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工艺与装备

钻井工艺与装备

完井施工 钻井施工 6、一次开钻 12、完井电测 7、二次开钻 13、下套管固井 8、钻进 9、起钻 10、换钻头 11、下钻 钻井就是利用钻机设备 及破岩工具破碎地层形成井 筒的工艺过程,目地是进行 地质评价、发现油气藏、开 发油气藏。施工工序:钻进 →洗井 →接单根 →起下钻 →完钻。
固井就是向井内下入一 定尺寸的套管串,并在其周 围注入水泥浆,把套管固定 的井壁上,避免井壁坍塌。 施工工序:下套管至预定深 度→装水泥头、循环泥浆、 接地面管线→打隔离液→注 水泥→顶胶塞→替泥浆→碰 压→注水泥结束、候凝。
除砂、除泥器的选择
选用除砂器和除泥器时必须参考钻井泵的最大排量,以 期达到匹配合理。无论是除砂器还是除泥器,都要保证能够 全部处理钻井过程中的最大钻井液排量。除砂器、除泥器的 钻井液处理理为: Q Q 125%
二.
钻机类型及组成

组成:石油钻机主要由动力机、 传动机、工作机及辅助设备组成。一 般有八大系统(起升系统、旋转系统、 钻井液循环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 统、动力驱动系统、钻机底座、钻机 辅助设备系统),具备起下钻能力、
旋转钻进能力、循环洗井能力。

类型:根据钻井深度分为浅井钻
机、中深井钻机、深井钻机,根据驱
链轮 输入轴
牙嵌式 离合器
猫头轴
滚筒
气囊式 离合器
链条
离合器
轴承
辅助刹 车
滚筒
猫头轴
冷却风机
气控排档 箱
电磁刹车
刹车鼓
刹车气缸
离合器排档杆
四.
钻井泵结构及原理
钻井泵多为卧式三缸单作用往复式活塞泵,由 动力端总成、液力端总成和各部位的润滑系统及 冷却系统组成。由动力机带动泵的曲轴回转﹐曲
轴通过十字头再带动活塞或柱塞在泵缸中做往复
动方式分为机械驱动钻机、电驱动钻
机,根据搬迁方式分为撬装钻机和车 装钻机。
机械驱动钻机类型及特点
类型:机械驱动钻机是指以柴油机为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链条、 齿轮、三角胶带等不同组合的传动形式所驱动的钻机,主要包括齿轮
传动、胶带传动和链条传动三种形式,具有制造方便成本低的特点。
现状:目前机械驱动石油钻机主要为链条钻机,采用链条作为主传
运动。在吸入和排出阀的交替作用下﹐实现压送 与循环冲洗液的目的。
钻井泵工作原理
动力端通过皮带(或链条、万向轴)带动泵的主轴旋转,再通 过曲柄连杆机构使活塞向右移动,缸内形成负压,上水池内的液体 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顶开吸入阀进入缸内,直到活塞移到最右边位 臵完成吸入过程。活塞开始向左移动,缸内液体受到活塞的挤压而 压力升高,吸入阀被关闭,排出阀被顶开,液体被活塞推出排出阀 经排出管进入高压管汇,完成排出过程。
米左右。 技术套管:用于封隔用泥浆难以控制的复杂地
层;无法堵塞的严重漏失层;非目的层的油气
层;压力相差悬殊油、气、水层等。 油层套管:用于以把不同压力和不同性质的油、
二开钻 进 (技术 套管)
气、水层分割开来,建立一条油、气流至地面的
三开钻 进 (油层 套管)
通道,保证能长期生产,满足合理开采油、气和 增产措施的要求。油层套管的下深根据目的层的 深度和不同的完井方法而定。
均衡椭圆筛: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筛型,筛箱上各点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有椭圆的运动轨迹的长轴和短轴相同, 抛掷角的大小和方向完全一致。均衡椭圆筛结合了圆型振动 筛和直线振动筛的基本优点,均衡椭圆筛的处理量较直线筛 大20-30%,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钻井液振动筛,代表着当今钻 井液振动筛的发展方向。
动副,2~4台柴油机 —变矩器驱动机组,用多排小节距套筒滚子链条
并车,统一驱动各工作机组,一般仍用胶带传动钻井泵。
大庆130钻机传动示意图
猫头轴 输入轴 1#联动机 2#联动机
滚筒轴
3#联动机
转盘
2#钻井泵
辅助刹车
空压机
离合器
1#钻井泵
电驱动钻机类型及特点

类型:电驱动钻机包括直流电机驱动和交流变频电机驱动两种形式。
振动筛的结构示意图
振动筛主要通过电机带动激振器旋转,产生周期变化的惯性力,钻 井液固相颗粒进入筛面,在筛面上做抛掷运动,将大小不等的固相颗粒 分类去除。振动筛的分离颗径和处理量是振动筛选配的重要因素。
振动筛的选择
振动筛的技术水平主要反映在处理能力(处理量和分离粒度)、工 作的稳定性.寿命的长短和操作的灵活性几个方面。振动筛的处理能力 与振动筛的结构、运动轨迹、振动频率、振动强度、筛网面积和筛网的 粗细有关。为了使振动筛与钻机匹配,就必须考虑钻井泵的最大排量及 钻进中产生的钻屑量,即: Q筛≥Q泵+Q屑 式中:Q筛 ——振动筛处理量,L/s; Q泵——钻井泵最大排量,L/s; Q屑——钻进中的钻屑量,L/s。 通常根据筛框的运动轨迹将振动筛分为圆筛、普通椭圆筛、直线筛、 均衡椭圆筛四大类。
方法:常用的有稀释法、替代法、机械方法、化学方法等四种。机械方法 是通过机械设备利用筛分、离心分离、重力分离等原理,将钻井液中的 固相成分按颗粒、密度大小不同而分离开,以达到控制固相的目的。
钻井液固控系统发展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 以前,并不使用机械装臵来净化钻井液,到 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采用钻井液振动 筛、离心机来清除钻井液中的岩屑。60年代 以后,国外油田开始采用4英寸除泥旋流分离 器,六十年代中期,细目钻井液振动筛得到 使用。70年代以后,超细目振动筛得到使用。 80年代以后,钻井液固相控制从采用两级处 理发展成为三级、四级、五级处理。 钻井中钻井液的循环程序:钻井液罐 经泵→ 地面管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钻柱内 →钻头→钻柱外环形空间→井口、泥浆(钻井 液)槽→钻井液净化设备→钻井液罐。
五.
离心泵结构及原理
离心泵就是通过旋转叶轮的动能产生流量,使液体流动。离心泵的基
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
填料函。离心泵的效率取决于该叶轮的性能。离心泵与活塞泵相比,具 有转速高,体积小,流量大,结构简单的特点;但泵压相对较低等,液 体粘度对泵性能影响大,只能用于粘度近似于水的液体。
除气器的工作原理
除气器用来清除气侵钻井液中的气体,保证 钻井液性能相对稳定,保证旋流器能正常工作。 除气器分为两大类:常压式和真空式。常压式除 气器利用离心机抽吸气侵泥浆,借助离心力使泥 浆在其喷射罐内喷射、撞击内壁,使气体释放出 去。真空除气器利用真空泵的抽吸作用,在真空 罐内形成负压,钻井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 吸入管进入空心轴,再由空心轴四周的伞片总成, 呈喷射状甩向罐壁,在碰撞、真空及气泡分离器 的作用,浸入钻井液中的气泡破碎,气体逸出, 通过真空泵抽出并排往安全地带。
钻井泵结构图
钻井泵工作示意图
空气包 输出管 拉杆 泵头 十字头 活塞杆 被动轴 输入管
连杆
曲轴
传动轴
连杆
转盘结构图
大方瓦 方补心 转盘是用 来承托管柱重 量,提供扭矩 和转速。转盘 实质上相当于 一个特殊结构 的角传动减速 器,主要由箱 体、转台、主 轴承、副轴承、 齿圈、 输入轴 总成、锁紧装 臵、方瓦、箱 盖等部分组成。
钻井工艺与装备
东北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系 高胜

一. 二. 三.

钻井工艺基本知识 钻机类型及组成 绞车结构及原理
四.
五. 六.
钻井泵结构及原理
离心泵结构及原理 钻井液固控系统及机具
一.
钻井施工基本知识
石油钻井:是指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在预先选
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或一侧钻出一定直径的孔眼,
一直达到地下油气层的工作。 钻井方法的发展:(1)人工掘井:1521年之前。 (2)人力冲击钻:1521~1835年,是靠人力、捞 砂筒、特殊钻头、悬绳、游梁等来完成的。3)机械
离心泵结构示意图
六.
钻井液固控系统及机具
概念:钻井液固相控制就是要清除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保存有用固相, 以满足钻井工艺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钻井液固相控制系统就是所有用 于钻井液固相控制设备的总称。 作用:防止油气通道堵塞、破坏,降低钻井扭矩和摩阻,降低环空抽吸的 压力波动,提高钻井速度,延长钻头寿命,减轻设备的磨损等。
钻井液 出口 井口 防 溢管
导管:用于将钻井液引到固控设备上,深度
一般为10米以内。一般在钻前准备时完成。 表层套管:其作用是封隔地表部分的易塌、易 漏地层和水层,安装第二次开钻的井口装置, 控制井喷。其下入深度,根据地表部分松软的
井口防 喷器 注水泥 施工 一开钻 进 (表层 套管)
易塌、易漏地层和水层的深度而定。一般在100
大钩结构及工作原理
大钩是起升钻具的重要设备,由 钩身、杆、筒体、提环、止推轴承 及弹簧组成,钩身能转动,钩口和 侧钩有闭锁装置,大钩有缓冲减振 功能。大钩与游车结合成一体,称
为游钩,是目前使用的主要形成。
游车、天车结构及工作原理
天车是安装在井架顶部的定滑轮组,游车是在井架内部上下作往复运
动的动滑轮组,主要由滑轮、滑轮轴、轴承、轴承座及支架组成。
水平轴
锁销
主轴承
小伞齿轮
防跳轴承
大伞齿轮
水龙头结构及工作原理
水龙头通过提环挂在大钩上,上部通 过鹅颈管与水龙带相连,下部接方钻杆,
连接下井钻具。水龙头主要由鹅颈管、
冲管总成、中心管、壳体、提环和主轴 承等组成,主要功用悬持旋转着的钻杆
柱,承受大部分以至全部钻具重量;向
转动着的钻具内输送高压钻井液。
顿钻(冲钻):1859~1901年,靠机械冲击作用
破岩,破岩和清岩相间进行。(4)旋转钻:1901 年发展起来的,旋转钻井是靠动力带动钻头旋转,
在旋转的过程中对井底岩石进行破碎,同时循环钻
井液以清洁井底的钻井方法。旋转钻井又分为转盘 钻井、井下动力钻具钻井、顶部驱动旋转钻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