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我和诗文同行”发言稿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我和诗文同行”发言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2018年央视推出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了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在今年春节火了。

材料二:“燃文化”是从腾讯视频2017年暑期提出的“好时光一起燃”这一主题衍生而来的新型文化体。

它体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和热血的状态。

材料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请结合任意两则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能套作。

【试题来源】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我和诗文同行”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我和古诗文同行。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常被逼着背唐人的名诗名句;一背不出来,父母便不客气的一拍桌子:“你心放到哪儿去了?背!”我被父母那凶神恶煞的脸给吓呆了,但泪只能往心里流——“不准哭!背!”母亲的竹板“啪”的一声摔在桌子上。

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恨李白、杜甫,甚至还“恨”屋及乌,“为什么?焚书坑儒为什么不发生在现在?”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本能的对古诗文表示反感——“我永远也不要再看见你们!”
上初中了,与我打交道的只有那么几个朋友——土气的语老头,洋气的英小姐,神秘的理先生。

或许是由于语文功底厚的缘故吧,我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在班上,不,在全校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回,我可爱屋及乌了,对文言文也特别感兴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记得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带着微笑面对着使我无数次难堪的“老仇人”。

不,对不起,应该是“老朋友”。

有了初一,就有十五。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带者一泻千里的狂潮,我一股脑儿地扎进了古诗词,像书虫那样咬文嚼字。

望着儿时留下的痕迹,我的心猛地一酸,眼泪如同滂沱大雨般刷刷而下。

《唐诗三百首》早已成了老鼠的肚中食,《民间诗词》也被蛀虫咬得千疮百孔……面对这“惨不忍睹”的情景,我无奈地摇摇头,喃喃地自言自语:“我爱你们,真的,百分之百地爱你们……”——平生第一次,我对诗文说出了藏在心底很久的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