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案例
教材P91页“案例”子
你知道玛雅文明是怎样消失的吗?
活动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 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 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 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 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 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 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 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 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 改善。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在河南省安 阳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 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 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世界七大奇迹,如上所说:'埃及金字塔,宙斯神 像,阿耳忒弥斯神庙,摩索拉斯陵墓,亚历山大 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罗德港巨人雕像.'
性问题之一。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中“人”、“地”分别 指的是什么?
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 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指社会性的人 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 动的人,
有意识地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 的人, 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人,
地: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自然界与有机
二、直面环境问题





类 影




生产活动
环 境
消费活动
类 与
物质和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反 作的 关环来自用 于境人


讨论:图中内圆和外环分别表示的是什么?箭头呢?
内圆表示人类社会,外环表示人类周围的环境。
人类通过生产,生活对环 境产生影响
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环 境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物质和能量
人类任意排 放废弃物和有害 物质,导致环境 质量下降。
工厂三废――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案例 : 1952年12月5日—9日,伦敦出现 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在雾的初 期,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喉痛以 至呼吸困难,进而发烧。在浓雾后期, 死亡率急剧上升,几天时间内因支气管 炎,肺炎等病死亡者达数千人。
痛痛病表现那些环境问题?
—水污染和土地污染
赤潮污染渤海 1亿海蜇身亡 中新网北京8月8日消息:渤海湾南部海
面约1亿个海蜇尸体近日浮出水面,专家分 析,死亡原因是渤海湾局部海域赤潮引起。
据悉,7月20日,中国海监B—3808飞机 曾在黄骅市歧口东南18海里处发现赤潮,赤 潮面积达180平方公里。监测人员据此分析 后认为:此次海蜇死亡现象为赤潮引起或与 歧江赤潮有关。
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 哪些好处?
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 地,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缺乏问 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 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3.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
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悬 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科学论证,可能会 导致滑坡;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会对 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 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会对生 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引水量太 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 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举例:鲧禹治水的故事
• 鲧治水:鲧用的是共工氏修筑堤防,“堙”、 “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并逐年加高加厚的 办法,而不疏导河道,导致水无归宿。所以鲧
虽经九年的努力,但终因“功用不成,水害不 息”,治水最后以失败告终!
• 禹治水:禹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 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 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来根 治水患。
农药--土壤污染
生活生产中产生污染 --固体废弃物
交通、工厂产生污染-废气、噪音等
案例: 1998年,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忍受 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致使精神错乱。上万名工人开始 罢工,甚至还冲进波音公司总部,居民手持木棍,铁秋与 警察对峙,扬言要砸掉机场,如在一周内问题不能解决就 一天烧掉一架飞机。当地居民在体检中,大多发现心血管 病、神经系统疾病。
4.后工业文明时期的谋求人地协调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 “和谐论”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关注
人地思想: “和谐论” —— “可持续发展”
崇拜自然
8.1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P92 谈谈这三图反应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
1、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2、修水坝对环境的影响 3、建设城市对环境的影响
红 旗 渠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
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 程。
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 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 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 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 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第六章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0世纪初,世界人口 只有约16亿。1999年10 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 了60亿。随着人口的激 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 及工业的2迅猛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 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
什么是环境问题呢?该如地为域当何性今解走人决向 类呢全 面?球 临性 的, 全成 球
工厂三废――水污染
四川沱江河污染事件
你知道“痛痛病”吗?
案例:“痛痛病”和“水俣病”都是在日本发生的工 业公害病。这是由于含有镉或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土 壤和水源。“水俣病”是汞中毒,患者由于体内大量 积蓄甲基汞而发生脑中枢神经和末捎神经损害,轻者 手足麻痹,重者死亡。“痛痛病”是镉中毒,患者手 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易发生骨折。得这种病的人都 一直喊着“痛啊!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 “痛痛病”。由于普通干电池里都含有这两种有毒元 素,所以说电池从生产到废弃,时刻都潜伏着污染。 电池的回收势在必行!
废弃物
总结:人类社会和环境有着密切地联系
课本P93 读图思考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 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自净力的时候就会形成的问题。
环境对人类、生 活的排泄物具有 的容纳和清除能

(三)、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环境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