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A股上市公司年报高送转专题

2015A股上市公司年报高送转专题

2014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高送转专题
【原创研究】(2014-11-22 13:08:44)
2014年80%的股票涨幅与业绩增幅保持基本一致。

20%的特例已经区分出来。

此外,三高特征的高送转潜力股近期都是主力埋伏。

涨幅小于业绩增幅的都在补涨!从长期来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从短期来说,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内在价值包括2方面,第一是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收益。

第二方面就是未来现金流折现,也就是预期收益。

我们常常发现股价拐点以后的业绩报告也出现了拐点!之前的振芯科技、同力水泥、大康牧业、红旗连锁、万科A、东方财富、建研集团共同吸取的经验思考。

为什么有的股票可以涨300%,有的股票只能涨30%?根本原因在于业绩的增长幅度决定股票的涨幅。

我们把涨幅大于业绩的分析为价格弹性,但是价格弹性也是有一定区间。

我们的主要目标在于寻找潜力股,价值低估的股票。

也就是业绩增幅远远大于股票价格涨幅的股票,如同我们三季报分析的捡漏一样。

对于股票另一个内在价值的分析,就是我们寻找高送转的另一方面。

我们要警惕价格透支收益的股票,不是所有股票都可以涨300%,因此对于未来的业绩增长要做全方位的分析。

很多人不相信基本面业绩分析,可是如果你真的用心去学习了就不会说门外汉的话。

《聪明的投资者》是巴菲特的老师写的,里面最经典的第一句话就是20%方法+心态80%=成功,20%的方法需要知识的积累。

未来的业绩决定股票价格可以涨多高。

内含价值决定股票最低可以跌到哪里。

股票的价格就是围绕这2个价值进行的上下区间波动。

所以有的股票可以跌30%,有的股票可以跌80%。

有的股票可以涨300%,有的股票2014年只能涨30%。

我发现很多股票涨80%就不能涨了原因就是这里,因为达到了业绩极限的透支。

我发现很多股票发布年报预报就不涨了,因为业绩低于预期所以股价遇到天花板。

也许你曾经捉到牛股,拿不住的2点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顶在哪里,我们不知道洗盘的技术特征。

技术分析是我们攀登珠峰的拐杖,价值投资是我们攀登珠峰的体能。

本文章根据中小板002开头前三百只股票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从002001到002300。

本次研究报告的目的不是把自己当股神去根据基本面测算股价,而是对于已经发生的基本面和股价做出分析,告诉投资者远离天花板,寻找地板之下的机会。

今天的内容是围绕高送转的研究,高送转要明白四个字“送转配派”。

送股的直接要求是——未分配利润。

不仅要看绝对值,还要看相对值。

转股的直接要求是——资本公积金。

我们经常看到的10送10,或者10转10,10送5转5。

配股的直接理解就是——跟股民要钱。

市场行情好可以认购。

市场行情不好就会被股民用脚投票。

派息,就是给你钱。

对于投资者来说,高送转是有诱惑力的,同时也需要筛选出优质的股票。

如果今年高送转了,每股收益降低了。

那么明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不达标。

那么股价就难以填权。

所以我们看见2013年创业板很多股票送股之前很疯狂,因为预期和含权。

业绩做的好看。

但是2014年很多创业板的股票除权之后难以填权。

包括我们看见包钢股份和盛屯矿业的贴权运行。

但是湖北能源和金运激光等填权了。

如果你希望送股,就看未分配利润。

如果你希望转股,就看资本公积金。

如果你希望配股,就看公司差钱,每股现金流不足。

我没有写出来。

如果你希望派息,就看每股收益和未分配利润。

如果你希望填权,就看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和最近3-5年的周期性变化。

同时需要看同行业其他公司和上下游。

来确定公司下一年度的高成长性。

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本文我只选取了中小板前300只样本股作为分析,并不是帮你发财,而是给你参考思路。

内生价值最高的20只股票可以看出,内生价值与股票价格波动方向的一致性。

内生价值由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和每股收益共同构成。

价值投资理论就是寻找被埋没的低估品种: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同时内生增长动力十足。

每股净资产占价格比高的公司呈现非常不好的情况,净利润增长大部分缓慢或者负增长,资产利用率低下。

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我们现在是反过来计算每股净资产/股价,看看净资产对股价的贡献度。

所以市净率太低的公司需要谨慎。

相反,市盈率太高的公司需要谨慎。

冬天来了,净资产就是我们的保暖内衣,每股收益就是我们的羽绒服。

净利润增长率就是我们的帽子。

资本公积金看高送转潜力,填权机会在于增长潜力,不能稀释每股收益导致明年起不来。

中小板一共729家公司。

我的选择样本是前300家。

如果一个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占比已经很多了,利润还能够实现大幅增长,我把它叫做超级白马。

这些数据本来是10月应该研究的。

10月发布以来,很多公司的股价一个月增长30%以上。

每股收益这个研究结果很吓人。

如果你不是自己去分析永远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永远不会有这样的发现。

那就是每股收益占价格比例大的公司,他们的净利润是非常强劲的增长。

如同我上次对三季报分析发现券商最强劲一样。

前20家公司的排名只有2个家公司净利润负增长,他们的增长率不一定很高却十分稳健。

我们播种的时候不需要某些种子质量特别好,但是要求整体产出率平稳。

而不能今年丰产,明年大幅下降的不稳定。

对于大资金是特别重视的稳定,对于目光长远意志坚定的战略投资者十分重要。

Y=a1(1+b1X1)。

a1=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收益=内涵价值,b1=价格弹性,X1=股票的净利润增长率,b1X1=延伸(扩张)价值=股价涨幅,Y1=股票价格。

根据a1推测a2,2014年报内在价值。

根据b1推测b2,2014年报价格弹性。

根据X1推测X2,2014年报业绩预增和四季度情况。

a2的参考因素包括:本年度,3个季度情况。

过去3年运行情况,重要财务数据情况,同行业公司情况。

b2的参考因素包括:股票过往的价格弹性和区间均值。

X2的参考因素包括:行业平均值,三季报和年报预增。

求Y2=a2(1+b2*X2)。

重点是纠错,也就是根据股价和业绩表现,进行分类。

股价可以提前反应业绩,所以会透支业绩提前见顶。

股价可以提前反应业绩,所以会提前业绩大涨。

我的研究
目的是寻找普遍性80%和特殊性20%进行分类。

价格弹性b=股价涨幅/业绩增幅X,也就是说业绩每增长1%对股价涨幅的影响程度。

把股票当做普通商品,自行车一样。

内在价值a=制造自行车的成本。

bX=流通环节费用对成本上升和定价的影响。

Y=最终价格。

虽然股票是波动的,但是波动也有普遍性的规律,大部分股票的波动范围区间。

和这个股票自身的波动区间。

每一个季度对于股票就是每一个流通环节。

每一个事件都是那个季度发生的一件小事,造成对流通环节费用的上升或者下降。

今天上午研究的分析数据主要说明2点:第一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大部分股票的趋势。

第二,内在价值与净利润的增长率共同构成公司的股票价格。

今天下午,将会用数据给出2014年年报预增增长率与2014年A股公司涨幅关系高度吻合的关系。

不是中小板。

是1000家发布年报业绩预报的公司分析。

所以天花板是存在的,不要空想。

本文章仅作为价值投资的学习分析和思考,不作为个股推荐。

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