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语文园地三(完美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语文园地三(完美版)
一句闽南方言谚语,道出南方与北方气候的差异。
作者用一系列动词 生动而准确地写出了爬 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作者凭借丰富的联 想和想象,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把燕子写得 有情有爱,富有情趣。
它们一只一只地打窝旁飞过去, 向窝里张望着,在窝前扑棱着翅膀。 这时女主人的小脸正探出门外,说不 定它们在吻着这位幸福的女主人呢!
…………………………词…句…段…运…用……………………………… ……
①运用比喻和拟人 的修辞手法,将蝈蝈 “神气”的外形特征描 绘得细致入微。
XX年XX月XX日 星期五 晴 我天天给它喂食,它悠闲地在笼子里看外面的风 景,有时蹬蹬漂亮的长腿,有时轻舞长鞭一样的触须 ,可奇怪的是,它从来没有振翅放歌过。 “莫非它是一只徒有威武外表的哑巴将军?”我 失望地想。邻居宋婆婆让我喂辣椒试试,她说:“最 好是尖头辣椒,保准很灵的。”我央求妈妈到市场里 买回几只尖头辣椒,剖开一只放进笼子里。蝈蝈一见 辣椒,就挥舞起钳子大口大口啃咬起来,吃得津津有 味。② “咦,它怎么就不怕辣呢? ”我怎么也想不通 。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
住宅。
••
第一句没有“最多”一词,说明隧道是正好九寸深,不多不 少。看似确定,实则不准确、不严谨,因为作者并未对此进行准 确的测量,只是估计的。
第二句中有“最多”一词,说明这是作者的估计,看似不够 准确,却恰恰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的态度。“最多”写出了蟋 蟀的巢穴最深是九寸深,最宽是一指宽,用词更准确。
③这段话写出了“我” 听到蝈蝈叫声时的兴 奋状态。
名师点评
小作者对蝈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并运用比喻和 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蝈蝈的外形特征、吃辣椒时的情状描 绘得惟妙惟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交…流……平…台……………………………… ……
交流内容
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课外阅 读,与同学交流观察的方法和生动准 确的表达。
A组 我们组从用眼卫生方面总结了影响视力的三条原因。
(1)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会明显影响视力。 (2)乘车看书、躺在床上看书、伏案歪头阅读等近距离 的用眼姿势也会影响视力。 (3)长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等也会造成视力 下降。
B组 我们组从用眼习惯方面总结了保护视力的三条建议。
(1)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遵守“三个一”,即“眼离书 本一尺远,胸离书本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保护视力还要做到“五不”:不在昏暗光线及直射的 阳光下看书;不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读字号小、字行 密、字迹不清的书本;不用浅色的铅笔芯或圆珠笔芯;不 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或手机等。 (3)每次专注用眼的时间最好控制在45~50分钟,10~15 分钟后再继续。
交际范例
同学们,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平时 生活中,读书认字、看图赏画、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 睛,眼睛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但它又是很脆弱的,容 易受到伤害。平时你们会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吗? 下 面,请大家先了解一下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然后分组 讨论,就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视力的 建议。讨论时要注意两点:1. 注意说话的音量,避免干 扰其他小组。2. 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如果想法接近, 可以先表示认同,再继续补充。
C组 我们组补充三条保护视力的建议。
(1)坚持做眼保健操,放松眼部肌肉。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3)定期检查视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习作
写观察日记
买蝈蝈 神气的 “大将军” 看蝈蝈
清脆、欢乐蝈蝈的歌声
第一则
第三则
观察日记三则
第二则
哑巴将军 哑巴将军 喂辣椒
蝈蝈吃辣椒津津有味
…………………………日…积……月…累………………………………
……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立了秋,把扇丢。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 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 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 的趋向。
立秋后天气转凉,用 不着扇扇子了。立秋:每 年8月7、8或9日,是农历 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
◎二八月,乱穿衣。
农历的二月和八月气 温不稳定,忽冷忽热,人 们穿衣有薄有厚,不尽相 同。
语文园地三
RJ 四年级上
口语交际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本次口语交际是根据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分组讨论、分析影响视力的原因,并提出保护视 力的建议。
讨论、分析影 响视力的原因, 提出保护视力 的建议
交际指导
全班分为若干组
了解组内视力情况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影响视力的原因
组内讨论如何保护视 力
小组汇报,提出 保护视力的建议
本次习作要求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主要是记 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下观察方法、过程和当时的想法、心情。
观察日记三则
XX年XX月XX日 星期二 晴 中午,我正昏昏欲睡呢,忽然听到了由远而 近的叫卖蝈蝈的声音。我循声追出去,原来是一 位老伯在卖蝈蝈。于是,我便挑选了一只带回了 家。我仔细观察这只蝈蝈,它可真像个神气的“ 大将军”啊!它穿着一身翠绿色的盔甲,肚子很 大,腿儿很长,鼓鼓的大眼睛像两颗透亮的宝石 ,头顶上那两根长长的触须一动一动的,英气十 足。①它那钳子一样的牙齿,利落地啃咬着我放 进笼里去的一串毛豆,豆子没多久就被啃光了。
②小作者把蝈蝈 吃辣椒的情形描绘 得惟妙惟肖,“挥 舞”“啃咬”“津 津有味”等词语的 使用贴切而准确。
XX年XX月XX日 星期六 晴 天还未亮,我就被一阵阵清脆、欢乐的 叫声唤醒了。啊,这是蝈蝈的歌声,是我的 蝈蝈将军在唱歌!这歌声确确实实就是从窗 台那里传来的!“太棒了,你是了不起的蝈 蝈将军!”我向它竖起大拇指。③
交流展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 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 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作者不但观察细致, 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只有进行细致的观 察,才能写得准确。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 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 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雄燕子不时给雌燕子衔一些小 虫来,还不停地唱歌,欢天喜地、 叽叽喳喳地说着贺词。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 看,还要用耳朵听。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还要用心去感受。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 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 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 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紧贴在墙上。
◎夏雨少,秋霜早。
夏天雨量少的话,秋 天霜期就会提早到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一次次冷空气南下,常常造成 一次次降雨,并使当地的温度一次次降低。十场秋雨后, 天气已经比较寒冷,秋天即将走到尽头,冬天也就要来临, 人们就要穿上棉衣防寒了。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狗鼠鸟猪马鱼牛虎
窝 洞 巢 圈 塘 厩(jiù) 穴 棚
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
第一句没有“逐渐”二字,说明细丝和小圆片是一下子变成 灰色的,描述不准确。
第二句“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 的,描述非常准确、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