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诗歌四首 ppt课件
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 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
“满”。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 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 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暗”。“暗”有隐隐约约、断断续 续之意,一方面表达喧嚣过后宁静的 夜晚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 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谁家”, 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 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 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 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
时。
——《胡旋女》
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 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 情?
——高雅闲适、超凡脱俗、 宁静淡泊的性情
诗歌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 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 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 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 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 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 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竹 里 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作者简介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 摩诘,号摩诘居士,崇信佛教。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 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 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 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 诚奉佛,后人称之为“诗佛”。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渲染出 怎样的意境?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 风竹,卜居必林泉。 ——杜甫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 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 林赏,端居无俗情。——朱熹
——幽静、雅致
宴会 、烹饪 、饮酒、伶人及其表演、杂
耍、摔跤、幻术、 驯兽表演、舞蹈、戏
剧、傀儡戏、说书、打猎、蹴鞠、马球、
斗鸡、围棋、投壶……
—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
语。
——《琵琶行》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
杯。
——《将进酒》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公元735年)李白游洛城(洛阳) 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 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 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 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 思念眷恋之情。
方法:抓物象——《折柳曲》和 诗眼“故园情”。
……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 之说?为什么? “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 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 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 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 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 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 柳”是本诗的关键。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 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诗人客居洛阳 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诗歌前两句描写笛声随风传遍洛阳城, 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 “闻”字,抒写自己闻笛感受,合理运 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真挚直率而有余韵, 令人回味无穷。
“意象”与“意境”
意 象 : “ 意 ” 是 指 作 者 的 思 想 感 情 , “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 想感情的具体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