施工 (6)6.7、站石安装 (6)6.8、人行道砖铺装 (7)6.9、树穴施工 (8)七、成品保护 (8)八、人行道施工易产生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9)8.1、地下管线与混凝土基础冲突问题的处理 (9)8.2、人行道铺装与各类井盖相互交叉问题的处理 (9)九、施工进度计划 (9)十、施工组织机构 (10)十一、质量保证措施 (10)11.1、质量控制计划 (10)11.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11.3、关键部位质量保证措施 (11)十二、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十三、人行道升级改造效果图(四个方案) (13)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华路人行道升级改造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师傅厂区东侧兴华路(车城南路-车程大道)道路,两侧人行道分别宽7米,单边道路长度约300米,现状人行道采用250*250*60mm 人行道预制彩色步砖及站石。
现状人行道破损、凹陷、断裂变形严重、站石破损,如下图所示:经慎重考虑决定,对该段人行道进行升级改造处理,同时选择车城南路-车程大道段作为新铺人行道施工试验段。
据一冶集团以往的市政工程施工经验及规范要求,我公司专门设计了人行道砖规格为500*250*80mm ,表面采用特殊材料,并采用压纹工艺,人行道砖砼标号为C40,以提高人行道砖的抗折能力,同时体现开发区典雅环境风貌。
人行道砖破损严重、凹陷变形 路侧站石边角破损多,错缝大二、编制依据1、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正路人行道现场调查情况。
2、《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F10-2006)。
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8、根据2013年3月15日开发区管委会召集关于“开发区人行道升级设计专题会议”要求。
三、拟施工人行道试验段结构人行道结构层由下至上为:土路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3%)+22cm厚C20砼+3cm厚1:3水泥砂浆+8cm厚人行道砖。
人行道距机动车道边4m处设置500*250*80mm厚盲道砖。
人行道与现状机动道边更换为150*300*800mm站石。
人行道结构图如下:四、试验段目的通过本试验段对人行道进行升级改造,总结一整套大断面混凝土人行道压纹砖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质量的控制标准,并总结施工过程各道工序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提升人行道铺装的内在质量,确保施工完成的人行道无论在内在品质还是在外观效果上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提升人行道品质和进行升级换代,为开发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办公环境提供一个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五、施工准备5.1劳动力计划人行道升级改造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方式。
根据工程的规模、施工技术特性及施工工期要求,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既避免窝工,又不出现人员短缺现象,使得现有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
拟投入劳动情况如下:5.2机械设备5.3材料进场主要材料如下:本段施工砼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人行道砖、盲道砖及站石自制生产,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制作。
六、主要施工方案本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施工围挡→管线探挖→旧人行道砖拆除→基础破除→地基处理→混凝土基础施工→站石安装→人行道砖、盲道砖、树穴石施工。
6.1、测量放线因本段人行道升级改造在现状人行道上进行,平面位置不变。
在施工前,按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路中和两侧路边分三个点,建立高程网(设定高程基准点),根据线型和平整度要求,对局部不平整位置进行调整,在现状道路基础上,设置高程网,并朝机动车道方向设置2%横坡。
6.2、施工围挡为不影响机动车道通行和文明施工要求,在距离机动车道边0.5m处设置市政标准活动围挡。
当需要占用机动车道时,需申报交管部门同意后,并派2名交通协管员指挥交通。
6.3、管线探挖为保证本段施工不破坏地下管线,在破除人行道基层前,需对地下管线进行人工探挖。
垂直于道路方向全断面探挖,探挖间距20m,探挖尺寸为50cm宽,深度为40cm。
探挖出管线位置进行标注。
6.4、现状人行道拆除原有人行道及路缘石拆除,采用0.5m3挖掘机拆除,直接由自卸车拉出工程施工现场,自卸车开往指定地点倾倒。
土方外运应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办理证明手续。
开挖拆除顺序按从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开挖。
开挖时,测量工作应跟踪进行,在开挖中,对挖出的基层由人工清理。
开挖及清理结束后及时验收隐蔽,避免地基土裸露时间过长,严禁扰动地基土。
6.5、地基处理现状人行道破除完成后,对路基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方式清理,并调整人行道横坡2%,较低一侧向机动车道。
再用3T压路机碾压整形,对于靠近路边和树穴处,采用蛙式振动夯夯实。
保证压实度不低于93%。
混凝土基础破除后,对局部土路基土质较差位置,组织各方现场勘察,确定是否采取碎石换填处理。
6.6、混凝土基础施工本试验段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25槽钢作为混凝土侧模板,砼采用混凝土灌车自卸式浇筑22cm厚C15素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再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并用搓板抹平。
浇筑完后,需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生,并保持土工布处于湿润的状态,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
混凝土初凝后,按间距5m进行切缝,切缝深度为5cm,宽度5mm。
6.7、站石安装本段人行道靠机动一侧安装150*300*800高站石,站石基础为30cm宽、15cm高C20素混凝土。
站石下侧5cm厚1:3水泥砂浆垫层,采用人工砌筑站石。
站石安装需保证线形直顺,站石上端统一高出现状机动车道面20cm。
站石严格按设计位置挂线施工,以保证顺直美观。
严格控制站石的顺直度、高程,对于缺角及不合格不美观的站石严禁使用,做到线型美观及舒适。
6.8、人行道砖铺装在铺设前,应按要求根据板材的颜色、纹理等试拼、编号,力争少用非标准块板,如必须用非标准块板则应将其铺设在不显眼的墙根处。
板材应先用水浸湿,待擦干或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
人行道砖铺砌前应清理基层,然后进行砂浆拌合,砂浆拌合采用砂浆拌合机拌合,小翻斗车运输,严格控制水泥砂浆配比。
先铺设路中盲道砖,采取挂线施工,保证面层平整及线形笔直,盲道砖垫层为3cm厚1:3水泥砂浆。
盲道砖铺设宽度为50cm。
在路口距缘石0.30m或隔一块人行道砖铺装导向块材。
盲道砖铺装完成后,以盲道砖为基准线,再铺设两侧人行道砖,各行紧贴前行铺设,人行道砖垫层为3cm厚1:3水泥砂浆。
砂浆厚薄均匀,避免由于粘结层厚度不一,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空鼓。
人行道砖铺贴在水泥砂浆上,必须铺平铺实,用橡胶锤进行敲打击实。
人行道砖拼缝应尽量小,拼缝宽度不应大于2mm,用水泥砂浆填补砖间缝隙,错缝要求规则有序。
边角处不够整板时,应根据边角形状及尺寸,事先将人行道砖锯割,去掉不需要部分,再铺贴上去,应紧密贴合,不得有空隙,也不得用碎块去拼凑。
用三米靠尺随时检查平整度,检查石板拼缝两侧是否平整,检查石板是否与基准线对齐,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纠正。
6.9、树穴施工本段人行道靠机动车道一侧和围墙沿线布有树木,原人行道破除后,在距树木中心各0.5m处设置150mm*160mm*800站石,站石基础为30cm宽、22cm高C20素混凝土,站石靠背为15cm宽,12cm高C20混凝土。
七、成品保护1、人行道砖及站石等材料和半成品进现场后,经检验合格,在指定地点分规格码放整齐,使用时轻拿轻放,不可以乱扔乱堆,以免损坏棱角。
2、铺设面层时,操作人员要穿软底鞋,且不得在地面上敲砸,防止损坏面层。
3、切割人行道砖时,不得在刚铺砌好的面层上操作。
4、铺砌砂浆抗压强度达1.2MPa 时,方可上人进行操作,但砂浆不得存放在板块上,铁管等硬器不得碰坏面层,并对铺好的面层进行覆盖保护。
5、对已铺设完成的地方,严禁各类重物堆放。
6、施工期间严禁各类车辆进入已铺装完成的人行道上。
八、人行道施工易产生的问题及处理措施8.1、地下管线与混凝土基础冲突问题的处理对于下侧各类管线,在人行道施工时,要作好管线的保护。
对于管线上侧,能够达到人行道构造深度的,原来采用混凝土硬化的,尽量不要破除混凝土过深,直接浇筑混凝土。
对于管线上侧无法达到人行道构造深度要求的,管线上混凝土破除后,管线部位及两侧无法达至压实度要求,需对沿管线两侧进行换填,在混凝土浇筑前,沿管线两侧采用人工挖20cm宽的沟槽,沟槽深度为20cm,再填灌细砂,并且灌水密实。
管线以上部位,灌砂及浇水密实,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8.2、人行道铺装与各类井盖相互交叉问题的处理在现状人行道上,设有电力及通讯井盖,需对进盖进行处理。
对于井盖过低处,需在井圈四周浇筑C30混凝土抬高井盖;对于井盖过高处,需对井圈进行凿除再浇筑10cm厚C30混凝土。
以达到人行道的标高的要求。
九、施工进度计划本试验段施工根据安排,工期确定为2个月。
工期安排如下:十、施工组织机构十一、质量保证措施施工中严格按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技术规范要求及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工程质量争创优良标准。
11.1、质量控制计划1、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工程部向各施工队队长进行技术交底,并留有记录,施工队长应向各工种工人进行分类技术交底,使各工种工人明确职责和技术要求,努力把好质量关。
2、事前控制:水泥砂浆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要求进行试验,在开工前上报监理工程师。
3、事中控制:工作交接和质量互检制度,各施工队对工程质量应进行自检,交接班时各施工队进行书面互检,认为上道工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接班方有权拒绝接收,并由原施工队立即进行返修、纠正,直至达到质量要求。
接收方认为上班合格的则由双方施工队长在对方施工日志中相关栏签字确认。
4、事后控制:坚决杜绝不合格品的出现。
11.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生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从工程一开始就做好质量策划,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把工程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从管理、实施和检验三个层次把关,以及人员、设备、材料、工艺环境五个方面采取一整套切实可行措施,来确保优质工程。
2、材料上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原材料(尤其是砼的标号)、成品及半成品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所有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要求,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进入现场要提供合格证及相关试验报告,对于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产品标识、状态标识、并及时送往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做材料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