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精品课件
以掌跟按压
精品课件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精品课件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 前倾,腕、肘、肩关节 伸直,以髋关节为轴, 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 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 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精品课件
六、SCD的预防
(一)定期体检识别出高危人群。 20岁以上者最பைடு நூலகம்每2到3年做一次心
脏病检查,30到45岁人群每年一次,45岁以 上人群每年两次。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尤 其是在劳累、运动后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就 医。
精品课件
(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适量运动:增加运动特别是中、轻度的耐力运动 (60分钟以上)如走路、慢跑、游泳、打球、爬山、 骑车、跳舞等有利维持体重。(管住嘴、迈开腿) 每周3到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
精品课件
生存链的变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胸外按压频率的变化
至少100次/分 ★2010(新):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进行
胸外按压。≥100次/分
精品课件
识别
判断: 无呼吸、意识丧失、对刺激无任何反应 →重呼轻拍
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系统 (EMS) :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 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精品课件
(一)定期体检识别出高危人群。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运动心电图 心脏彩超 多排螺旋CT 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肾功检测。
已经明确冠心病者,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 正规治疗。
精品课件
(二)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体重、
戒烟限酒、精神紧张
精品课件
(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石化医院
精品课件
内容概述:
概念 流行病学 病因 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 猝死的识别及目击者的急救措施 猝死的预防
精品课件
一.概念
猝死分为心脏性猝死(SCD)及非心 脏性猝死两大类。心脏性猝死约占70%-90%, 主要原因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
精品课件
1.心源性猝死: 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
精品课件
二、流行病学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年发 生
率8/10万-12/10万(北京市男10.5/10万, 女3.6/10万)。男女之比4.5:1;
年龄高峰:35-70岁;高发季节:1、5、 11月份;时间:凌晨至午间(夜间12时至 凌晨4时)。
精品课件
三、病 因
绝大多数是冠心病约占70-90%,其 次是心肌病、心肌炎、长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先心、各种心脏病所致严 重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夹层动脉瘤破裂 等。
亡,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 出现后一小时内。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 有心脏疾病表现,但猝死的发生具有无法预 测的特点。
精品课件
2.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 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 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本病多发 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 较多。
精品课件
2.现场急救:
保持镇静,尽快拨打“120”急救 电话。千万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最好让患 者平卧,并判断患者的意识。如果患者已 经意识不清,要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以 防误吸呕吐物引起窒息。如果患者已经出 现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同时进行呼救(大声呼唤他人帮助及拨打 急救电话)。
1.识别心脏骤停:
当患者意识丧失时,首先要判断是 否有心脏骤停引起。可先用数秒钟观察患者 对声音和周围环境的反应、皮肤的颜色、呼 吸运动,同时立即触诊大动脉有无搏动 。 非医务人员触诊大动脉搏动有困难,可直接 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 等作出心脏骤停的判断。
精品课件
猝死的诊断: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心音无、大动脉搏动无; 心跳呼吸停止;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1.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多吃各种蔬菜(400到 500克)、水果(100克)、适量豆制品和鱼 类、奶类,其他动物性食品每天小于100克。 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食用油包括植 物油每人小于25克。每人每周可吃蛋类5个。
2.减少钠盐摄入,高血压病人每人每日盐量逐步 降至小于6克。限制腌制、卤制、泡制的食品
精品课件
四、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
1. SCD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即是冠心病 的危险因素:
增龄、男性、冠心病家族史、低密度 脂蛋白升高 、高血压 、吸烟 、心率增快、 酗酒、腹型肥胖、过分紧张、缺少运动、 每日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足。
精品课件
2. 常见诱因:
常见的引起猝死的一些诱因包括:病 毒感染感冒、精神过度紧张、过度悲伤、过 度疲劳、不合理的用药(特别是抗心律失常 药物),大量吸烟、过量饮酒、熬夜、过于 激烈的运动等。要想完全防止心律失常的发 生很困难,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尽量 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
精品课件
3.发病机制: SCD的重要发病机制为致命性心
律失常——心室颤动和心室静止。在发 生猝死者出现症状4分钟内检测心电图, 90%以上为室颤,4分钟后80%为心室静止。
精品课件
尸解发现:95%有急性冠状动脉损害, 74%为新近发生的急性血栓,21%为斑块破裂。 另有人发现,SCD患者中77%至少有一根冠状 动脉狭窄90%以上。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五、猝死的识别及目击者的急救措施
猝死生存率很低,抢救成功的关键 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复律治疗。非常提倡 第一时间、第一地方、第一人进行人工的心 肺复苏,非常非常关键,越早成功率越高, 越晚成功率就越低。只要在心脏骤停后的46分内进行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术,部分病例 可完全复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患者仰头 后,急救者一手 按住前额,用另 一手的食、中手 指找到气管,两 指下滑到气管与 颈侧肌肉之间的 沟内即可触及颈 动脉搏动。
精品课件
按压位置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 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 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 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 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 、臂、肘垂直向下按压 。平稳地、有规律地进 行,垂直向下按压,每 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 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 的按压位置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