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传统文化铸底色 文墨书香溢校园(2019新版)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传统文化铸底色 文墨书香溢校园(2019新版)

传统文化铸底色文墨书香溢校园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湖南省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以下简称麓谷二小)是由长沙高新区管委会投资1.2亿元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占地面积约27673平方米,最大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可容纳1600多名学生。

“办一所安静的学校”是麓谷二小的办学愿景。

自2017年下半年办学以来,“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何如校长就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

她带领团队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根基,以自编国学读本《中华最美诗文选》为蓝本,深挖各项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让师生、家长还有街道社区积极参与书香校园建设,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争做最美中华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

一、学校管理——“上善若水顺势为”(一)指导方针《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17—2021)》中明确指出:办一所安静的学校,让学校处处充满安全、自由、专注、创新的文化氛围。

要丰富学校内涵,创设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师生的文化底蕴,就应着力营造书香校园、打造适合师生发展的育人环境,开展书香校园建设。

(二)基本思路学校制定了书香校园建设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让经典滋养童心;让阅读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阅读与生命同行;创设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

为达成该目标体系,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落实:一是加大物质基础建设的投入;二是以传统文化为抓手,锻造内涵书香;三是有序规划,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四是完善课程设置建立高效多样的阅读评价机制;五是紧跟“互联网+”时代,共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学习共同体”,共同推进书香文化建设。

(三)领导小组为有效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学教研中心主任具体指导、语文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全体教师参与的书香校园工作小组。

各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明晰,人人都是书香校园的建设者与推广人。

二、阅读环境——“春风化雨润无声”(一)校园“书香”,流光溢彩1.校徽校训渗透“书香”。

理念先行,行动为基。

学校开办伊始,校徽的设计定为蓝绿主打色。

“绿色代表地,寓指老师;蓝色代表天,寓指学生。

”整个设计渗透了“天行健,地势坤”这一世人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学校制定的校训“诚勤博雅”同样寓意深远。

“诚”指诚以至善,“勤”指勤以修身,“博”指博以广志,“雅”指雅以远俗。

校徽标志常出现在学校的各种学习物品上,时刻告诉师生要实现至善、修身、广志、远俗的目标。

麓谷第二小学LOGO2.“文化”窗口,“书香”扑面。

校园宣传窗口主要借助硬件设施以文图方式展示。

如:学校利用传统节日为契机,在校园内开展学生、家长、老师书写对联活动,再张贴在文化墙上;教学楼前坪设有体现“梅兰竹菊”君子文化的镀铜展示墙;走廊上粘贴各年级推荐书目,让每一面墙都吐露文化芬芳;还有每月更新的“阅读推广”展板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能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阅读的无穷魅力。

“梅兰竹菊”君子文化展示墙3.厕所文化彰显“书香”。

以文明、整洁为主题,学生亲自绘制了个性鲜明的厕所文化图案,既彰显了学校书香校园的气息,又提升了学生节约环保意识。

学生设计的厕所文化墙图4.电子班牌展示“书香”。

我校在每个班级的走廊外墙设立了可视化电子班牌,电子班牌里面除了显示班级信息、校内新闻,还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名人故事,成为一个流动的电子藏书柜。

5.井盖画特色流淌“书香”。

漫步校园,地上一个个精美的讲述着传统故事的井盖画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从小处着手,让阅读与熏陶随时随地发生,使学生移步换景,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

井盖画“精卫填海”6.广播平台荡漾“书香”。

学校充分利用小鹿广播站,每周五的13:00-13:20开播“小鹿广播”“书香有约”,孩子们吟诵古诗文,推荐国内外优秀好书,谈读书心得、聊观影感受等等。

每天中午12:30-12:50校园之声播放《经典咏流传》《新学堂歌》等朗朗上口的歌曲,让校园传统文化如水般在孩子身边静静流淌。

7.校园诗社“书香”绽放。

雅鹿声声童诗社是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的一张文化名片。

诗社自成立起便在传承和诵读经典诗歌文化的同时,生动活泼地开展新时期的儿童诗创作与分享。

诗社成员在何如校长的"办一所安静的学校"办学思想的引领下,以诚勤博雅的校训为指导,张扬个性,敞亮心灵,大胆地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用诗的语言积极地讴歌劳动、讴歌自然、讴歌奉献……营造出了诗意的校园文化气息,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活力。

诗社及作品先后被《湖南教育》、《十几岁》杂志社等媒体做过专栏报道。

首部《雅鹿诗集100首》即将出版。

“雅鹿诗社”展示栏(二)班级“书香”,润泽童心为了进一步细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学校从多渠道多角度来打造书香文化。

1.书香之门大放异彩。

我校将每个班级的门打造成富有特色的书香之门,一张门传递一个故事,一张门渗透一种文化。

还通过老师、学生的各类书香作品装点,教学楼的每条走廊都成为了绽放书香的芳草地。

(散发着浓浓“书香”的走廊)2.文化之墙五彩斑斓。

班级黑板报以书香校园、阅读相伴为主题,师生们整体布局,穿插灵活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使版面美观大方、图文并茂,达到了很好的宣传展示效果;在班级风采栏上贴上孩子们制作的阅读手抄报、阅读卡、阅读小标语等等,丰富了书香班级的文化内涵;各班级还以“阅读好伙伴”“阅读之星”为主题进行评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附上孩子们阅读照片及主要事例或者读后感,在班级内形成你争我赶的阅读氛围。

班级的“书香展示”一角3.盆栽点点环境静雅。

围绕绿色书香班级的主题。

各班级组织学生从家里带来植物花草装点教室及走廊。

设立植物管理员,专门管理班级花草。

制作植物名片。

学生在欣赏花花草草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有关花草的奇闻趣事。

(富有书香气息的植物角)4.图书乐园其乐无穷。

学校的多功能班级图书角,设计了一排组合书柜,书柜边设计了可翻盖、舒适的阅读凳。

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坐下来静心阅读。

这是孩子们捐赠好图书、交换阅读的好地方。

每个学期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特点,每位学生自带2-3本书籍放在班级图书角,学校还会在各项活动中以书籍作为奖励,充实班级藏书量,现在每个班级藏书量至少达500多本。

每个班级设置了一位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班级图书柜摆放整齐,分类明确,学生阅读其乐无穷。

班级图书角(三)藏书丰富,随心所“享”我校图书馆内设有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三间,图书室藏书1.3万余册,汇集了国内外优秀绘本、儿童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等青少年读物等,生均图书量达30本以上。

每年我校还不断丰富图书馆藏书量和种类,让校园图书馆成为学生的心灵乐园。

为营造美好的阅读环境,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我校对图书馆通风、采光和照明进行了精心设计。

每一张书桌铺有典雅的桌布,摆上了清新的绿萝,温馨浪漫。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除了合理安排各班每周一次的图书馆阅读课程,图书室规定每周的一、三、五中午为自由开放时间。

现在学生基本上已经养成饭后到图书馆阅读或者借阅书籍的好习惯。

校园图书馆及阅览室一角三、课程设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使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更具特色,更成系统,学校把目光聚焦到儿童阅读课程的建构上来,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在书香校园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核心理念儿童阅读课程是学校推广、推进儿童有效阅读的的标准与体系,在儿童阅读课程这样一个立体系统当中,可以观照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体规划,可以专业打造学校教师队伍。

从而,把建构和推广阅读理念的种子播撒到教师心中、孩子心中。

(二)课程安排学校对课程进行改革,从课程设置上保证“阅读课堂”能够落实到位。

我们根据阅读课程开展的需要,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

除开设国家规定节数的语文课外,还开设了晨诵课、午读课、暮写课,以及图书馆阅览时段。

(学生晨诵“最美诗文”)每天的“晨诵”和“午读”、“暮写”为小课时,都为15分钟。

图书馆阅读时段为每周三次,学生进入学校图书馆阅读或者进行分享交流,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自主管理。

“暮写”安排在下午放学前,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简单的日记、读书体会或者写绘活动。

“小鹿影院”安排在每周四的上午,学生分年级观看由经典的国内外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由少先队辅导员及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电影海报设计、电影人物评述、故事模仿秀或者续编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电影旅程中,打造出麓谷二小独特的精神文化。

“小鹿影院”第三期(三)课程内容及评价阅读课堂,除了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变革,其实,要达到效果,根本途径还在于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我们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了系列主题研究活动。

1.选择经典书目,引导阅读行为。

全体语文教师广泛阅读儿童书籍,组织集体讨论,推荐出各类儿童阅读书籍目录。

在“全国书香百校联盟”的有关专家指导下,学校根据不同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分级阅读的方式综合整理制定出“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各年级阅读推荐书目”。

阅读书目共分12个阶段,每个阶段推荐必读书籍3-5本,选读书籍3-5本。

(学校个性化阅读书目展板)其中必读书目都是在学校图书馆中收藏,建议精读的书籍,旨在通过精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的自发自主性。

我们还在课程设置上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每天早自习,各年级都会集中吟诵《最美诗文》系列国学经典,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低年级补充了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经典诗文,中高年级班级坚持开展“每日一诗”的积累背诵活动。

学生们在琅琅的诵读与积累中,不仅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还吸收了民族文化的优秀智慧。

(课间教室内学生自由阅读)2.教授阅读方法,一课一得积淀。

我们通过教学大赛、主题研讨、专题辩课等活动,帮助教师们提高自身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引导从阅读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欣赏课等课型展开研究。

利用不同的阅读课型给孩子们以不同的指导。

如:在我校“青蓝杯”教师素养大赛中,呈现了三节优质的阅读指导研讨课。

何如老师的《有趣的问答歌》侧重阅读后的交流;李红玉老师的《嚓嘭》侧重书籍的推荐;陈鑫老师英文绘本阅读课《Top Cat》则重在与孩子们感悟文本,展示绘本阅读的戏剧教学范式。

(教师阅读教学研讨)3.制作学生阅读手册与阅读打卡本,进行阅读反馈与评价。

一是利用学生阅读手册,邀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阅读,及时追踪孩子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学生阅读手册,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的不同,提供课外阅读的专门指导。

二是为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各班级定期开展阅读打卡活动。

阅读打卡本详细记录学生的朗读内容或阅读内容、时间、书目标题及阅读感受(可以手绘等形式)及评价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