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排水雨污分流的意义

城市排水雨污分流的意义

城市排水雨污分流的意义
摘要:城市排水系统和雨污处理系统是关系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加快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排水设施,科学利用水资源,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

本文通过对城市雨、污水排放现状分析,指出目前排水体制的特点以及雨水分流改造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雨污分流;城市;排水体制
1.城市排水体制分析
国内大多数城市由于很多原因在城市发展初期多采用合流制,但合流制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致使大量污水流入河道水体,造成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在雨天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致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增大。

至今仍有许多城市存在直排式合流制以及排水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雨、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水体及周围环境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越来越珍贵,人们对改善城区排涝、提高河道水质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区域的合流制已经不起城市快速发展的考验。

因此,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把污染物减排列为进行城市管网改造工程的重要目标。

而雨污分流是有效解决目前排水系统存在的雨污合流、污水直排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大中城市在排水系统建设应用的实际经验说明,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向“雨污分流”的方向发展已经变得非常必要。

1.1合流制排水管网现状及危害
所谓合流制排水管网,就是污水和雨水共用同一个收集、输送和处理系统。

80、90年代我国大部分城市由于规划设计与财力上的原因,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比较多。

修建当时,国内没有自己的排水管网计算公式,基本沿用前苏联规范,由于两国在气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不符合我国实际,设计过水断面普遍偏小,雨季时街面溢水、积水现象严重;在管网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由于受到城市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存在众多缺陷,如管材质量差、管道坡度控制不严格、接口不密实、渗水严重等;同时,由于缺少城市统一规划,排水管网的布置杂乱无章,主要通过直排式合流制管网直接将雨水和污水就近排入城市水体。

污水直排造水体严重污染,并由此影响居民的生存环境。

1.2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及优势
所谓分流制排水管网,就是污水和雨水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管网分别进行收集、输送和处理的系统。

实施雨污分流制排水管网,不仅能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集中化、科学化水平,实现了污染减排目标,而且能够营造生态环保、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主要优势体现在:一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雨水和污水分流,污水经过排水管网收集、输送,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这大大提升了污水的收集率与处理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二是减轻污水厂的负荷。

雨污水分流排放,使原先进入污水处理厂的那部分雨水直接进入河道,不仅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排放,而且能够减轻污水厂的负荷,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三是提高了城市排水的能力。

雨污水分流,使雨污水不再通过一根管道收集、输送、排放,使污水在暴雨季节不再占用雨水的容量空间,大大提高了地区的排水能力。

在汛期,合流制排水管网往往容易积水,分流制则相对较少。

2.城市雨污分流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发展,城市河流治理、污水处理、雨水排放等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很多城市开始对排水管道进行改造升级,建立了相应的雨污分流系统。

例如,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借助于举办大型活动的机会投入大量资金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建立了雨污分流系统,有效避免了雨水和污水向河流直接排放。

雨污分流不但能够减少雨污混合物对河流水体的污染,而且能够提高城市的抗涝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如今已经有很多城市将雨污分流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措施。

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并将雨污分流作为一项强制措施。

广州市从上个世纪就开始实行雨污分流,对城区和郊区的排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加快了雨污分流管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经过分流和处理的污水可以排入河湖用作观赏,提高城市的品味。

南京、成都等许多城市也开始加大了城市排水管道的改造力度,将原来的排水管道改为雨污分流制,提高了城市的水质,使得城市环境更加优美,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城市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雨污分流不但便于管理,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承载能力,而且使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在保证水体不受污染的前提下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雨污分流能够提高城市的抗涝水
平,能够有效杜绝城市在雨季出现内涝的问题。

雨水经过专用排水管道排放到雨水处理厂,经过沉淀和消毒之后可以作为景观用水或者市政用水,从根本上避免河流遭受污染,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然而改造排水管道是一项费时费力的长期性工程,而且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其他问题,如改造工程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施工过程中会对正常的社会活动造成影响,而且施工完成之后不一定会达到预想的效果等。

总体来说,雨污分流工程能够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和环境带来正效益,并能够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所以,加快城市雨污分流工程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鉴于雨污分流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工程,管道改造具有较大的难度,因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适用于面积广阔、发展空间较大的新兴城市。

2.1雨污分流改造的难点
在面积广阔、发展空间较大的新兴城市,新建的分流制排水体系自然是最佳方案,但面对我国早期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在那些老旧小区,乡镇,城乡结合部想要完美的将合流制过渡到雨污分流,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难点。

2.1.1 初期雨水污染
初期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

一般是指地面10-15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

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

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如果单纯地进行雨污分流,放弃对初期雨水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将会使高污染的初期雨水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2.1.2 管道位置紧张
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地下各种管线错综复杂,难以安排新增管道的位置。

道路以下空间被各种专业管线占据,再建一条水管很难有地下空间的位置,同时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开挖路面,这将会影响其他管线的正常运行。

而且还牵涉到道路改造、房屋拆迁、管线迁移、交通组织、部门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2.1.3 雨污分流改造工作难度大
雨污合流为雨污分流,也包括各排水户排水体制的改造,这是一个涉及面广、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

城市合流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从摸查到工程实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纠正混接现象,需要对一栋楼一栋楼、一个小区一个小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其次,改造过程中要对每栋建筑物出水口至市政合流管网进行系统的清疏,对化粪池进行清疏,再根据具体情况改造管、井。

实践证明,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和商业网点实施这样的工程,其工程量大、工期长,将会给居民生活和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另外,老城区管网陈旧、复杂,改造后并不一定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2.2雨污分流改造的建议
2.2.1 加强排水管网规划设计
城市雨、污分流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和提标改造,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活动强度、所在地段的城市功能及其在城市整体功能格局中的地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等等。

要系统考虑、长远考虑。

排水管网、排水泵站、排水沟渠等要系统改造,可统筹规划,分期实施。

2.2.2 根据改造地区特点进行雨污分流
根据改造地区地形,河道位置,管道走向,控制开发强度,合理安排布局,有效控制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城市有池塘、蓄水池、人工湿地等,施工部门可以将其与城市的雨水排放管道相连接,发挥其调蓄作用。

此举不仅可以减少排放管道的长度,加快雨水排放速度,并且对水体的循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老旧小区内尽可能发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

雨污分流改造与截污纳管工程同步进行,充分利用原有排水管道进行改造,发挥原有排水系统作用,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工程投资。

2.2.3 加强分流后的运行维护
为了有效的保证雨污分流改造的效果,应重视和加强后期的管理工作。

国内很多城市由于排水管道缺乏管理及管理不到位,改造后的小区依然会出现住户及商户再次将污水接到雨水中的现象,导致混乱,错接、乱接频发,如果后期管道
不到位,那么雨污分流改造将事倍功半。

所以在改造的同时,应该加强对排水管道的管理,特别是管道建成或改造完成后运行中的管理,加强对小区商户,尤其是饭店油污水,必须经隔油池后再排出,可设置监测井,监测小区雨污水出水水质。

3.结论
雨污分流对城市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以及保护城市环境生态的最佳途径。

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应建立在对改造区域现状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科学规划的原则,排水系统的建设改造应充分应用原有铺设管道以及改造区域内池塘与湿地,节省工程和材料成本,同时可以兴建一些小型湿地系统或初期雨水处理系统作为对实现雨污分流改造减小水体污染的辅助设施,形成与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性的、生态型的新型城市排水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