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建议》读后感

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建议》读后感

教育是一门艺术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建议》有感拿到姚校长给的材料时,看了一眼第一个问题便随之而来,于永正是何方人也?赶紧百度了一下,不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便经常翻看于老师的资料,同时也把于老师写给女儿的贴心建议读了又读。

读过之后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于老师的良苦用心。

不仅仅是对其女儿,更是对所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而言都犹如及时雨一般,对我们正在经历的工作起到了莫大的帮助。

下面就我最近的心得体会进行一个总结。

第一,于老师的这20条建议真的是出现的太及时,感觉每一条都像是针对我们新教师而言。

于老师在信中所提的二十条建议,有很多条都是针对学生的,每一条都有详细地解读。

每一条的背后也都饱含了于老师对学生无尽的爱。

“尽快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关注每一个孩子、观察了解每个孩子、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可以说教会了我很多。

反思自己,虽然自认为很爱学生,但当面对那些一再犯错的学生还是忍不住发火。

而于老师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采取“以动治动、搞点小激励、讲个小故事”等等办法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又不伤害学生。

这诸多的做法既让我看到了于老师的智慧,更让我感受到于老师对学生那浓浓的爱。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爱应该是永恒的主题,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把对学生的爱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感受到这种爱会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顺应孩子的天性,
用最愉悦、最温暖的方式进行教育,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我也将牢牢地记住于老师的一句话:宁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要因体罚而造成更大的失败,这种失败是无法挽回的。

第二,加强自我学习。

于老师在信中告诉女儿要经常注意学习,多听别人的课。

还特别强调“经常”二字。

其实,这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必须的。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面对的是一张张有着不同个性、不同家庭、不同接受能力的活生生的孩子,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你得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得到最佳发展。

所以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努力做到经常学习、经常反思,不断提升自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它折射的是一种教育的哲理,简短的几个字,精辟地概括出教师的风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已,注重为人师表,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做一个“学高”“身正”的人民教师。

记得在彭兴顺老师在《做卓越的教师》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让我们把职业当做事业去完成,将事业作为科学去探索,朝着事业去追求!”于老师的建议虽带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但相信这些建议并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不断去创新,不断结合具体的教育实践去完善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教育这门艺术增光添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