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鑫辉钢铁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文件编号:HG2013—110加热炉操作规程编写:叶广林审核:许东俤批准:陈春太发布日期:2013年8月1日实施日期:2013年8月30日HG-GT加热炉性能参数1.1炉体炉子用途:钢坯加热;炉型特征:双面加热,空气换热,三段推钢式连续加热炉;装出料方式:端进侧出,单排料;炉子设计加热能力: 50t/h;坯料规格: 150×150×3000mm;加热钢种:普碳钢,低合金钢;钢坯出炉温度:≥1080℃;炉子有效长:30米;炉膛宽: 4.488米;加热用燃料及热值:发生炉热荒煤气;热值5000~5600KJ/Nm3;设计吨钢耗能:1.55GJ/ t;空气预热温度; 450℃以上;换热器安装在炉外地下烟道内;煤气嘴前温度:400~500℃、压力:1.2—2.5kpa;钢坯氧化烧损率:≤1.5%炉底管冷却方式: 汽化冷却,自然循环,工作压力0.35-0.5Mpa;烟气排放:加热炉选用低硫煤产生的发生炉热荒煤气,烟气排放林格曼黑度和含尘浓度均符合国家GB907-196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地区标准的规定。
1.2汽化冷却设施加热炉炉底管采用汽化冷却方式。
额定蒸汽压力0.8Mpa,工作温度174℃,炉底管包扎完好状态下热负荷2000KW,蒸汽量2000 m3/ h。
汽包上设有安全阀两个,设定开启压力分别为0.884及0.9 Mpa。
汽化冷却系统给水量3.5t/h,给水压力1.2 Mpa,给水品质符合《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
另设有压力调节阀,水位调节阀,软水装置有水箱,水泵,排污扩容器等。
1.3热工检测系统:本系统对炉子进行热工检测和汽化冷却过程检测。
主要检测显示项目:A.检测项目三点(均热、加热、预热段)炉温检测显示烟气排放温度(烟道内换热器前后)的检测、显示空气总管压力显示主汽包压力检测、显示主汽包水位检测、显示给水压力检测、显示蒸汽压力检测、显示B.安全报警项目主汽包水位过低、过高报警主汽包压力过高报警2.加热炉操作2.1 点火准备2.1.1 清理炉膛内各种杂物,检查水梁上是否有残余物件,如有应及时清除。
2.1.2 确认各种管路的阀门均启闭灵活,仪表系统正常。
2.1.3 通知锅炉房、电工班、钳工班做好生产准备。
2.1.4 给汽化冷却系统上水并确认水位至正常。
2.1.5 检查烟道完好,全开烟道闸门。
2.1.6 复查热工仪表,电器设备、供风系统,汽化冷却系统,水冷系统均无问题,方可点火操作。
2.2 点火操作2.2.1用蒸汽或氮气吹扫煤气管道约30分钟。
2.2.2点火前应打开鼓风机,强制通风10-15min。
以吹扫炉膛内的残余气体。
2.2.3送气前应先点明火,待火燃旺后,再送煤气进行点燃并根据燃烧情况调节风量。
2.2.4汽化冷却系统在此升温条件下自然循环,应打开分汽缸及管道上的疏水装置,防止出现水冲击现象损坏管道。
2.2.5升温过程中应保证压力表,水位计灵敏可靠,并要进行冲洗校对。
2.2.6炉温低于600℃时,升温速度为10~50℃/h。
严禁快速升温,高于600℃时升温速度可以按100~200℃/h。
2.2.7 点火完成后,应经常检查烧嘴,风机、煤气、蒸汽管线等各处情况。
2.3 供风系统操作2.3.1 在开动风机前应检查风机电气系统及进风阀是否完好,正常后方可启动。
2.3.2 启动风机时,先点动主电动机,使风机作瞬间转动,确认各转动件与静止件无摩擦,无杂音,才能正式启动电机。
电机启动后,正常运转时再逐渐打开进风调节阀。
2.3.3 在停炉时应继续向预热器送风,并打开放散阀,•严禁预热器在无风下运行。
2.3.4 当突然停电,风机停止送风时,应迅速打开进料炉门,进入大量冷空气以降低烟道和预热器前的烟气温度,以免将预热器烧坏。
2.4停炉操作2.4.1停炉时应先通知煤气发生炉操作工,做好停炉准备工作,降低风机频率。
2.4.2停炉时关闭发生炉煤气(按有关规程停炉),向煤气管道内通入蒸汽吹扫。
2.4.3吹扫约30分钟后,打开热风放散阀门,并适当减小风量。
2.4.4停炉后,鼓风机要继续运转,以防漏出煤气窜入空气通道。
2.4.5炉温高于850℃时,降温速度为•100~200℃/h,850℃以下降温速度为10~30℃/h。
降至400℃以下关闭全部烧嘴,•顺序为先关闭下加热段烧嘴,后关闭均热段烧嘴,逐步全关烧嘴阀。
但风阀仍开并逐步减少风量,使炉温降至300℃以下,停止向烧嘴送风并停风机。
2.4.6停风机后可关闭风管上的阀门,同时通知生产调度。
2.5 烘炉2.5.1 新炉烘炉前要对全炉施工质量仔细检查。
按烘炉曲线烘炉。
2.5.2 烘炉时要将炉门微启,打开烟道闸门,使炉内潮湿水汽跑掉。
2.5.3 通知仪表工启动仪表。
2.5.4 烘炉时,按均热段炉顶温度为准,严格按烘炉曲线控制温度与时间,•严禁快速升降温。
大、中修参考烘炉曲线见图一。
注:大中修炉子,由于筑炉材料各异,也可根据供料厂家提供的烘炉曲线进行烘炉。
2.6 温度控制2.6.1 严格执行有关升温曲线。
2.6.2 正常生产时各段炉温控制范围见表一。
各段炉温表(表一)2.6.3 炉膛内最高温度不超过•1300℃。
2.6.4 炉尾温度不得大于750℃。
2.6.5 预热器前烟气温度不得大于700℃。
2.6.6热风温度在250~450℃。
2.6.7当轧线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调整降低炉温。
待轧降温数据见表二。
待轧降温表2.6.8 当保温待轧时间较长,应在开轧前按升温速度要求打开各段烧咀升温。
2.7 炉压与炉内气氛的控制2.7.1 炉压控制以调节风量为主,同时参考空气和煤气流量。
2.7.2 要求炉内处于零压或微正压状态,炉压控制在1-25Pa。
以炉门处不吸冷风为准(用纸条可以测试)。
2.7.3 炉内气氛应保持中性或微还原性气氛,火焰颜色为黄白色.2.7.4 加热工作应做到“三勤”,确保钢坯温度均匀。
“三勤”为勤观察:观察烧嘴是否堵塞,火焰是否明亮,炉温炉压是否正常,烟囱是否冒黑烟,炉内钢坯运行是否正常;勤调整:根据轧制快慢调整烧嘴、风量;勤联系:勤与3CS、汽化、仪表、出钢、装炉人员联系,随时调节炉内温度。
2.8 过热过烧钢坯的处理方法2.8.1 当钢坯加热出现“过热”事故时,必须停止轧钢,把过热钢坯出炉并吊至指定地点,待其自然冷却后,重新组批回炉。
2.8.2 当发生“过烧”事故时,过烧钢坯按废钢处理。
3.汽化冷却操作3.1 运行前的准备3.1.1 详细检查汽包内部构件,清除沉淀物,盖紧人孔盖.3.1.2 检查循环系统设备、阀门及管路是否完好,仪表、电气联锁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3.1.3运行前必须进行一次管道系统排污。
3.1.4运行前必须经作业长或看火工通知方可准备运行。
3.2 运行操作3.2.1 给汽包上水到规定水位,通知加热炉点火、升温。
3.2.2当汽包压力升到0.2MPa以上应冲洗水位计。
3.2.3待汽包压力升到规定工作压力P≥0.3.MPa后,才能向外供汽。
3.2.4 每班至少进行二次排污,排污前要进行化验,以确定排污时间,排污后再化验,保证炉水碱度符合标准。
在保证炉水碱度标准的前提下,排污水量少些为好,以减少软水及热量损耗。
3.2.5 每半年进行一次汽包检查、清洗。
3.2.6 运行期间,禁止对压力管件进行焊补、敲击、拆装。
2.2.7 安全阀门每星期应手动排气一次,防止结构失灵。
3.2.8 •控制汽包水位在规定水位±100mm之间,严防漏水和缺水。
3.2.9 每班进行1~2次冲洗水位计,每次冲洗1~2分钟,以防水位计堵塞造成假水位。
3.2.10 每天白班至少化验炉水两次,保证炉水指标符合锅炉炉水标准。
3.2.11 •运行中应随时与看火工联系,对炉内受热管道进行监视。
3.2.12 加热炉停火后,停止向外供汽,尽可能保持正常运行汽压。
3.2.13 每周要进行一次柴油发电机试运行,每次运行20~30分钟。
负责柴油发电机的加油、加水。
3.3 事故处理3.3.1 汽包满水时,停止给水并打开排污阀排水至正常水位,关闭排污阀,恢复正常操作。
3.3.2 水位计无水位,打开冲洗阀放出的是蒸汽,表示汽包缺水,应分清情况进行处理:3.3.2.1先打开排污阀,观察汽包内是否有水。
3.3.2.2如汽包内有水,则进一步观察蒸汽压力,如压力正常,应及时上水;如压力过高,则先放散蒸汽,直至压力正常后再上水。
3.3.2.3如汽包内无水,则说明系统处于危险状态,首先立即通知看火工尽快降低炉温,然后检查蒸汽压力。
如压力正常时,可逐渐少量上水,同时观察蒸汽压力的变化,如压力不上升或下降,可继续上水;如压力急剧上升,则停止上水、立即打开排汽阀,并通知看火工紧急停炉。
检查时如发现蒸汽压力过高,应先放散至正常压力,再试验性少量上水,并进一步观察全系统压力、声音、蒸汽泄漏等情况。
如情况正常可继续上水,并逐渐增加上水量直至水位正常;如情况不正常,有爆炸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上水打开放散阀,离开危险区域,并紧急报告有关领导采取应急措施。
3.3.3 当汽化冷却系统的上升、下降管道发生破裂或漏水、漏汽时,应加强给水,•维持汽包水位,保持正常循环。
通知加热炉看火工迅速降低炉温,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组织人员抢修,尽量缩小事故范围。
3.3.4 当汽包无法给水,水位下降且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应立即通知看火工紧急停炉。
3.3.5 如汽包压力大于工作压力时,可打开放散阀进行缓慢放散,以降低系统压力。
3.3.6 •严禁在运行过程中敲击汽包的受压部位及进行检修。
3.3.7 冬季气温达0℃以下时,若停炉在72小时以上,•应将汽包及整个管道的水排净。
3.3.8 汽水共腾,•发现汽包水位忽高忽低,或看不清水位,应马上加大给水量,同时加大排污,直到水位正常后,•恢复正常运行。
3.4事故紧急停炉3.4.1突然停电:应尽快放散煤气,同时通知电工启动备用电源。
3.4.2打开蒸汽吹扫煤气管道。
3.4.3严密监视汽包水位、压力是否正常,停止排污,同时逐步减少直至停止向外供汽。
3.4.4来电后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按点火程序重新点炉操作。
3.4.5遇到其它事故,经处理无效时,应尽可能保证汽包或炉内水管有水,并且及时通知看火工立即停炉,同时报告有关领导。
3.5计划停炉3.5.1 执行加热炉停炉操作程序。
3.5.2计划停炉时要与煤气炉联系,确定吹扫煤气管路具体时间,在吹扫前蒸汽压力要达到0.3MPa以上,确保吹扫需要。
3.5.3 降温过程中尽可能维持汽包工作压力或降压尽可能慢,直至炉温降止300℃以下方可停循环泵。
3.6.异常情况处理:汽化冷却装置的事故,一部分由加热炉的事故引起,而另一部分则由装置本身的事故造成。
前者主要有炉顶脱落、钢坯掉道、严重粘连、水冷部件的工业水突然停水和煤气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