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毕业寄语大全(共6篇)

高中毕业寄语大全(共6篇)

篇一:高中毕业祝福语大全高中毕业祝福语大全高中毕业祝福语大全“我一般只对好朋友开这种玩笑。

”高职毕业的小李津津有味地谈道:“当你在别人的留言册里这样写时,自己其实早就乐翻了天。

这样写的后果一般是,你在自己的留言册里,也得不到什么好评价。

”“不过隔个三五年再翻开留言册,你会想:我怎么交了这么一群损友。

”“早日结婚生子”、“美女!记得粉不要搽得太厚。

”就是它们的代表。

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能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

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毕业了,多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多么渴望着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

别丢掉那以往的热情,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不管未来有多长久,请珍惜相聚的每一刻;?不管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带着记忆,带着幻想,走向生活,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发明人利用祝福语的形式来“损”人,受损者也还心甘情愿,奉上一张脸——让他“损”。

不过,这得要看对象。

光阴似箭,一转眼,4年的同窗生涯已成为过去。

但教室里,还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

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我们永远依恋的百草园。

今天,我们是亲密的同学;明天,我们将是竞争的对手。

愿友谊在竞争中更加深厚。

静谧的天宇,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心目中的世界也许会变得和谐而安宁。

聚也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同窗数载凝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柳荫下握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糖葫芦,那迷人的甜和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让我们迈开双腿,去洒行汗水,去踏一路雷声!校门外,有的是鲜花簇拥的前程!三年,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过是短短的一段,然而和你同桌三载,却一生难以忘怀。

你是我记忆中的一粒珍珠,心的天幕上的一颗明星。

生命,从小溪的流淌中获得;青春,在飞流的倾泻中闪光;存在的价值,于大河的奔流中呈现。

同窗几年,你把友谊的种子撒在我心灵上。

我将默默地把它带走,精心浇灌、栽培,让它来日开出芳馨的鲜花。

同学啊,让往日夕暮中那些甜蜜的低语,都埋在心底,化作美丽的记忆吧!?? 与你同行,回想起我们曾拥有过的共同理想;与你分手,憧憬着我们重逢时的狂欢!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

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我们曾经在一起欣赏过美丽的花;我们曾经在一起幻想过美丽的季节。

同学啊,同学,分别后不要忘了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们有过如水的平静,有过激烈的辩论,也有过无声的竞争。

我们紧靠肩头,紧握双手,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

无论是得到的,还是失去的,一切都将存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我们曾是并肩战斗的两棵小树,我们曾经是二重唱中的两个声部,我们曾经是一张课桌上的学友。

今天,我们挥手告别的时候,请接受我深情的祝福。

我们的青春为何这般的朝气蓬勃?我们的生活为何这般龙腾虎跃?―啊!因为我们青春和生活的每一瞬间,都为着希望和奇迹而存在!我们是幸运的,逢上这好时光;我们有灵气,去把握时机,未来在我们身上。

我们拥有4个在一起的春秋,每一次游戏,每一次探讨,每一次争吵,都将成为我记忆中珍贵的一页。

昔我来思,桃李累累;今我往矣,杨柳依依。

鲜花绝不嘲笑蓓蕾的细嫩无华,因为含苞才能怒放,才会有满园春色。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雪花乱飞的季节,我们也曾陷入迷茫的困惑,感到孤独和凄凉,但我们毕竟走了过来。

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得越快,对社会的奉献也就越多。

一千五百个日日夜夜就这样结束了,四年岁月,那么多争执,那么多欢笑,那么多烦恼,那么多骄傲,真的随身后的门这样“砰”地一声,就留给了过去?拥有一颗年轻快乐的心,给别人一个灿烂的微笑,给自己一个真诚的自我,给学业画个完美的句号,给事业点个漂亮的开场。

让我们扬起风帆,共赴风雨。

不要忘了我,朋友!用智慧描绘生命的画板,用勤奋书写人生的坎坷,用汗水浸润青春的旅途。

相信你的明天不一定会灿烂辉煌,却一定充实无悔!友谊是一首无字的歌,在你淡淡的季节里开一树美丽的花,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为你不退的步伐奏一曲动人的华尔兹。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与你同行,回想起我们曾拥有过的共同理想;与你分手,憧憬着我们重逢时的狂欢。

愿我们做那不显眼的细小的石子,去铺设祖国千里万里的金光大道。

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

是啊,昨天,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在雨露里孕育成的细蕾,从太阳中吮吸光辉,并将万紫千红献给祖国――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台阶有多高?我们不知道,但我们沉着地跨越,毅然地跨越,把那旧日的台阶留在身后。

篇二:高中毕业寄语亲爱的同学们:我想你们也有和我以前一样的感觉吧:好像昨天还兴奋地拿着高中录取通知书,憧憬着3年的青春时光,现在却已经长成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18岁成年人了;好像刚才还在打算为高三做最后一搏,现在却已经历了高考的洗礼,怀着另一番感受踏上了人生新的旅程。

是的,一切都恍如隔世。

但你不能否认这个事实——你已经告别高中,站在大学的门口。

这个暑假,你应该盘算一下大学的生活了。

大学是怎样的?你想怎么度过?可能你看到住在楼上的姐姐上大学后开始变得美丽动人,经常有大量的时间和朋友家人休闲享受;可能你还听你的表哥说大学日子不好受,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手头有一堆工作要做,还要时不时地“刷夜”熬通宵??到底谁说的是真?他们之中谁“欺骗”了你?你问我吗?我只能“笑而不语”,因为我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大学就是这么奇怪,只有你经历了,才知道你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别人的生活方式永远无法决定你的。

因为大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会在这大学4年中,经历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时光。

难道你就要“坐以待毙”,坐等属于你的大学到来吗?其他的什么都不打算不思考不计划了吗?当然不该这样。

大学的每一天,要过得比高中更有计划,否则,4年下来,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高中有老师硬逼着,好歹还学到了一点知识,大学若不好好努力,你可能真的连知识都学不到呢!所以,我以我这大学一年的经历,说一说我的想法。

坚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我之所以把独立思考判断放在第一个要点说,是因为你肯定已经体会到了: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起,家长、老师、学长们就给你灌输各种关于大学的说法和建议,这个告诉你“成绩是王道”,那个又告诉你“成绩是浮云”;这个告诉你“大学里没人读书”,那个又告诉你“大学里牛人都藏在图书馆”??你该听谁的?我觉得,谁的都不要轻信,因为他们说的不一定正确,即使正确,也不一定适合你。

遇到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思考,培养反思精神,再尝试着作出决定、选择自己的道路。

比如说平时成绩。

大学不像高中那样“一考定终身”,而是每次的考试都会计入你的成绩,4年之后得到一个平均成绩。

有的人告诉你“别挂就成”,考前看到大家传阅“分享我不挂科”,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从众心理,那就会沦落到“及格一族”。

4年之后,你忽然发现你的平时成绩都是60上下,而身边竟然有人总是八九十分,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保研、出国,还是就业,你的竞争力都会不如别人。

比如说生活方式。

可能你同宿舍的学生很刻苦,每天早出晚归泡图书馆,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想法,也跟他一样,4年下来,你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得到很多知识和学问,但后来你发现自己除了知识什么都没有。

曾经梦想的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竟然因为自己沉浸于图书馆,什么都没有;除了学问,你什么都不知道,本该丰富的、立体的大学生活变得单一、平面、苍白。

这是可悲的。

可能你的好朋友每天都在忙于学生工作,于是你也跟着他一起“打酱油”,消耗了大量本可以用于学习的时间,最后朋友在学生会或者团委混上“一官半职”,以后去做公务员,从事行政工作,而你却一无所获。

给自己拿主意,是很简单、又很艰难的事情。

可恰恰在这一个个困难中的解决过程里,你才能收获进步,收获成长。

听取高人指路孔子说“勿友不如己者”,意思是说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尝试着交一些比自己“牛”的朋友对成长是有好处的。

他会在不同方面给你建议,给你指导,就如同武侠小说中传授武功秘籍的“世外高人”。

我认为,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两路“高人”,一是身边的学长,一是学校的老师。

在大学,哪怕只相差一个年级,学长们的经验和能力都比你丰富、高级而重要。

我刚入学的时候,看到大二的学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极为老到,令人不可思议,不明白北大何以有如此的“魔力”,短短一年时间就能把人锻造得如此成熟。

直到自己也经历了、锻炼了这一年,忽然明白了,不光北大,每个大学都有这样的“魔力”。

因此聆听学长的教诲,尝试着和他们聊天、沟通、交流,获益匪浅。

很多人说大学里没有老师管,除了上课你是见不到老师的,这没有错,但不意味着你无法接触老师。

大学的老师大都很“矜持”,但当你带着问题找老师,他们也不会拒绝你。

仔细想想,大学中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书毕业后也可以读,能力毕业后也可以培养,恋爱毕业后也可以谈,唯有老师是毕业后不能跟着你的。

所以,要抓紧做那些只有在大学才能做的事,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就够你受益一辈子。

而这句话,只有在大学里才有人以老师的身份跟你说,出了校门,谁会这样对你呢?不断尝试,让生活更丰富我曾邀请著名学者止庵先生来北大讲座,同学提问:当年在北医大学牙医的他为什么改行做了读书人,他的回答让我深受启发:“人生,不在活得好,而在活得多。

”我觉得大学生活也是这个道理。

丰富多彩的4年要比单一苍白的4年更有意义——或者说,更有意思。

所以,我觉得大一刚开学这半年就是供人“折腾”的,没必要一入学就立志“我要学术”“我要绩点王”或者“我要做学生会主席”。

可以尝试着多接触一些,社团选择性参加一些,学生会也掺和一下,不同院系的课旁听几节,抽一段时间“潜心学术”一下,看看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喜欢的、才是适合自己的,然后再做出选择,做出决定。

可能这期间你会感到彷徨,在原地徘徊一阵,但我觉得,经过尝试选择后的生活要比上来就“一竿子捅到底”更有意义,你也会活得更加充实。

否则,4年之后,比如说,你在学术上有了些造诣,但你总觉得那些社团活动很神秘,如一团雾一样,自己没接触过、尝试过,总觉得心里缺点儿什么。

大学,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不断尝试也意味着在开始的时候不要拒绝,不要带有偏见。

比如说,有人告诉你“学生会官僚而且黑暗”,因为这个你就不参加了么?那你永远也不知道那里面到底怎么“官僚”,怎么“黑暗”;学生会就永远是别人嚼过的馍,你自己总是隔着一层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