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8章
1. 数字用户线技术概述
DSL技术包括高比特率数字线(H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V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速率自适应数字 用户线(RADSL)等。其主要的差别体现在信号的传输速率 与距离、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以及对称性等方面。
xDSL技术比较如表8-1 所示。
数字用户线技术
输速率就越高,由此宽带技术应运而生。宽带技术包括主干 网技术和接入网技术。宽带接入网主要有光纤接入、铜线接 入、混合光纤/铜线接入、无线接入等。宽带网络对接入技 术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网络的宽带化和业务的综合化。
返回
8.2.1 接入网概述
接入是指将一个终端系统连接到一个网络系统的过程。接入
网(AN,Access Network) 是连接核心网与用户或用户驻地
数字用户线技术
3. 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
VDSL 以ADSL为基础,以缩短双绞铜线长度的方法,来传送
比ADSL更高速的数据。其最大下行速率为 51~55 Mbit/s,传
输距离不超过300 m;当传输速率低于13 Mbit/s时,传输距离
可达到 1.5 km;上行速率则为 1.6 Mbit/s 以上。 和ADSL相比,VDSL传输带宽更高,由于距离缩短,码间干 扰小,处理技术简化,成本降低。 返回
表8-1 xDSL技术比较
技术方式 ADSL HDSL SDSL VDSL RADSL
下行速率
1.5~8 Mb/s
1.5~2 Mb/s
768 kb/s
13~52 Mb/s
1.5~7 Mb/s
上行速率
640 kb/s~1.0 Mb/s
1.5~2 Mb/s
768 kb/s
1.5~2.3 Mb/s
16~640 kb/s
接入网概述
3. 接入网的特点
具备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功能(一般不含交换功能),
其提供开放的V5标准接口,可实现与任何种类的交换设备 的连接。 接入业务种类多,业务量密度低。 接入距离(网径)长短不一,成本与用户有关。 线路施工难度大,设备运行环境恶劣。 网络拓扑结构多样,组网能力强大。 返回
8.2.3 光纤接入
1. 光纤接入网的组成
如图8-5所示,光接入网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
络(ODN)、光网络单元(ONU)及适配功能(AF)组成, 与同一光线路终端相连的光分配网络可能有若干个。
光纤接入
(1)光线路终端(OLT) OLT是为光纤接入网提供网络侧与本地交换机之间连接的接 口,并经光配线网(ODN)与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 通信。
传输和功率分配,同时提供光路监控等功能。ODN采用树型 分支结构。 ODN是由无源光元件组成的无源分配网,是OAN 的关键部 分,其中的无源元件有:单模光纤和光缆、无源光衰减器、 光纤带和带状光缆、光纤接头、光连接器和光分路器。
8.1.2 网络融合
根据ITU-T提出的网络分层分割概念,通信网从垂直方向
可分为三层,自下而上为传送网、业务网和应用层;从水
平方向也可分为三层,即用户驻地网、接入网与核心网。
我国的网络融合(“三网融合”或称“三网合一”)主要
是指国内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互连互通。
网络融合
1. 网络融合的内涵
网的桥梁,是本地交换机到用户终端的实施系统。 核心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承载多种信息的主体部分,通 常由传输网和交换网(业务网)组成。核心网频繁地更换新 技术,以支持各类窄带和宽带、实时和非实时、恒定速率和 可变速率,尤其是多媒体业务。
接入网概述
1.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目前流行的电信网划分形式如图8-1所示。
返回主目录
内容简介
8.3 宽带核心网技术
8.3.1 宽带IP网络组网技术
8.3.2 MPLS网络 8.3.3 宽带IP城域网 8.3.4 IP RAN技术
返回主目录
内容简介
8.4 下一代网络(NGN)
8.4.1 NGN概述
8.4.2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 8.4.3 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
OLT的任务是分离交换和非交换业务,管理来自ONU的信令
和监控信息,为ONU和自身提供维护和指配功能。其功能可 分为三部分:
① 核心部分:包括数字交叉连接、传输复用、ODN接口等功能
② 业务部分:主要指业务端口功能。
③ 公共部分:提供供电和操作管理维护功能。
光纤接入
(2)光分配网络(ODN)
ODN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主要完成光信号的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第二版 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8章 宽带网络通信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宽带网络通信的发展
了解接入网的结构功能
了解有线接入网技术与业务应用 了解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与业务应用 了解网络融合的基本概念 了解宽带核心网技术与宽带IP网络组网技术
50 kHz的频带),主要用于传送控制信息。
下行信道:是速率为1.5 ~ 9 Mbit/s的高速数字传输通道(占
据50 kHz以上的频带)。
数字用户线技术
2.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
HDSL技术是在两对或多对铜线上实现E1速率(2 Mbit/s)全
双工通信的技术。 HDSL由2 台分别安装在交换机和用户处的HDSL设备、2对 (或3对)双绞线组成。 HDSL技术可提高传输速率和延长通信距离。 HDSL的缺点是需对现有的用户线网进行改造。
技术融合
网络融合 业务融合 产业融合
网络融合
2. 网络融合的技术基础
(1)TCP/IP协议 (2)数字化技术和光通信技术 (3)软件技术 (4)接入技术
返回
8.2 宽带接入网技术
宽带网络是具备较高通信速率和吞吐量的通信网络,是指传
输、交换和接入的宽带化、智能化。网络带宽越宽,数据传
数字用户线技术
(1)ADSL系统的基本组成
ADSL采用先进的信号调制方式(包括正交调幅QAM、无载
波幅度相位调制CAP和离散多频DMT技术)、数字相位均衡
技术和回波抑制技术,从而达到信道频谱充分利用和信道传
输的高质量。
ADSL系统主要由局端收发机和用户终端收发机两部分组成
数字用户线技术
(2)ADSL的频谱划分
传输距离
3.6 km
3~5 km
3 km
0.3~1.5 km
3.61 km
数字用户线技术
2.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ADSL是在无中继的用户环路网上使用电话线提供高速数
字接入的传输技术。ADSL中的“非对称”是指非双向平 均传输高速信号,即上行信息传输速率和下行速率不一样。 ADSL系统示意图如图8-3 所示。
媒体信息服务。宽带的通信质量和能力都远远超越了窄带通
信系统,表现于数据通信能力和图像通信能力等。
返回
8.1.1 宽带通信网的发展
1. 数据宽带网络的发展
数据业务将超越话音业务
宽带网络建设进入新阶段 业务种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新一代网络技术
宽带通信网的发展
2. 电信宽带网络的发展
ISDN
Q3是电信管理网与电信网其余部分相连的标准接口,在一个
接入网中,与V5接口(本地数字交换机数字用户接口的国际 标准)关联的功能可通过Q3管理接口进行灵活配置和操作。 接入网通过Q3接口与TMN相连来实施TMN对接入网的管理 与协调,从而提供用户所需的接入类型及承载能力。
接入网概述
(6)用户网络接口(UNI)
了解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
了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内容简介
8.1 宽带网络通信概述
8.2 宽带接入网技术
8.3 宽带核心网技术 8.4 下一代网络(NGN)
8.5 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放映结束
内容简介
8.1 宽带网络通信概述
8.1.1 宽带通信网的发展
成,是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可经维护管理接口(Q3)由电信管理网进行配置和管理。 接入网依赖于各种接口,将各种类型的业务从用户端接入到 各个电信业务网。在不同的配置下,接入网有不同的接口类
型,主要接口包括: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节点接口
(SNI)和维护管理接口(Q3)。
ADSL将用户的双绞线频谱分成低频、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三部分。由于采用频分复用(FDM),因此3个信息通道可
同时工作于一对电话线。ADSL频谱划分如图8-4所示。
数字用户线技术
低频部分:提供普通电话业务(POTS)信道,通过无源滤波
器使其与数字信道(含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分开。
上行信道:是640 kbit/s ~ 1 Mbit/s的中速传输通道(占据10 ~
(1)电信管理网(TMN)
TMN是一个综合、智能、标准化的电信管理系统,其提供
一个有组织的网络结构,以取得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之间、 操作系统与电信设备之间互联。 (2)核心网 核心网包含了交换网和传输网的功能。
接入网概述
(3)接入网(AN)
接入网由核心网和用户驻地网之间的所有实施设备与线路组
2. 接入网的功能
接入网的基本功能
接入网主要完成交叉连接、复用和传输功能,一般不含交 换功能(且独立于交换机)。其功能结构包括:用户口功 能、业务口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和接入网系统管理 功能。
接入网概述
宽带接入网功能 将来自用户的业务流传输、寻径和多路复用至核心网。 依据QoS将来自用户的业务流分类。区别带宽有保证和尽 力而为的业务流。 执行QoS。 提供导航帮助和目录服务。 内容提供者的缓冲服务器。 执行媒介访问控制(MAC)协议。 用户认证。 提供用于调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