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调查对象
农村经济、环境问题
一.调查内容
1.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我国环境现状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二.调查结果
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球经济危机没有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仍是长期态势。

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随着
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平衡状态,阶段性、区域性、结
构性的短缺与过剩一直会交织存在,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可能相应增长。

(2)2013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社会商品的通货膨胀影响了人们的购买
支出。

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

(二)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特
征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全球经济危机中表
现得更为明显。

一方面,农业农村经济更加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

工业经济、城镇经济与农村
经济日益交融。

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日益紧密。

国际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和
贸易对国内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

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

这几年尤为明显。

(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

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

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中国北方城市更是受到雾霾的严重影响。

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雾霾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

(3)淡水
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加上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排放的肥料、农药和粪便而造成大面积的富营养化,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较差,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污水排放量一直在不断上升。

中国约有75%的湖泊受到污染,给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4)海洋
中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并拥有广阔的大陆架以及海岸线外长达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但由于陆地污染物排放、石油溢出和过度捕捞及其他海洋活动等,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都遭到污染,近海渔业资源基近枯竭。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个很粗略的估计。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

四.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

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首先是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调整个区域粮食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农业生产的结构;
第二,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第三,立法方面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

第四,建立生活垃圾回收站,提高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五,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国的人口仍然还在增加,人民群众的上活质量需要改善,会使农村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唯有及早应对,从根本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紧迫感。

加大政府控制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心。

三.总结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英国的泰晤士河污染经过150多年的治理到现在才有所改善,给子孙带来了100多年的伤害。

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村亦是如此,我们应注意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村。

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农村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让农民持续增收。

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努力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