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说明21.1编制依据21.2编制原则2二、工程概况3三、施工安排43.1 进度计划43.2 人员安排43.3 机械设备安排5四、施工方案54.1路基回填压实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54.2施工准备74.3 软基处理84.4 填土路堤124.5 路基填挖交界、半填半挖路段的技术处理16五、质量控制16六、安全技术措施176.1 安全管理制度176.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96.3 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0七、文明施工的措施217.1施工现场场容217.2施工现场料具227.3机械管理227.4环境卫生和卫生防疫237.5防污染措施23八、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48.1预计施工管理措施248.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5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黄陂区汉口北滨湖路延长线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TGB01-2003;(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我项目部编制的《黄陂区汉口北滨湖路延长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编制原则(1)本方案遵守设计文件,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编制。
(2)工期安排根据业主对总工期的要求,考虑雨季对施工产生的影响。
路基各分部分项工程以服从整体施工安排为前提,均衡展开施工,用最节省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工期、质量效果,在保证路基施工的前提下保证整体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等目标的全面实现。
(3)施工计划主抓关键工序,组织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科学安排交叉作业,强调专业间的协同配合,避免窝工,杜绝返工,循序渐进,均衡生产。
(4)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求提高效率、压缩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二、工程概况该项目起于滨湖路与盘龙一路交叉口,路线由西向东下穿岱黄高速(距岱黄高速府河收费站北523m),道路全长3451.238米,道路红线宽40米,按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标准建设,双向6车道,水泥砼路面,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路幅布置为2米人行道+3米非机动车道+4米绿化带+22米机动车道+4米绿化带+3米非机动车道+2米人行道。
本标段为K2+179.111~K3+451.238,全长1272.127米,和汉口北大道平行,路基土方主要工程量如下:序号细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 特殊路基处理草袋围堰m 1122K2+459~K2+605K2+605~K3+421.7 排水M³37865清淤M³103319换填碎石土M³103319粉喷桩m 65290K2+171.5~K2+187.5K2+187.5~K2+459 沉降补偿土M³2692土工格栅㎡15493砂砾垫层M³74762 路基填方M³174682.8K2+174.24~K3+451.238 挖方M³779.7三、施工安排3.1 进度计划3.2 人员安排项目部主要管理、技术人员配备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职称备注1 韩朝刚项目经理工程师2 陈红波项目副经理工程师3 胡志恒项目副经理工程师4 杜红杰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5 黄博项目副总工工程师6 郭胜利技术员工程师7 柳必佑技术员工程师8 胡婷预算员工程师9 朱海波材料员工程师10 梁宸质量员工程师11 胡先武安全员工程师3.3 机械设备安排项目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自卸车台41 装载量24m³2 挖掘机台 5 斗容量1.2m³3 推土机台 2 160型4 压路机台 2 25T5 平地机台 16 吊车台 1 16T7 打夯机台 28 切割机台 19 钢筋弯曲机台 110 砼振动梁台 111 插入式振动棒台 2 50型12 磨光机台 213 切缝机台 214 发电机台 2 30Kw15 潜水泵台 4四、施工方案4.1路基回填压实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路基回填质量通病主要有:超厚回填,填土不符合要求,带水回填,回填冻块土和在冻槽上回填,不按段落分层夯实,路床的碾压宽度局部或普通小于路面结构宽度等。
(1)超厚回填的沟槽回填土或路基填方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或未按规定的分层厚度回填。
采取防止措施是:加强技术交底,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严格操作要求。
严格质量管理,每回填一层,进行检查,使沟槽回填及路基填方的虚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使每层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2)填土不符合要求主要有: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回填,挟带大块回填,如:在填土中含有树根、木块、杂草或有机垃圾等杂物,或含有大石块、大硬块等。
采取防止措施是:严格管理,在填土前技术交底中向操作者讲明挟带大块及有机杂质的危害,使操作者能自觉遵守。
沟槽回填前,应将槽底木料、草帘等杂物清除干净,路基填筑前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过湿土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3)带水回填是在沟槽回填土中,积水未排除,带泥水回填土。
采取防止措施: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疏干槽底,再进行分层回填压实,有降水措施的沟槽,在回填夯实完毕,再停止降水,排除积水有困难时,将淤泥清除干净,再分层回填砂或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
(4)冬季施工回填土时回填冻土块或已结冻的底层上回填,膨胀的冻块融解,在填土层中形成许多空隙,不能达到填土层均匀密实,土体一经结冻,体积膨胀采取防止措施:按规范要求,道路下沟槽回填土“当年修路者,不得回填冻土”,要掏挖堆存土下层不冻土回填,如堆存土全部冻结或过湿,应换土回填。
回填的沟槽如受冻,应清除冻层后回填,在暂时停顿或隔夜继续回填的底层上要覆盖保温。
(5)不按段落分层夯实,容易造成接茬处碾压不实,分层超厚处密实度不达标,边角处漏夯等都会造成路基日后不均匀沉降,路面变形。
采取措施:按规范要求分段、水平、分层回填,段落的端头每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1m,在接填下一段时碾轮要与上一段碾压过的端头重叠。
槽边弯曲不齐,将槽边切齐,使碾轮靠近碾压,对于检查井周边或其他构筑物附近的边有部位,应用电动历实机夯实。
土路床的压实宽度不到位。
(6)路床的碾压宽度局部或普遍小于路面结构宽度。
治理方法:A、不论是填土路段填筑路基时,还是挖方路段,开挖路槽时,测量人员将边线桩测设准确,随时检查桩位是否有变动如有遗失或移位,及时补桩或纠正桩位。
B、路床碾压边线超出路面结构宽度每侧不得小于10cm。
4.2施工准备4.2.1 施工调查调查清楚路基范围内及其沿线地下管线特别是光缆线位置,以及村旁水源井的位置;踏勘现场实际地质情况,核对地质报告。
4.2.2原地面复测测量横断面布设里程与施工图横断面里程相对应,对地形急剧变化或与施工图比较变化较大的地段适当增加,断面间距不大于20米。
我部对全线均已完成原地面复测。
4.2.3 测量放样跟据设计图纸对全线征地红线、道路边桩及道路中桩进行测量放样,并对导线点、水准点、道路边桩设特殊标志予以保护,以免遭到破坏。
4.3软基处理本工程软土路基主要处理方案有两种:水泥搅拌桩及清淤换填,水泥搅拌桩处理另外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4.3.1清淤换填(1)挖除淤泥a、清淤换填施工前,先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对原地面进行淤泥面标高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应在测量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b、清淤清除前,先采用挖掘机沿纵横每隔5m开挖排水沟,将水大致排干。
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自一端往另一端全断面开挖。
c、清除淤泥时,应做到随挖随运,并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以免污染环境。
d、淤泥清除后,先对基底进行整平碾压,碾压后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然后按要求恢复中桩、放出边桩、撒上石灰。
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回填前的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应在测量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2)换填碎石土a.材料控制路基填料土采用细粒土作为路基填料,最好采用塑性指数在12~18之间的土,对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土作为路基填料土;当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时,为保证路基填料土和碎石拌合的碎石土强度要求和压实度的要求,应采用各种措施(如晾晒、掺水泥或石灰等)对土的含水量进行处理,然后同碎石拌合均匀备料;当用不同填料土同碎石拌合的碎石土,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还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季节、工程进度等因素确定是否对填料土采用晾晒、掺灰等处理措施以降低含水量、加快施工进度。
碎石应用质地紧韧、耐磨、具有一定级配的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如破碎花岗岩或石灰岩。
软硬不同的材料不得掺合使用,不允许使用同粒径碎石、山皮石、风化石子及不稳定矿渣。
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清洁无土、不含石粉及风化杂质,且符合下列要求:1)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压碎值应小于35%;2)软弱颗粒小于5%;3)含泥量小于2%;4)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小于20%;5)碎石规格为20-60mm,嵌缝料为15-25mm。
b.碎石含量控制对现场拌合均匀的碎石土在不同三处随机取样,取样碎石土约25kg左右(在现场用磅秤称取重量),用冲洗法冲洗,收集冲洗干净的碎石并烘干,称其烘干后碎石质量,计算碎石与土的质量比[碎石:土=烘干后碎石质量:(25kg-烘干后碎石质量)]。
如碎石与土的质量比满足设计要求,则可正常填筑,否则按碎石土质量比计算应补加碎石质量加入碎石,重新搅拌均匀,按上述要求和检测方法再次取样检测碎石与土的质量比,重复上述程序,直到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填筑。
c.碎石土填方路基的填筑要求:1) 路基在填筑前进行清理、整平、压实。
承包人应将压实后的填方工程断面、压实度,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否则不得填筑。
2) 原地面如有沟塘,应先排水,并将淤泥清除干净,若遇砼硬质水沟,在清除淤泥前,应先排水并拆除圬工。
3) 填方作业时不得对邻近结构和其它设施产生干扰、位移和损坏,否则,由此引起的后果由承包人自己负责。
4) 路基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 碎石土路基必须纵向按路面平行线,横向按水平线填筑,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必须每侧超宽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强度,严禁出现贴坡现象。
7) 不同土质碎石土填料应分层填筑,首层松铺控制70cm厚左右为宜,以上每层碎石土松铺控制30cm左右厚为宜,最终以试验段得出松浦系数(1.16)和松铺厚度(第一层松铺70cm,第二层及以上30cm)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