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抚州市东乡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抚州市东乡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抚州市东乡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5分)1. (1分) (2017八上·遂宁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箱箧(qiè)仄歪(zè)拙政园(zhuō)锐不可当(dāng)B . 遗骸(hái)瓦砾(nì)颤巍巍(chàn)惟妙惟肖(xiào)C . 瞥见(biē)愧怍(zuò)蹿一蹿(cuàn)全身震悚(sǒng)D . 褶皱(zhě)取缔(dì)白洋淀(dìng)草长莺飞(yīn)2. (1分) (2017七下·江津期末)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B .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永存的英雄,一个人民永远要学习的榜样。

C .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D .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兀兀穷年混日子,长此以往你将不会有任何进步。

3. (1分)(2018·岳阳)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改正确的一项是()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变为现实。

①2018年1月25日,诞生近两个多月的中国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照片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关。

②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使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了牛、鼠等动物,但一直没有突破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关。

③科学家曾普遍认为现有技术不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

④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前沿。

A . 句子①删去“近”或“多”B . 句子②删去“使”C . 句子③删去“不是”D . 句子④在句末加“的秘密”4. (1分)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人认为,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______________。

它不仅造就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①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②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

A . ③①④②B . ③②①④C . ①④③②D . ②③①④5. (1分)“姗姗来迟”现在形容慢吞吞的很晚才到来,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这个词语出自一首小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

偏何珊珊来迟。

”这首小词出自哪位帝王之手?()A . 汉武帝B . 唐玄宗C . 汉元帝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7九·平邑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3)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________,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6)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8)________,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7九上·西宁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②所识穷乏者得我得:________(2)解释下列虚词的含义①为宫室之美之:________②呼尔而与之之: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5)划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9分)8. (4分) (2017八上·莒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①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种体态小巧,行动轻盈的小鱼。

鱼医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

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的。

②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

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

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呢,根据海洋学家的观察分析,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会将鱼医吐出后再逃之夭夭。

③海洋学家试图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鱼大为减少。

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两周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疾病,一些鱼的鳞、腮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

海洋学家又做了一个试验,在一些鱼池中放有鱼医,而在另一些鱼池中不放鱼医。

结果,有鱼医的水池里,鱼都不生病,而在没有鱼医的水池中,疾病迅速蔓延。

④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一位海洋生物学家留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⑤海洋学家还发现,拜访鱼医的病鱼以雄鱼居多。

有时,一条雄鱼一天中竟几次找不同的鱼医看病。

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

此外,海洋学家还发现,有些雄鱼根本没有负伤,也没有病,但它们仍然频繁地去找鱼医。

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己“美容”的。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 鱼医给鱼治病,实际上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

B . 根据海洋学家观察分析,即使遇上敌害,病鱼吃掉鱼医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C . 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条鱼医6小时内可以医治300条病鱼。

D . 雄鱼去找鱼医治病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雌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发生激战,经常负伤。

(2)下列关于本文语言的运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中的“竟”字是表示范围的限制。

B . “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己‘美容’的。

”中的“可能”一词表估计,用得不准确。

C . “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

”中的“必须一词强调了病鱼就诊时采用的唯一姿势。

D . “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

”运用了平实的说明语言。

(3)下列关于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经海洋学家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B .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事物。

C . 选文中第①段的第一句运用了摹状貌的方法有助于把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D .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让我们清楚、全面的认识事物。

9. (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启示①我喜欢在海边静静地思索。

当躯体休息下来的时候,往往是大海最活跃的时候。

②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就像面对缥渺无涯的星空一样,思维的翅膀在这广阔的天地里会飞得很远、很远……③我凝视着。

头上,那比地球还古老的阳光;远处,那像大海一悠久的群山,那从未止息过的碧波,那日夜进退的潮水,甚至,就在我身边,这一块目睹了多少人间沧桑的礁石,这一切,都会使人想到世界的永恒,自然的永恒。

哦,再想下去呢,我便常常坠入一处无名的怅惘:人,在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渺小,人的生命又多么短暂……④可是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海边遇见了一位熟识的老渔民。

我们攀谈了起来。

从打渔聊到天气,从大海聊到人生。

我忽然感叹地说:“人和海相比,真是太渺小,太短促了。

”老渔民似乎不假思索地笑了笑,随口说:“可海懂什么?”他的不经意的回答,犹如一道电光在我心灵深处一闪。

我似乎获得了一种启示。

我望着大海、群山、礁石……许久,忽然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

我想,是呵,海懂得什么?山懂得什么?它们虽然已经存在了亿万年,今后,也许还将存在更多的亿万年,可是,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感知和意识自己的存在,哪怕一分钟,一秒钟呢!而人,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岁月,却每时每刻,甚至在梦中也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存在。

而且,不正是人类自己赋予了自然以人的面貌、思想和感情吗?在无知的自然面前,人,难道不该感到骄傲和神圣吗?我顿时觉得第一次用另一种眼光审视着眼前的大海,并仿佛感到自己渐渐高大起来……⑤我为这意外的收获而高兴,我急忙跑去找那位渔民。

可是沙滩空空的,老渔民已经出海了。

举目望去,只见前方的海面上一叶小舟在风浪中驶去,驶去。

而我,那些无名的怅惘也仿佛被它带走了……(1)第③段中,从阳光、群山、碧波、潮水到礁石,这样排列的原因是什么?(2)第④段中的“不经意的”这个词语不能去掉,因为它照应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

(3)第④段中“犹如一道电光在我心灵深处一闪”一句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有什么含义?(4)老渔民“不经意的回答,犹如一道电光在我心灵深处一闪。

我似乎获得了一种启示。

”这种启示是什么?根据文中意思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你赞同作者的说法吗?并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