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之三安全操作规程

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之三安全操作规程

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之三安全操作规程1紧急应变程序1.1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内容:1.1.1列出本公司财产区域范畴内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包括数量与分布;1.1.2简介本公司厂区差不多情形,附厂区应急逃生图;1.1.3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1.1.4通讯联络方式;1.1.5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任务、抢救及其演练;1.1.6事故预防的措施;1.1.7紧急安全疏散(响应、通道、紧急集合点);1.1.8现场医疗抢救;1.1.9事故的处置与报告;1.1.10外界支援联络。

1.2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形1.2.1火灾紧急情形:生产场所如溶剂萃取(包括己烷、甲醇、乙醇等)、制氢和氢化、办公场所、仓库如溶剂储存及其卸料处火灾及化学品泄漏、爆炸引发的火灾。

1.2.2台风、洪水等自然灾难紧急情形。

1.2.3爆炸紧急情形:压缩空气系统、易燃易爆气体如溶剂、氢气、氧气/乙炔瓶、化学品(油)罐爆炸引发的灾难。

1.2.4污染物严峻污染紧急情形:生产场所如溶剂萃取车间、溶剂储存及其卸料处、氢气、氨等化学品的泄漏、废弃物排放严峻超标、废水排放严峻超标。

1.3建立紧急应变组织机构,其组成和职责如下:1.3.1总指挥(公司总经理):由公司负责人担任,紧急情形发生时,负责指挥紧急应变组织投入救灾斗争,执行各项紧急应变打算。

1.3.2现场指挥(事发区域经理):紧急情形发生时,负责执行上级意图,现场指挥救灾或紧急事件处理。

1.3.3通讯组:紧急情形发生时,负责对外紧急报警及联络各有关方,对内紧急通知各有关人员迅速到达灾难现场。

1.3.4戒备组:爱护现场四周秩序,保持交通通畅及厂区四周警界,看护抢救出来的物资,防止不法分子乘机偷窃,爱护事故现场。

1.3.5救灾组(事发区域经理):紧急情形发生时,火速赶往灾难现场,同意现场指挥的救灾方案,负责紧急抢救被灾难威逼人员,抢运重要文件、贵重物品、危险品,投入救灾工作。

1.3.6疏散组:负责人员疏散,按预先指定的路线,引导人员到指定地点集合。

1.3.7急救组:负责紧急抢救,抢救伤员,伤势严峻的送医院急救。

1.3.8调查组:负责事故缘故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公司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

1.4通讯联络方式1.4.1白天:紧急情形发觉时,赶忙通知部门主管人员及人事行政部,人事行政部通知所有救灾人员,迅速赶往事发觉场。

同时事发部门应赶忙采取有效措施,操纵灾情力免扩大,等救灾人员到达后,迅速投入斗争,并依总指挥的指示,决定是否报警。

1.4.2夜晚或假日:发觉紧急情形时,应赶忙报警,同时迅速通知有关人员,做好预备,接应支援救灾人员。

1.4.3公布紧急应变成员联络 :1.4.3.1对外求援:火灾:119;治安事件:110;急救:1201.4.3.2紧急应变机构人员及联络方式名单:……1.5紧急应变抢救1.5.1紧急情形发生时,第一责任人应赶忙通知紧急应变组织机构总指挥,同时事发部门赶忙实施部门紧急应变打算,操纵灾情扩大。

各有关救灾小组迅速到达灾难现场,按各自职责,展开各项紧急应变处理。

1.5.2在紧急应变的同时,依据总指挥的指示,向外界求援,同时尽最大努力,操纵灾情蔓延。

1.5.3当灾情无法操纵时,除抢救组人员外,其他人员应迅速撤离。

1.5.4一旦外援救灾人员到达后,一切行动应听从外援救灾人员的指挥。

配合救灾人员展开各项救灾工作,直至操纵灾情。

1.5.5任何人员损害按照急救程序处理,假如需要则送医疗机构。

1.5.6各种紧急情形的应变流程图:……1.6紧急应变设备1.6.1爆炸、火灾及化学品泄漏需预备:发电机、消防泵/栓、消防水/罐、直截了当蒸汽、防毒面具、灭火器、急救箱、担架等。

1.6.2台风、洪水灾难需预备:铁锹、包装袋、运输车辆、急救箱、担架等。

1.6.3疏散指示图。

1.7紧急疏散1.7.1当接到危险(警报)报告时,受灾区域工作人员停止工作;1.7.2按照紧急疏散通道图示迅速而有秩序的前往应急集合点;1.7.3清点人数,等待通知。

1.8善后处理1.8.1灾后由调查组负责调查灾难发生的缘故,提出改善方案,落实预防措施。

1.8.2待缘故查清后,组织人员清理灾难现场,尽早复原生产。

1.8.3灾后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将灾情发生的时刻、地点、缘故记录并存档。

1.8.4灾难事件发生后,由公司人事行政部对灾难事故所造成的环境阻碍进行鉴定评估,如有专门,应进行必要的整治。

1.9事故报告:按益海嘉里集团事故报告要求完成。

1.10培训1.10.1人事行政部门组织相应职工进行培训。

1.10.2逃生程序为:接警(警报声响)---逃生通道---应急集合点。

1.10.3各机构应变程序培训。

1.10.4每年进行一次演习培训。

1.11浸出车间紧急应变抢救程序:本程序是公司紧急应变程序的子程序,为榨油厂生产职工及进入榨油厂的修理人员应急使用。

1.11.1目的:当正己烷泄漏、火灾等意外事件发生时,有关人员能迅速而有秩序地到达自己的岗位,并能有效地采取各种应变措施,使财产缺失、人员伤亡、环境阻碍降低到最低限度。

1.11.2范畴:本公司浸出院墙范畴内。

1.11.3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形:1.11.3.1正己烷泄漏。

1.11.3.2正己烷泄漏着火燃烧(爆炸)。

1.11.3.3 DC着火。

1.11.4应急自救1.11.4.1发觉正己烷少量泄漏时,关闭泄漏点阀门---用水冲入水封池---以直截了当蒸汽加热蒸发;假如泄漏量较大,关闭泄漏点阀门---用水冲入水封池---容器撇取回收---并以直截了当蒸汽加热蒸发。

不管泄漏量大小,禁止任何可能产生高温顺火花的行为。

假如设备泄漏,须排空泄漏容器内的溶剂,修复。

1.11.4.2当正己烷着火时,赶忙打开雨淋系统喷淋---并迅速使用灭火器灭火---依照泄漏点位置关闭阀门(以中断溶剂的供给)---通知锅炉停止供汽---通知切断浸出全部电源---但仍旧不能操纵现场火势,则迅速离开建筑物---通知当地119。

1.11.4.3发觉DC着火时,迅速打开通往DC的灭火蒸汽阀门和连接消防水---并启动雨淋系统喷淋---通知切断电源---但仍旧不能操纵现场火势,迅速离开浸出建筑物---通知当地119。

1.11.5应急疏散:以上着火紧急情形发觉后,赶忙以对讲机通知当班班长---并通知到主任---经理。

榨油厂现场当时最高职务负责人决定通知启动紧急应变程序。

当接到危险(警报)报告时,浸出和预榨及相关区域所有人员必须赶忙按照紧急疏散通道迅速而有秩序的前往应急集合点。

1.11.6按照公司紧急反应程序启动公司应急程序。

1.12记录1.12.1(十六)记录1-损害应急抢救要点(见记录)2动火作业安全治理规定及审批程序2.1动火作业在禁火区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酷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2.2动火作业分三级治理(按作业区域划分)2.2.1一级动火(专门动火):指浸出车间。

有限空间(如皂角罐)及作业中的榨油厂、锅炉房、筒仓、粕库、油罐区及输油(气)管道等专门危险生产区域的动火作业。

2.2.2二级动火(生产区域常规动火):指在榨油厂、精炼厂、小包装车间、筒仓、罐区、粕库、锅炉房等一般生产区域的动火作业。

2.2.3三级动火(非生产区域一样动火):指一级动火及二级动火区域以外的动火作业。

2.3.动火作业许可证审批程序2.3.1申请动火人领取动火证后,必须由动火单位负责人签字,动火单位负责人对动火作业负第一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2.3.2二、三级动火由动火部门负责人、动火部门监护人和操作部门负责人、动火操作人监督落实防火措施,合格后签字报区域经理检查核实防火措施后签发动火证。

2.3.3专门动火(一级动火)除以上手续完备后需安全主任和生产部经理向总经理汇报批准后方可动火。

2.3.4动火证上应清晰标明动火等级,动火时刻有效期,申请办证单位,动火详细位置、安全防火措施、动火分析、有限空间动火必须同时办理进入许可证、动火时刻以及各项责任人和各级审批人的签名。

2.4动火作业许可程序2.4.1每个部门和车间的治理者必须严格遵守此程序。

2.4.2在动火之前必须取得动火许可证。

2.4.3动火许可证的发放须遵守本程序。

2.4.4不需动火许可位置:伙房、机修、锅炉炉膛。

2.4.5凡能拆卸移往动火安全区域动火的作业,不得在易燃(爆)区域动火作业。

2.4.6动火作业前确保合适的灭火装置就位。

2.4.7动火特种作业人员须具备特种作业人员资质,且自己使用的设备和操作符合有关规定。

2.4.8保证动火区域10米内没有可燃物,不能移动的可燃物要用防火布或金属板完全覆盖。

2.4.9保证地面清理洁净,可燃地面用水打湿或用金属板或其他防火物品覆盖。

填塞地面和墙面上的孔洞,包括管道缝隙。

2.4.10保证可燃液体和油类的沉积全部清理洁净。

2.4.11保证所需配备的动火监督人(必须先同意培训合格)到场观看动火,防止火灾发生。

2.4.12保证动火操作不在可燃的墙壁、可燃的地板或含有可燃物的绝缘体上进行,且操作物另一面的可燃物也已移走。

2.4.13保证已从风管和封闭的设备内排空可燃物,同时过滤器和滤袋已从集尘器中取出。

2.4.14对任何容器、有限空间(包括连接物)、油、气管线动火前需完全清洗吹扫,并做测爆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2.4.15高空(2米以上)动火应使用阻燃物围遮,防止火花飞溅。

遇到大风不能防止火花飞溅时应停止动火作业。

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2.4.16动火终止后半小时内,保证配备动火监督人的地点有人连续监视,包括楼上楼下相关区域,完全检查是否有火星、余烬或任何冒烟现象,防止闷燃。

2.4.17动火许可证由动火地域生产经理(生产第一负责人)/副经理或更高职位人员签发,任何签发人必须先通过培训。

一级动火必须由安检主任报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2.4.18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一天,从颁发时运算,但只是夜。

2.4.19动火区域停止操作但连续有人监看,可连续操作,否则须重新办理动火许可。

2.4.20外来施工劳务在厂区内动火许可受本程序约束,执行动火作业前须同意工厂培训。

2.4.21动火许可证共3份,一份存档,一份交动火者,一份保卫留存。

2.4.22动火工作完成后,第一联动火作业许可证由车间暂存,领新动火作业许可证时将暂存的动火作业许可证交安保部门存档,储存期为2年。

2.5对提升机及粮食储运区域动火的专门警示在提升机内(执行有限空间操作规程)进行任何焊接和动火操作之前,一定要先查找其它替换方法,举例如下:2.5.1临时拆下并移出须动火部件,以便在提升机外进行动火操作。

2.5.2使用法兰和螺栓连接以便于拆卸。

2.5.3使用气动锯或手锯切割设备进行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