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种子发芽
B.电磁运动
C.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
D.春风中飘荡的雨滴
2.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3、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A、1.2 m/s
B、24 m/s
C、36 km/s
D、48 dm/s
4.如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以加油机自己为参照物
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
C.以地面为参照物
D.三种说法都不对
5. 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
6.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18.77cm B.18.76cm C.18.78cm D.18.89cm
7、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8.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2m/s
B.5m/s
C.4.8m/s
D.4.5m/s
9、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10.有5把刻度尺:①零刻度线一端已磨损的刻度尺;②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刻度尺;③分度值不是毫米的刻度尺;
④比被测长度短的刻度尺;⑤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这些刻度尺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⑤C.③和④D.5把刻度尺都不行
11.李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的路程是2 m,第2 s内通过的路程是3 m,第3 s内通过的路程是4 m,则()
A.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C. 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D. 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12.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B.通过30 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
C.第6 s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
二、填空题
13.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记错了,错误的一组数据是________cm,则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cm.
14、篮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5.南澳大桥起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莱芜围,终于南澳长山尾苦路坪,接环岛公路.全路线长约11.08公里,其中桥梁全长9341米,连接线全长1739米.全线采用设计为二级公路标准.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2,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m/s,车辆如果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要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为参照物.
16、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

17、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s,则小明的速度为m/s。

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s。

18、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m/s。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0、实验题目: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运行_________,如图所示:
B.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_________测出小车到斜面底端金属片的长度,即通过的路程;
C.用_________测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金属片所用的时间;
D.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测出路程和时问;
E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测出路程和时间,把上述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F.根据测出的s、t,用_________算出小车通过斜面AC、AB、BC的平均速度。

G.第1次实验的平均速度与第2次实验平均速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 (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
21.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
(1)D92次列车从南昌站到上海南站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D92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2.小明家离学校2 km,他以5 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 min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 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

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则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习题
一、选择题
1-5、DCABD 6-10、DBAAB 11-12、CD
二、填空题
13、17.28 17.82
14、运动
15、16.7 0.18 汽车
16、船运动
17、5 50
18、变速0.125
三、实验探究题
19、(1)时间便于测量时间(2)大大(3)0.25
20、刻度尺停表缓慢刻度尺停表v=s/t 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大
四、计算题
21、(1)315min (2)160km/h
22、(1)5min (2)1.72k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