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96・
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邓春华
摘要 目的:分析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的原因,为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采用常规留置胃臂方法失败的29例气
管插管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4例盘在El腔,12例打折盘曲在气管和食管始起处,3例因不敢确认在胃内而拔出。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收集 并制定“不同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及“置管成功判断评价标准”。形成工作指引,规范培训,提高护士操作技巧。予患者有效镇静可提高一次置 管成功率。 关键词气管插管;胃管;原因分析;对策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7.054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病
人38例,男斟例,女14例。年龄52—73岁,平均(64.16±5.72) 岁。糖尿病病程15—27年,平均(22.52±5.34)年。溃疡面 数量为38处,溃疡面大小约(7.26±1.12)cmX(6.17±1.04)cm。 作者单位:5181.0.1 亡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康复病区
1.2.2护理措施
(1)两组患者均给予病情观察、饮食指
黄丽容: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0303)
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足部护理等常规护理。(2)认知行
成功。 4.5制定“置管成功判断评价标准”,加强培训当胃管顶 孔或侧孔未在胃液内时,采用注入空气听诊法判断胃管是否 在胃内,绉床多听不到气过水声,同时,由于听诊部位在上腹 部,空气注入气管、支气管时产生的声音、肠鸣音都可能干扰 判断,胃内亦有空气存在,用水碗法可能看到有空气逸出‘61。 本组3例患者第2次置管仍回抽无胃液,胃管末端置入水中 有少量气泡溢出,检查生命体征正常,血氧饱和度没有下降, 患者无呛咳,继续保留胃管接胃肠减压器,4 h后有胃液引出。
1.1
糖尿病足溃疡3~5年。均符合慢性难愈性溃疡的诊断标准, 所有溃疡面元严重感染、元瘘管或窦道形成,均无严重心、肝、 肾功能不全及营养不良,无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女性病人为 非妊娠期或哺乳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 观察组2l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及溃疡面大 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I法 1.2.1溃疡面处理方法 1.2.1.1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后,清除坏死组 织,用碘伏擦拭溃疡面周围5 cm以上,再给予普通胰岛素6 敷料外敷,包扎伤口,换药时间为每1—2 d换药1次。 1.2.1.2观察组首先使用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清除坏死 组织,红外线照射30 min,给予6 U胰岛素+外源性生长因子 局部湿敷,再用水胶体敷料(安普贴或优拓敷料)密闭敷贴, 伤口清洗间隔时间为1~2 d,并更换敷料。
40
过程顺畅,生命体征正常,患者无呛咳,血氧饱和度未下降,回 抽无胃液,将胃管末端置入水碗有少量气泡逸出,认为误入气 管予拔除。 4对策
4.1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相应置管方法护理管理者应收集
并制定“不同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形成工作指引,组织护 士学习,鼓励护士大胆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置管 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置管方法。有文献报道,机械通气患者 采用垂直留置胃管法【l J、双手抬颌法121和床头抬高呈70。一 80。头部正位法H J,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80%~96%;舌后坠 患者采用侧卧位拉舌法和托下颌置管法H1置管成功率93%。 在本组29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分别采用以上方法反复4次 置管不成功后采用去枕平卧抬高床头200和双枕垫头平卧位 法置管均成功,方法是胃管置入12~15 em后稍停顿,在患者 吸气的时候轻柔推进,再吸气再推进,缓慢置入胃内。抬高床 头200和双枕垫头既减轻了气管对食管的压迫,还使咽部通 道弧度增大便于胃管通过会厌部,在患者吸气的时候再推进, 减轻了对黏膜的刺激也容易使胃管顺着吸气顺利下滑通过会 厌部。 4.2置管前做好评估置管前评估患者吞咽咳嗽反射,是否 躁动,躁动者予镇静o.有吞咽、咳嗽反射存在的患者,当胃管 刺激咽喉部时容易引起喉肌收缩出现呛咳或躁动,以咪达唑 仑镇静达4~5 rain后可使患者安静,咽喉肌群处于松弛状 态,有利于置管。 4.3采用16号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里的导丝作为引导丝, 增加柔韧性用导丝插入胃管内,注意不能超出胃管前端和 不能从侧孔穿出,以免刺伤食管黏膜,置管过程中如遇到阻力 退出1—3 em,在吸气末的一瞬间轻柔插入。利用导丝可支 撑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避免因气管导管阻挡使胃管打 折㈣。 4.4避免反复多次插管2次置管不顺利者,换经验丰富的 护士操作;4次置管不顺利者,如病情允许,可先行消肿的药 物喷喉,第2 d再置入。本组有3例患者置管不顺利后,以地
参考文献 [1]廖巧玲。蒋可松,蒋小剑,等.提高机械通气患者胃管留置技术 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5—6.
[2]房君,王春英,黄淑群.双手抬颌法在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 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2B):30—31. [3]冯健兰,宋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体位改变插入胃管效果分 析[J】,现代I临床护理,2006。5(3):1—2,5. [4] 高巍然.不同留置胃管方法在昏迷患者200例中的应用及护理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2):7926—79"27. [5]吴春枝.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改进[J].护理学杂志, 2010,25(16):20-21. [6] 陈顺芳.鼻胃管插入成功的判断与处理策略[J].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1,20(11):1327—1328. (收稿日期:2012—04—05) (本文编辑崔兰英)
em,后不能继续置入,用咽喉镜检查发现胃管打折盘曲在
气管和食管始起处;3例置管过程顺利,回抽无胃液,听诊胃 区未闻及气过水声,胃管末端浸入水中有少量气泡逸出认为 误入气管而拔出。 3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的原因 3.1气管插管对食管始起部的压迫从解剖上看,食管位于 气管后方,气管插管后可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小,而 此处恰是食管始起狭窄部,增加了置管困难度,而且昏迷患者 有不同程度的舌根后坠也增加了置管难度。 3.2护士对病情评估不足患者躁动、呛咳时容易将胃管推 至口腔。本组有8例躁动患者未镇静,置管时扭动头部或呛 咳,置入lO一15 em时,检查发现胃管盘曲在口腔。 3.3护时间内反复置管致食管黏膜损伤性水肿或置管过程中稍碰到 阻力不敢再继续置入。 3.4对是否置管成功缺乏判断经验本组有3例患者置管
万方数据
ICU患者常需要早期置入胃管实施肠内营养,以满足机 体需要,但这类患者往往不能配合护士进行胃管置入操作,置 入胃管很难一次成功。笔者对本科2010年8月一2011年12 月29例气管插管患者置人胃管困难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 为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发生置入胃管困难患者29例,男17 例,女12例。年龄18~87岁,其中18—59岁12例,60—69 岁10例,70岁以上7例。深昏迷18例,浅昏迷11例。经口 插管24例,经鼻插管5例。 1.2方法均采用16号一次性医用硅橡胶胃管。患者取平 卧位,在胃管插人lO~15 e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 颌贴近胸骨再送人胃管。 2结果 14例在插入10一15 em时检查发现胃管盘曲在口腔;12 例插入12~15 cm时感觉有阻力,稍加用力可以置入至35~
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外源性生长因子局部湿敷,再予水胶体敷料处理创面。两 组病人均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O.们);观察组慢性难愈性溃疡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 组(.P<O.05)。结论: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以及水胶体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疗效确切,有利于病人溃疡的早日愈合,值得临 床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生长因子;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7.055
作者单位:537100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ICU 邓春华: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塞米松喷喉2次/d,第2 d采用抬高床头20。去枕平卧位置管
万方数据
-97・
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 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黄丽容方梅曾郎平黄晓玲郑娟丽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索联合生长因子以及水胶体敷料处理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8例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病人
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随着近些年糖尿病病人的增多不断升 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足部溃疡的发生率达10%,而且 因难以治愈而导致截肢,临床上将这种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 致的2周后仍不能愈合的溃疡称为慢性难愈性溃疡,其中糖 尿病是引起足部慢性难愈性溃疡最常见的因素n12】。因此, 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的处理和护理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 巨大挑战和研究热点。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 12月收治的21例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病人采用胰岛素 联合外源性生长因子局部湿敷,再予水胶体敷料(安普贴或优 拓敷料)密闭敷贴处理创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