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_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知识概述
本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状况。

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并且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终于导致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导致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二战演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互相支援,共同战斗,最终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使世界走向了和平与光明。

二、复习目标
1、熟记与二战相关的重要事件, 掌握二战的性质和意义。

2、培养读图、识图的历史能力。

3、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意识。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

四、学习过程(四大板块)
板块一自主学习知识巩固
考点一:《慕尼黑协定》
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说出以下问题的时间和事件名)
考点三:二战的性质、影响
考点四:说出与以下图片相关的事件
考点五:(完成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板块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板块三以史为鉴历史感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哪些启示?
板块四衔接中考走进考场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检测
七、教师寄语: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历史成绩,在我区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都有待提高。

孩子们面临中考,初三下学年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肩负着中考的压力,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我会继续延续前几年的教学方式顺应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生理年龄及心理年龄虽然已经有些成熟,但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依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男生对军事,战争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将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效果分析】
这堂课教学效果明显,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反对战争,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堂上学生学的任真,反思深刻,教育教学过程中既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材料加以运用,同时又
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

【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本册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上承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下启第二单元《两极下的竞争》,对战后世界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的影响,地位十分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二十世纪人类历史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对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有着深远作用。

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学习世界现代史的线索。

而本单元事件众多,前后衔接紧密中考知识点相对密集。

慕尼黑阴谋,德军闪击波兰,德军攻占北欧,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以及日本偷袭珍珠港等线索复杂,历史事件的众多更体现了本课的重要价值。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
1、既是最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又是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是( )
A 德国
B 日本
C 意大利
D 西班牙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出卖别国利益换来自己的“和平”。

这是指( )
A、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华盛顿会议
D、珍珠港事件
3、20世纪,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
A.英国
B.意大利
C.德国
D.日本
4、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是( )
A.德军突袭波兰
B.《慕尼黑协定》签定
C.苏德战争爆发
D.太平洋战争爆发
5、导致“二战”爆发的最根本因素是()
A、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
B、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
D、英法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6、下列表述不属于二战经验教训的是()
A、绥靖政策只能既害人又害己
B、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可以演变成正义战争
C、不同制度的国家能共同应付人类面临的挑战
D、制止世界大战的前提是大国间协调一致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莫斯科保卫战
D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22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昨天,1941年的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
帝国海军部队的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
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纵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统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清分别写出
A 、
B 两国所在的军事集团名称。

(6分)
(2)请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和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名称。

(6分)
(3)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了尽快地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年2月,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哪一次会议?(6分)
B A
(4)材料三告诉我们,二战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谈谈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4分)
【课后反思】
课时把握不准。

二战的内容非常的丰富,用短短的40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个个环节都没有能够展开。

这次准备的比较充分,时间也比较长。

对于教材内容和教案比较熟悉,课上感觉比较从容。

参考资料很好的在课堂上应用。

、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很不一样,如我所料,有个别学生对二战史实是比较熟悉的,更多的学生则是基础薄弱,部分学生能够跟得上课堂进程,那是她们认真预习教材和参考书的结果。

这种参差不齐的状态我该如何应对呢?对于个别学生来说,这堂课可能是白上了,因为没有接受到新知识,而对令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还不能让他们对二战构建起一个全局印象。

重难点不突出。

教学时间被平分。

我一直有这种感觉,只是不知道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因为我试图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楚。

有掉书袋的嫌疑。

对战争细节问题甚至是不算细节的问题都不够了解。

所以讲解过程中有空洞
贫乏之感。

【课标分析】知道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产生的原因,了解三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以及结成法西斯轴心国,理清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的步骤,分析英国、法国、苏联对纳粹德国扩张的反应,二战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