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12.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

13.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分为和。

14.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和。

15.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

二、单项选择题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A. 相同的B. 认知的C.不同的D. 基础的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B. 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 娱乐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B. 个性和意志C.心理和行为D. 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A. 一种B. 两种C.三种D. 多种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B. 体育实践工作C.体育科学研究D. 运动训练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A. 1901B. .1905 D. 18988.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A. ScriptureB. AnshelC.GriffithD. Wann9.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BA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B. 20世纪80年代前和80年代后C. 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后D.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10.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A. 吴文忠B. 马约翰C.肖国忠D. 马启伟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

A.70%B.80%C.90%D. 60%三、多项选择题1.运动心理学集中研究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A.动机B.个性C.焦虑D. 认知2.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和行为。

A.运动员B.教练员C.运动心理咨询者D. 观众3.锻炼心理学具体研究。

A学生的学习焦虑 B.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C.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D. 体育锻炼坚持性4.本书所讲的体育心理学主要探讨领域中的心理现象。

A.体育教育教学B.娱乐C.竞技运动D. 体育锻炼5.Anshel提出,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运动参与背景下的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如何被三种基本来源所影响。

A.团队领导B. 运动员C.个体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D. 观众6.学习和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两个目的。

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生理表现B. 理解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生理表现C. 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健康和幸福D. 理解理解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7.教育运动心理学主要探讨等方面的问题。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记忆过程 B.提高动机水平C.调节情绪和感觉状态D. 降低焦虑程度8.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探讨。

A. 运动员的个性B. 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C. 影响团体凝聚力和团体动力学的因素D. 观众特性对运动表现的影响9.近些年来,个性运动心理学家更多地集中研究运动员的影响运动表现的程度。

A.个性B.情绪C.风格D. 思想10.日本在70年代体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分为两类. 。

研究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 B.研究学生的认知问题C.研究运动员的情绪激动状态D. 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学问题11.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指出,运动场可以。

A. 批评错误B.陶冶情操C. 鼓励高尚D. 激励品质12.近十年来,中国体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竞技运动领域的心理学问题 B.大众的体育锻炼心理学问题C.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的心理学问题D.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13.未来的运动心理学将继续强化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即。

临床运动心理学B学术运动心理学C应用运动心理学D 教育运动心理学14.所谓质性研究方法就是通过,从而推论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

A.实验B.观察或访谈收集资料C.分析被试的言词D. 故事或叙述六、简答题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3.何谓体育心理学?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6.教育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7.简述体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个重大事件.七、论述题1.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2.试述体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一、填空题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2.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观点,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3.罗杰斯将学习分为、,前者主要死记硬背那些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无实际意义的知识;后者则主要指那些能影响学生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选择未来行动方针的学习。

4.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于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逐渐流行。

5.理论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的过程,即S-O-R。

6.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内容的和呈现方式的。

7.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更强调,重视认识中的。

8.人本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

二、单项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是基于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

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D. 建构主义2.如下图所示的学习内容的层次结构是 心理学派的理论观点。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 认知心理学 D. 人本主义3.以下哪个心理学家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

A. 斯金纳B. 罗杰斯C.皮亚杰D. 赫尔 4.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 的学习策略。

A. 自下而上B. 自上而下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复杂到简单5. 在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 班杜拉动作示范 (提供刺激)体育教师 接受信息 (加工处理)学生 评价反馈 (强化机制) “跟我学” (作出反应)最高层高一级层次高一级层次 基础层 基础层 基础层 基础层 基础层 基础层 基础层 基础层6.行为主义对体育学习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首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

A.反馈学说B.强化学说C.联结理论D.奖励学说7.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是学派的理论。

A.行为主义B.认知心理学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8.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策略是。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由简单到复杂D.由复杂到简单9.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

A. 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C.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D.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0. 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

A.决策者B.执行者C.传授者D.促进者五、判断题1.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认知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只重视实验室实验,不重视主观实验的报告。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提出来的。

4.建构主义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的过程。

5.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关注的是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

6.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过程和意识系统。

7.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非常重视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制约作用。

8.行为主义未能揭示人类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视了人类学习的内部过程。

9.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体育学习中,学习每一项运动技能都应首先让学生接触最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10.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由人创造的,并受其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

六、简答题简要评价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简要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

简单介绍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原则。

七、论述题1.试述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2.试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3.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第三章运动兴趣一、填空题1.运动兴趣的效能高低主要表现为以及。

2.有趣是人们对于新事物或有趣现象的直接兴趣,是在感知中由于兴奋性增强形成的一种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属于始发状态的低层次兴趣,是由事物的新异刺激而引起的好奇心。

3.是继发状态的中层次兴趣。

4.运动兴趣的效能是指。

5.“有趣”不断地发展积累,由量变引起质变,由被动的、观赏性的兴趣转化为主动参与的兴趣,由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热爱倾向,其动力效应大大增强,从而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