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脉采血技术归纳.ppt

动脉采血技术归纳.ppt

❖ 摇匀标本
❖ 充分混合血液标本,在手掌中滚动标本,让 血样和针管里的肝素抗凝剂充分混合
❖ 来回按顺时针的方向,摇晃注射器,也可以 帮助血液和抗凝剂的混合
优选文档
18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二)股动脉穿刺定位法
❖ 1.解剖位置: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
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 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 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动 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 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的部位。
动脉穿刺采血技术
优选文档
1
目录
❖ 一、动脉穿刺的目的及适应症 ❖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 三、动脉穿刺术注意事项 ❖ 四、动脉穿刺采血常见并发症 ❖ 五、并发症的预防

优选文档
2
❖ 过去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判断缺氧只能靠临床 症状估计,而酸碱失衡也仅仅根据症状和 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来判断。由于临床 症状和CO2CP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靠性较差。 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是继低氧血症 之后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 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 碱平衡状况的指标。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 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 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
优选文档
11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点距腕横纹一横指(12cm)、距外侧0.5cm处以搏动点明显部位为准,在食 指边的动脉搏动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 动1cm,再向肘的方向移动0.5cm为穿刺点。 (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较少,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 。。
(2)直刺:采桡动脉时,食指、中指在桡动脉搏动最
优选文档
19
优选文档
20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二)股动脉穿刺定位法
❖ 2.优点: 股动脉管腔粗大,搏动感强,易于采取。
❖ 3.弊端: 解剖位置深、不宜扪及,周围有股静脉和股神经,
操作不慎可伤及,不宜有效压迫止血,侧支循环欠 佳,清醒患者不愿脱裤配合护士采血 。 ❖ 4.定位:
股动脉穿刺须遮挡病人,脱去内裤,患者取仰卧 位,充分暴露腹股沟,将穿刺一侧大腿稍向外展外 旋,小腿屈曲成90℃角,成蛙式。
优选文档
3
一、动脉采血的目的及适应症
*目的:
1、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呼吸衰竭 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对呼吸功能不全和酸碱失调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 据。 3、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 适应症: 1、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者。 2、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优选文档
12
优选文档
13
❖ ❖
8~10cm
消病找 皮
毒人好 肤
范的采 消
围采血 毒
血的
部部

,对
优选文档
14
操作者也要对自己要接触病人皮肤的手指进行 消毒;根据个人习惯,可以戴无菌手套
优选文档
15
优选文档
16
优选文档
17
抽血后处理:查看血样标本有无气泡存在,如 果有,要立即排出排除气泡后,就可以用针帽 或胶塞把针头堵塞住,防止空气进入。
❖ 3.穿刺定位
根据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腕部伸直或外展
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过伸位, (手臂抬高10cm),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使 手掌背曲呈反弓状。
❖ 4.穿刺方法:
(1)斜刺: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 呈45-60℃;用以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 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动脉搏动处 进针
优选文档
4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 理论上讲全身任何部位动脉均可,理想的部位 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
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常选用桡动脉、
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婴幼儿也可选择
头皮动脉,首选桡动脉,位置表浅易扪之,周
围无重要组织,不会引起其他组织损伤,穿刺
点易固定,不易滑动,侧支循环丰富,不宜形
成血栓,易于压迫止血。
股动脉:位置深,不易扪及,周围有股静脉、 股神经,操作不慎可伤及股神经。。
优选文档
5
优选文档
6
优选文档
7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 1.体表投影:
从肘窝中点远侧2cm处,至桡骨茎突前方的连 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此位置表浅,仅覆以皮 肤和浅深筋膜,可在体表触及其搏动 。
优选文档
21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二)股动脉穿刺定位法
❖ 5.穿刺要点: 患者取半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
垫小枕,触摸股动脉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 1-2cm股动脉处,或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点,以搏动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食、中指放在股 动脉两侧,食、中指都应摸到股动脉搏动,两指中 间是穿刺点,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或45℃进 针,见回血后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深度和方向,左手 以抽取血液,血至1-1.5毫升拔针,局部用无菌纱 布加压止血10分钟。
❖ 2.优势:
位于体表暴露部位,易扪及、易定位,周围无 重要组织,深面为桡骨,易于压迫止血,前臂及手 部侧支血流丰富,有利于避免桡动脉穿刺后并发栓 塞而引起手部缺血性坏死 。
优选文档
8
❖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优选文档
9
优选文档
10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优选文档
22
三、动脉穿刺术 注意事项 *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面积8-10cm,预防感染 2.穿刺处按压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防止形成血肿,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采 3.若患者洗澡、运动、饮热水,需休息30分钟后采集 4、吸痰后20min后再取血,呼吸机参数稳定30min后, 采血。 5.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勿有空气,标本应立即送检 5.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药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氧 浓度或氧流量、机械呼吸的各种参数等
明显处纵向两侧相距约1cm固定桡动脉,示、中指
都能摸到桡动脉的搏动,中间是搏动最明显处,注射
器在中间垂直进针0.5-1cm,见回血后固定针头, 血至1-1.5ml后拔针,局部用无菌棉签按压10m in(针头进入动脉后常引起血管收缩,不能即刻见回
血,需稍等片刻方可见回血,不要急于进退针头,以
免造成穿刺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