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优质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优质课件(含视频)
罗斯福新政 摆脱危机,巩固资本主义
德意日法西斯独裁统治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战争全面爆发前的日本、德国扩张
1931年 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1933年,成为世界大战的欧洲策
1936年成为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 源地;
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
战争爆发;
1936年,进驻莱茵河东岸非军事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并 区;
进攻南京,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2月13日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1939年3月,德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至此,法西斯集团掀起的战争已经席卷五亿人口,蔓延欧、亚 、非三洲土地。然而,以英法为首的主要国家依然姑息养奸,采 取绥靖政策。企图牺牲小国利益,换取自身和平。
合作探究
3.战争持续扩大-法国投降
1940年
英国
荷 兰
比利时
巴黎 被占领
马其诺防区
色当
法国沦 陷 法国
1940年6月, 德军绕过马其诺 防线,进入法国。
德国
戴高乐将军流亡到 英国,领导“自由法 国”运动。
法国 沦陷
合作探究
德国攻占巴黎
德军从博物馆破墙取出福煦车厢
合作探究
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 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 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一战结束。
太平洋战场
合作探究
3.战争争持续扩大-德国侵略欧洲多国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马奇诺防线
二战初期, 德国闪击战,攻 势凌厉,35天波兰灭亡,4小时 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
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服 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
5月下旬,德军绕过法国坚固 的 “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 内,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 军”的法国。 11天征服南斯拉夫, 56天征服希腊。欧洲大陆基本沦陷。
讨论:上述三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合作探究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具
体
原
因
: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危机 引起政治危机,德日意建立法西斯专政,
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2、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 的侵略气焰。
合作探究
绥靖政策
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奇怪战争”
合作探究
二战的主要战场
1937 七七事变后,在中国 开辟了二战的东方主战场
亚洲•日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欧洲•德国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标志: 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被迫宣战
全 面 爆 发
二战的主战场: 欧洲西线、 北非战场、 苏德战场、
1、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维 护本国利益。 2、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3、谈战色变: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受一战 影响,各国反战情绪高涨
合作探究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思考:慕尼黑阴谋有什么恶劣的影响?
影响: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使法 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 胀;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改变 了欧洲格局,加速大战的爆发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合作探究
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 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2、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_闪___电__战__”
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合作探究
德国突袭波兰
3日英国和 英 法国被迫对德
学习目标
目标1:知道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了解苏德战争、太 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知道在亚洲战场,中国牵制大 部分日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2: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通过分 析其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标3:知道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理解为取得二战 根本胜利,不同性质的国家之间的合作。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社 会 主
动义 荡 与 变 革资
本 主 义
建立
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十月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探索
列宁 新经济政策(1921年)
斯大林
一流工业强国1937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开始)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战后新秩序)
经济危机
1940年6月22日,德、法在贡比涅 森林的火车车厢里签署《贡比涅停战 协定》,法国投降。
合作探究 3.战争持续扩大-德对英作战
不列颠空战
1940年秋德国集结各种作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 战飞机2500余架,投弹量6
合作探究
轴心国集团建立
19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 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法西斯同盟。1940年 9月,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统称“三国轴心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又称轴心国集团。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重点:二战的进程和影响
难点:二战胜利的原因。
目录
1
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2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3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的结束
合作探究
法西斯独裁者
东条英机
墨索里尼
希特勒
合作探究
德意日法西斯要对外扩张,进行殖民侵略以转 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 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 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 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得日本在满洲和蒙古 的权利和特权。 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是靠一把巨大的剑, 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宣战
国
法 国
标志二战 全面爆发
德
波兰
国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苏击波兰联。
希 腊Βιβλιοθήκη 合作探究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
2、军事落后: 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1、英法:“静坐战争”
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东方战线”, 派兵占领波兰东部。
合作探究
战争爆发-波兰战争中的“奇怪战争”
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 策,以为希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 宣而不战。在德国西部边境,英法 联军并没有采取重大军事行动,出 现“奇怪战争”。不仅使英法坐失 战机,也为日后法国惨败埋下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