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VC基础知识和市场概况

PVC基础知识和市场概况

PVC基础知识和市场概况第一部分PVC基础知识1. PVC简介PVC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是聚氯乙烯塑料,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辅助材料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故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品。

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

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 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

在德国,PVC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

PVC正以4%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生产和应用。

近年来PVC 在东南亚的增长数度尤为显著,这要归功于东南亚各国都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可以生产三维表面膜的材料中,PVC是最适合的材料。

PVC(聚氯乙烯),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PVC其实是一种乙烯基的聚合物质。

氯化乙烯基最初是在1835年在JustusvonLiebig实验室合成出来的。

而聚氯乙烯是由Baumann在1872年合成的。

但是直到19世纪20年代才在美国生产出了第一个聚氯乙烯的商业产品,在接下来的20年内欧洲才开始大规模生产。

2. PVC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刚性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

PVC其实是一种乙烯基的聚合物质,其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

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

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

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

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的问题。

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

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这种材料通常要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

注塑模工艺条件干燥处理: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185~205℃模具温度:20~50℃注射压力:可大到1500bar 保压压力:可大到1000bar 注射速度: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当地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所有常规的浇口都可以使用。

如果加工较小的部件,最好使用针尖型浇口或潜入式浇口;对于较厚的部件,最好使用扇形浇口。

针尖型浇口或潜入式浇口的最小直径应为1mm;扇形浇口的厚度不能小于1mm。

国内生产PVC典型的有两种工艺,一种是乙烯氯化法,在齐鲁石化;一种是电石法,代表是武汉葛店,电石法在我国很普遍,很多氯碱厂都生产。

3. PVC的特点聚氯乙稀具有原料丰富(石油、石灰石、焦炭、食盐和天然气)、制造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等突出特点,现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树脂的第二大通用树脂,占世界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29%。

聚氯乙烯容易加工,可通过模压、层合、注塑、挤塑、压延、吹塑中空等方式进行加工。

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护套等塑料软制品,也可生产板材、门窗、管道和阀门等塑料硬制品。

聚氯乙稀具有阻燃(阻燃值为40以上)、耐化学药品性高(耐浓盐酸、浓度为90%的硫酸、浓度为60%的硝酸和浓度20%的氢氧化钠)、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

但其耐热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130℃开始分解变色,并析出HCI。

4. PVC的分类PVC可分为软PVC和硬PVC。

其中硬PVC大约占市场的2/3,软PVC占1/3。

软PVC 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但由于软PVC中含有柔软剂(这也是软PVC与硬PVC的区别),容易变脆,不易保存,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

硬PVC不含柔软剂,因此柔韧性好,易成型,不易脆,无毒无污染,保存时间长,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下文均简称PVC。

PVC的本质是一种真空吸塑膜,用于各类面板的表层包装,所以又被称为装饰膜、附胶膜,应用于建材、包装、医药等诸多行业。

其中建材行业占的比重最大,为60%,其次是包装行业,还有其他若干小范围应用的行业。

5. PVC的典型用途:典型应用范围: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电子产品包装,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

聚氯乙烯具有原料丰富(石油、石灰石、焦炭、食盐和天然气)、制造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等突出特点,现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树脂的第二大通用树脂,占世界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29%。

聚氯乙烯容易加工,可通过模压、层合、注塑、挤塑、压延、吹塑中空等方式进行加工。

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护套等塑料软制品,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电子产品包装,医疗器械,食品包装,快艇护舷,也可生产板材、门窗和阀门等塑料硬制品。

6. PVC的前景PVC之所以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建材行业,有两点很重要的原因:一是PVC独特的性能(防雨,耐火,抗静电,易成型),二是PVC低投入高产量的特点。

那么,PVC为什么能具有上述两大优呢?让我们从其生产工艺上来找答案吧。

PVC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普通的生产线一般由滚压机、印刷机、背涂机和切割机组成,主要是通过滚压机的直动搅拌,滚轴旋转以及高温滚压生产出厚度仅为0.3 mm至0.7mm的薄膜,生产的同时并且通过印刷机在膜的正面印上花色,通过背涂机在膜的背面附上一层背涂。

可不要小看这层背涂,它是PVC膜优质性能的一个重要保证。

背涂由特殊材料组成,是一种高能亲和剂,正是由于这层背涂,PVC薄膜才能紧紧地和中密板或其它板材融合在一起,十年甚至十五年不开胶。

而普通贴面膜在最大问题就是无法解决膜的脱落问题。

由于整套生产过程都是在高温下(滚压机内温度达到220度)进行的,这就使PVC膜具有高抗光性和耐火性,保证PVC膜的高质量。

当然,这对生产机器的要求很高,通常一套生产线的生产设备造价约为3千9百万马克,折合人民币约1.6亿元。

但另一方面,PVC膜的生产工艺却相当简单,机器产量也很大,所以全面地看,PVC实际是一种低投入、高产量的产品。

超常的性能PVC膜与普通粘贴膜还有什么不同呢?普通的粘贴膜是在常温下直接用胶水贴在板材的表面上,因此经过一两年后,贴膜就容易脱落。

而PVC膜则是应用专用的真空压膜机在110度的高温下压附在板材的表面,因此不易脱落。

虽然PVC膜有优良的质量保证,但有人可能会说,PVC毕竟是化学产品,它就是比不上天然材料,排除不了毒性和异味,也免不了对环境造成伤害。

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德国生产PVC膜的原料是经过特殊的提炼,有毒物质被完全提炼出来,所以PVC是完全无毒无味的,对人体皮肤或是呼吸系统没有任何刺激,对于那些对木料和油漆过敏的人来说,使用PVC膜包装的家具或厨具是非常合适的。

通过使用PVC膜作装饰膜,人们就可以大量地使用中密板、刨花板、胶合板和纤维板,减少使用木材量,从而减少对森林乃至环境的破坏。

从这个角度而言,PVC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PVC的使用曾一度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许多人试图用种种其它材料代替PVC。

但事实证明,PVC的质量比其它替代品相比毫不逊色,而在造价上则比这些材料便宜。

有关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在许多行业中,放弃使用PVC将会产生为数可观的额外费用。

具体数据表明,放弃使用PVC将会增加几十亿马克的额外费用。

对于具体的消费者而言,这将意味着一笔巨大的额外开支。

以用PVC为表层材料的窗户为例,如果这些窗户不使用PVC,而是使用普通木材作为表层,那么仅仅清洗和维修一项就要增加为数惊人的费用。

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人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都使用木制窗户,有人对这些窗户的清洁维护费用进行了调查,并把其与PVC窗户的清洁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木制普通窗户的清洗费用比PVC窗户的清洗费用高出一倍。

目前PVC产业在全世界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各国都看好PVC的潜力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好处,PVC正以其优越、独特的性能向世人证明其作用和地位是目前任何其它产品都无法取代的,社会发展需要它,环境保护需要它,它是我们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

第二部分我国PVC市场概况1. 我国PVC生产情况我国PVC的工业生产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近10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建筑业与PVC加工工业对PVC消费的强劲拉动,国内PVC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5 1997-2006年,我国PVC产能和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2.2%和20.0%,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也明显高于同期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增长率。

尤其是近两三年,受PVC反倾销裁定、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以及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国内PVC价格高涨,掀起了PVC建设高潮,生产能力和产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PVC树脂生产国家之一。

2003年我国PVC的生产企业有100多家,2007年,我国PVC的总生产能力达到约1534.0万吨,同比增长约19.5%。

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华中、西北和华东地区,其中华北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32.4%,华东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27.5%,西北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15.0%。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PVC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68.0万吨/年,约占国内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的4.43%。

其次是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6O.0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3.91%;再次是上海氧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45.0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2.93%。

预计到2011年我国PVC树脂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0万吨,成为世界PVC最重要的生产国家。

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我国PVC树脂的产量也不断增加。

2004年我国PVC 树脂的产量为508.8万吨,2006年增加到8238万吨,同比增加23.3%。

2007年我国PVC 树脂的产量为971.68万吨,同比增长约17.9%。

其中华东和华北地区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1%。

西北地区虽然PVC树脂的生产厂家较少,但是凭借其原料优势发展迅速。

从生产规模上看,近年来我国PVC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不断提高,2004年平均生产规模约为8.0万吨/年,2005年达到11.0万吨/年,2006年增加到15.0万吨/年,2007年约为16.0万吨/年,一些扩建、新建装置的生产规模达到2O.0-40.0万吨/年,企业最大规模达到68.0万吨/年。

从PVC生产工艺分布看,我国PVC生产路线有明显的地域倾向,石化系统及相关企业与合资企业的PVC生产全部采用乙烯法,而中西部地区则多采用电石法。

另外,今后几年,我国PVC装置的新建或扩建项目,大多数仍将采用电石法原料,因此,未来几年电石法原料路线仍将是我国PVC生产发展的主要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