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白雪塑像(嘉兴市)许行①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②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
”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③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④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
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
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⑤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
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上初中三年级了。
他们越来越觉得这个小屋的负荷太重,快盛不下啦!⑥一张学生桌供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
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
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⑦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么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个毛病呢?⑧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⑨“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
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⑪“爸爸,你别出去了。
”元元阻拦爸爸。
⑫“不,爸爸有点事。
”⑬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
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
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⑭北方的冬天来得早。
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
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
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⑮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
安静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1)第②自然段中“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女人说这句话的原因是()A.丈夫沉迷于下棋,妻子在催促他快点离开。
B.提醒丈夫可以回家检查儿子的作业了。
C.儿子作业已写完,告诉丈夫可以回家休息了。
D.埋怨丈夫不该在儿子做作业时离开家。
(2)第⑤自然段中“这个小屋的负荷太重,快盛不下啦”,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了儿子,儿子的个头长得太大。
B.小屋里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C.一家人一住便是十几年,屋子已经显得有些老旧。
D.儿子没有安静的学习场所,父母也没有单独的休息空间。
(3)文章第①至③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场景:________;第④至⑬自然段以插叙的方式交代:________;最后第⑭至⑮自然段又描写了一个场景:________。
(4)第⑥自然段中提到儿子“苦恼”,爸爸也“苦恼”,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两个人的“苦恼”分别是指什么?①儿子的“苦恼”:________②爸爸的“苦恼”:________(5)本文很注重自然环境的描写,如第①自然段写了“夏夜”,第④①自然段又写了________。
这样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
(6)文中的哪个人物打动了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1)C(2)D(3)父亲在路灯下观棋;直到儿子写完作业方才回家父亲躲到外面的原因;父亲在风雪夜躲到外面被大雪覆盖成雕像。
(4)儿子因为父亲的咳嗽打乱了自己的思考,也为自己无法分担父亲的病痛而苦恼。
;父亲为自己不可避免地一天到晚总咳嗽,打乱儿子的思考而苦恼。
(5)北方的冬天;大雪对人物的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突出了父亲为儿子创造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
(6)略【解析】【分析】(1)、(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C;(2)D;(3)1、父亲在路灯下观棋 2、直到儿子写完作业方才回家父亲躲到外面的原因 3、父亲在风雪夜躲到外面被大雪覆盖成雕像。
(4)1、儿子因为父亲的咳嗽打乱了自己的思考,也为自己无法分担父亲的病痛而苦恼。
2、父亲为自己不可避免地一天到晚总咳嗽,打乱儿子的思考而苦恼。
(5)1、北方的冬天2、大雪对人物的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突出了父亲为儿子创造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
(6)略【点评】(1)、(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爱深深“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
”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
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
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
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
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
“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
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黏胶。
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
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自己做呢?比赛的日子到了。
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
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
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优美。
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下划线的词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
(2)当听到爸爸说不能给“我”买音箱时,“我”的心情怎样?(3)“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4)对“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胜利了。
B. “我”体会到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 “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写出你的想法。
【答案】(1)买一个音箱。
(2)很失落,感觉心要碎了。
(3)他们的爸爸从来不和他们一起做这些事,他们没有得到父亲的关心。
(4)B(5)喜欢。
因为这位父亲的爱表现在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及支持上。
【解析】【分析】(1)、(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我”想有一个音箱。
(2)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3)因为他们的爸爸从来不和他们一起做这些事,他们没有得到爸爸的关心。
(4)B;(5)喜欢。
因为这位父亲的爱表现在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及支持上。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董遇读书有三余董遇是古代弘农人。
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八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
”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
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
”“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倘若:________一字一板:________(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找出来。
(4)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答案】(1)如果,假如。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3)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
;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
;还有阴雨之天。
(4)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①如果,假如。
②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3)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
;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
;还有阴雨之天。
(4)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