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危重症护理学PBL

急危重症护理学PBL


①开始时机:越早越好,争取在最初5分钟。最好 <1h ②降温方法:头部重点降温;先药物降温,后物理降
温。先撤物理降温、后撤药物降温。冰帽、冰水鼻 腔灌注、冷电解质液直接颈动脉灌注、腹腔冷灌注
最常用方法:半导体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如卡 肌宁、氯丙嗪)+呼吸机辅助治疗
③降温深度:颅脑温28℃ ,体温34ºC-36ºC ④维持时间:34ºC-36ºC的亚低温至少维持1-2h才能达
• (2)、心电、血压检测:
• ①注意检测脉搏、心率和心律,及时识别心律失 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因引起 心搏骤停的最常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 缺血,因此,应尽早描记12导联心电图,注意 发现是否有急性心梗(AMI)、左束支传导阻滞 及电解质紊乱存在。一旦发生,应给予相应的处 理,如果高度怀疑AMI,即使没有ST段抬高,亦 应做好进行PCI等再灌注治疗的准备。
(一)维持有效循环功能 (二)维持呼吸
(三)脑复苏
(四)防治急性肾衰竭
(五)其他
(一)维持有效循环功能
自主循环恢复后(ROSC),往往伴有血 压不稳定或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或者过多、 周围血管阻力增加或者降低、心功能衰竭、 心率过快或者过慢引起灌注不足以及急性肺 水肿等临床问题。
(1)、建立或者维持静脉通路:如果尚未 建立静脉通路或应用紧急骨内通路,应建立 静脉通路,或保证已插入静脉导管的位置适 合和通畅。
急危重症护理学PBL
案例:
患者男性,70岁,晨起在公园活动时突感心前 区剧烈疼痛,随后晕倒在地,大动脉搏动消失 。
5.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措施是什么?
大部分死亡发生在心搏骤停后24小时之内。 一旦心搏骤停患者出现自主循环恢复后,立即开 始心搏骤停后综合治疗,有助于防止再次发生心 搏骤停,提高入院后长期生存的机会。主要救治 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与神经系统的功 能,特别是脑灌注,及时提供低温治疗和经皮冠 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若注射呋塞米后仍然无
尿或少尿,则提示急性肾衰竭。此时应按急性肾衰竭处理

• (五)其他

及时发现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继
发感染。对于肠鸣音消失和机械通气伴有意识障碍患者,
应该留置胃管,并尽早地应用胃肠道营养。
Thank you!
高级加强治疗
(二)维持呼吸
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 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仍然需 要机械通气和吸氧治疗。呼气末正压通 气(PEEP)对肺功能不全合并左心衰的患 者可能很有帮助,但需注意此时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临床上可以依据动脉血气结果和/或无创监测来调节吸氧 浓度、PEEP值和每分通气量。持续性低碳酸血症(低 PCO2↓)可加重脑缺血,因此应避免常规使用高通气治 疗。ROSC后处于昏迷 需要间接或持续镇静疗法以改善通气效果,应加强护理 ,保证患者安全。
到最佳的神经保护作用。一般2-3天,严重者可1w。 坚持到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为止 ⑤护理要点:及早降温、平稳降温、深度适当、
持续降温、缓慢升温
3)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
• 主要措施包括:
①脱水:应用渗透性利尿剂脱水,配合降温, 以减轻脑组织水肿和降低颅压,促进大脑功能 恢复。通常选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联合使 用呋塞米、25%白蛋白和地塞米松。在脱水治 疗时,应注意防止过度脱水,以免造成血容量 不足,难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2)低温疗法
目的:为保护大脑和其他脏器。 对室颤所引起的心搏骤停, 自主循环恢复后仍处于昏迷 状态的成年患者,应采取低 温措施。
措施:物理降温法,如冰袋, 冰毯,冰帽降温,或输注低 温液体。体温降至32~34℃ 为宜,维持12~24小时。
注意:在ROSC后48小时期间,也应避免对 昏迷患者复苏期间自然发生的轻度低温 (>32℃)进行积极的复温。
(三)脑复苏
心搏骤停后最常发生脑损伤, 是引起死亡最常见的原因。院 外心搏骤停后患者脑损伤所致 死亡率可达68%,院内为23%。 脑复苏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 防治脑缺血缺氧、减轻脑水肿、 保护脑细胞、恢复脑功能到心 搏骤停前水平的综合措施。其 主要措施有:
1)维持血压
在缺氧状态下,脑血流 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主 要靠脑灌注压来维持脑血 流,任何导致颅内压升高 或体循环平均动脉压降低 的因素均可减低脑灌注压 ,从而进一步减少脑血流。 因此,对ROSC昏迷的患 者应维持正常的或稍高于 正常水平的血压,降低增 高的颅内压,以保证良好 的脑灌注。
• (四)防治急性肾衰竭

如果心脏骤停时间较长或复苏后持续低血压,则易发
生急性肾衰竭。原有肾脏病变的老年患者尤为多见。心肺
复苏早期出现的肾衰竭多为急性肾缺血所致,其恢复时间
较肾毒性者长。由于通常已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和利尿剂,
临床可表现为尿量正常甚至增多,但血肌酐升高(非少尿
型急性肾衰竭)。

防治急性肾衰竭时应注意维持有效的心脏和循环功能
• ② 密切监测血压。如果患者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需要给予输液。为了保证血压和全 身灌注,亦可能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 和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等,一般至少维持收缩压 ≥90mmHg,或者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
(3)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 ROSC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不 稳定时,有时候需要监测有 创血流动力学情况,以评估 全身循环血容量状况和心室 功能,如为判定有无低血容 量及掌握好输液量和速度, 宜作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可将CVP、动脉压和尿量三 者结合起来分析以指导输液 治疗。
拓展: 亚低温方法
• 中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26-33ºC 亚
• 轻低温(mild hypothermia):34-35ºC
低 温
低温是降低大脑代谢率的一种有效
方法,曾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手术中,但 是低温对心脏骤停复苏后的病人可以产 生明显副作用,如增加血液粘稠度、降 低心排血量、增加感染的易感性。研究 表明:亚低温对于减轻脑缺血损伤有很 好的疗效,而且损害作用也较小。
自主循环恢复

优化通气和氧合
成 人
维持氧饱和度≥94%

考虑建立高级气道和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

不要过度通气
停 搏


治疗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静脉/骨内输液 考虑升压药
刻 治
考虑可治疗的病因

12导联心电图


程 图 :
否 考虑诱导低温治疗←能否服从指令?
↘↓

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 ← STEMI或高度怀疑AMI? ↘ ↓否
②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抗凝以疏通微循环, 应用钙拮抗剂解除脑血管痉挛。
③高压氧(HBO)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含量及 其弥散功能,提高脑组织氧分压,改善脑缺氧 ,降低颅内压。有条件者可早期应用。
④ 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除能保持毛细血管 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 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外 ,还有改善循环功能,稳 定溶酶体膜,防止细胞自 溶和死亡的作用。最好选 用作用强而潴钠、潴水作 用较小的皮质激素制剂, 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 或地塞米松常为首选药物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