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理解目标:
(1)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理解民主选举的意义
(3)学生通过讨论,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理解民主程度和民主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珍惜得来不易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得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民主程度和民主性质之间的关系。

2、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
和利弊。

三、教学过程:
温故而知新:
在我国。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这意味着()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每一位公民在法律上都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

D、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通过选择题,重温上节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一)导入题
同学们,在上节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在这么多的政治自由和权利中,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制约,公民的选举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现在让我们重温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二)讲授新
1、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1)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幻灯片“蛇口民主选举的第一枪”,形象的把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表述为“干部选干部——人民选干部”。

并注重引出制约我国民主选举方式的原因。

(教师教授)
2、民主选举方式的选择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水平
选民文化水平
国家性质
选举方式
3、民主选举的方式
(1)民主选举方式的分类
从选举人的角度来看,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从被选举人的角度来看,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2)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指导学生看书,自己找出直接选集和间接选举的不同,并归纳他们的优缺点。

最后由教师通过图表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总结。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每个选民能否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能否适用




通过上表格,形象的向学生展现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之间的区别,并且通过表格更形象的告诉学生,其实这两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是互补的。

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3)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根据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优缺点之间的互补关系,让学生思考: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是不是也是互补的?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能否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能否形成竞争
是否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选民积极性有没有受影响




通过表格,形象的告诉学生,这两种选举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互补的关系。

(4)选举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笼统的说哪种方式更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采取何种选举方式是不同的。

县以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委会选举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选举方式。

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的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举方式。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思考:如果我们都不珍惜自己的选举权,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会出现什么后果?(不行使或不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意味着我们将不能选举出能为人民谋福利的当家人,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将由重蹈旧中国的覆辙。


(2)那么作为将来选民和被选举人,你们认为应具有那些政治素养才能适应?
本题作为后研究题。

(以小组为单位,后研究,并于下节堂
发言)、堂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