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器官移植的伦理

器官移植的伦理


一、器官移植的概况
(一)概念 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 是指将健康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人体 内的手术,以取代受者体内已损伤 的、病态的、或者丧失功能的相应 器官。
(二)历史现状 1954年,美国Murry医生为一同卵双生姐妹进行肾 移植获得成功;1967年在南非开普敦的舒尔格鲁 特医院里,克里斯蒂安· 巴纳德大夫成功地进行了 心脏移植手术;日本于1958年制定了《角膜移植 法》,1979年又将其修改为《角膜肾脏移植法》, 1997年10月起实施《器官移植法》;丹麦于1967 年制定了《人体组织摘取法》;美国于1968年制 定了《统一尸体提供法》;挪威于1973年制定了 《器官移植法》;法国于1976年制定了《器官摘 取法》;新加坡于1987年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 法案》……
解决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法律问题的 建议
一、建立器官供体保障机制 建立器官供体激励机制, 可鼓励越来 越多的人加入到器官捐献的行列来, 这 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道德标准的。
二、建立公平合理的卫生资源分配机制 1、坚持器官分配的效用和公正原则 在器官来源紧缺的现状中, 对于可供移 植的器官进行分配应遵循效用原则, 使 受体利益最大化。 2、确定符合实际的器官移植的发展速 度和适宜的规模 3、建立器官移植调配中心或网络
三、建立经常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长效宣传教育机 制1、 器官移植 (捐献 ) 知识及意义的宣传 2、 器官移植 (捐献 )的伦理宣传
四、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脑死亡”的立法 2、制定器官捐献方面的法律、法规 3、对新技术进行预见性立法
五、建立和加强对器官移植工作的监督 机制
为确保器官移植的健康发展, 必须禁止以任 何形式从事人体器官买卖及与器官买卖有 关的商业活动, 严防器官商业化而导致的走 私、贩卖人体器官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人 体器官的行为。同时必须明确在器官捐献 和移植的各个环节中专业人员的职责, 用法 律来保障其运行的公平性。大型综合性医 院应该根据国内医学实践的特点, 借鉴发达 国家医学伦理委员会经验, 尽快建立解决与 器官移植有关的伦理学问题的机构。
获取器官的方式
1.捐献: • 活体器官捐献; • 尸体器官捐献--包括自愿捐献和推定同意。 2.器官商品化 • 器官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受体往往难以了 解所购买器官是否安全和健康,如供体是 否有遗传病等。会导致在生死面前表现出 极度不平等,极易诱发犯罪。
器官捐献主要有三种形式: 推测同意、指定 同意、和请求捐献。推测同意是指如果没 有生前明确表示拒绝器官捐献,一般患者 在被诊断为脑死亡后就自然地成为供体。 目前很多国家都按照这一标准,比如奥地 利、比利时、法国、芬兰等。指定同意是 指亲属在患者死亡时可以表达器官捐献的 意愿,这些患者通常在生前表达了器官捐 献意愿,如德国、丹麦、挪威等。请求捐 献是指由负责器官捐献的医生向患者家属 表达器官捐献的请求。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技术的突破,中国的 器官移植手术以每年超过1000例的速度扩 大。1993年到2002年的十年间,中国肾移 植的增长率为322%,美国为141%;年均 增长率达到14%,美国为4%。
在我国,上海市已于2001年率先实施了 《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深圳市也在 2003年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 移植条例》。后者已于2003年10月1日 起施行,规定了人体器官移转的原则, 人体器官只能以捐献的方式且实行自愿、 无偿原则,禁止以任何方式买卖人体器 官,死亡需两名以上医师确认,亲属享 有优先权。这些都为我国规范人体器官 移植立法铺垫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1、从刚过世的死者或从同意捐献的生命垂危 的病人身上获取器官是否符合伦理道德; 2、利用胎儿的组织移植是否道德; 3、活体器官捐献带来的伦理问题; 4、器官如何收集及器官如何分配的公正问题; 5、人体器官紧缺带来人体器官商业化的问题 等。
(二)关于供体方面的伦理问题 1、尸体器官捐赠的伦理问题 2、活体器官捐赠的伦理问题 3、死刑犯做供体的伦理问题 4、胎儿组织的利用
三是利用权势金钱或各种关系, “插队”来获取供体器官。
• 东方器官移植中心天津市第一中心医 疗机构移植外科学部,被称作是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据有关 媒体透露,该院肝脏移植手术的患者 有53%为财大气粗的外国人。
我国目前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风险
1、器官移植对象审查不谨慎,间接推 动人体器官非法交易 2 、器官移植手术排序不透明,违反法 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 、摘取供体器官制度不健全,容易引 发诉讼
一、临床医学标准 1、适应症 2、适宜年龄 3、无影响移植成功的因素 4、组织配型良好 二、大医学标准 1、预期寿命 2、个人行为 3、生命质量 三、社会标准 1、对社会的重要性 2、对周围人的重要性 3、以往对社会的贡献 4、等待时间 四、心理标准
三、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1 、安全/有效原则 2、知情同意与保密原则 3、公正原则 4、互助原则 5、非商业化原则
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管理,维护器官 供体和受体的合法权益,国务院于 2007 年颁布并实施了《人体器官移植 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提出了 禁止买卖、自愿无偿、知情同意、公 平公正和规范管理等几项原则,同时 规定了活体器官的捐献人必须是接受 人的配偶、直系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或者有证据证明接受人与供体存在因 帮扶等形成的亲情关系。
4、《我国器官捐献的伦理困境及对策探析》 许翠芳,韩跃红,第11 卷第5 期,2011 年 10 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5、《43 例活体器官移植医学伦理审查回顾 性研究与探讨》江一峰,李啸华,杨红荣, 夏葳,祝延红,《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 年10 月,第25 卷第5 期
(一)器官移植是否道德
器官移植的价值所在: 1、它使许多本来必死无疑的心、肝、肾衰竭 患者获得新生。 2、它使许多难于恢复健康的患者生命质量得 到提升,如角膜移植在许多情况中可成功 地治愈因角膜问题所致失明。 3、它能减轻经济负担,肾移植的费用要比维 持晚期肾衰病人的透析费用经济得多。
由器官移植产生的伦理问题,如:
为进一步保障活体器官移植的规范操作, 卫生部于2009 年印发了《关于规范活 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 《规定》) 。《规定》对活体器官供体 与受体的关系作了更深入的阐述,从 法律法规角度更严谨地限制了供受双 方关系,完善了原来《条例》中存在 的一些漏洞和缺陷。
二、器官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医护人员在器官移植中的道德责任
1、坚持医学标准 2、捐献者自愿 3、家属知情同意 4、2名以上医生判定死亡,抢救人员不得参 与移植手术 5、公正、公平分配器官 6、告知受者手术风险 7、不参与商业行为 8、减少移植引起的道德问题和医疗纠纷
我国目前关于器官移植的问题
一是许多患者在久久等待合适的供体器官中痛苦地 死亡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 约为150 万,而其中仅有不到1%的患者能够获得 器官移植 二是器官买卖在我国已形成市场 2010年4月15日上午,北京首例贩卖人体器官案 在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器官买卖的“黑市”究 竟有多大?北京首例贩卖人体器官案的被告之一 刘庆生(化名)用“大到你不敢想象”来形容。 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条“小鱼”,“有的职业 中介做的是港澳台的患者;更厉害的中介是做国 外的患者,一条龙服务,全套假程序都可以做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器官移植的 伦理问题将会越来越凸显,建 立良好、有效的应对机制迫在 眉睫。
参考文献
1、《器官移植面临的伦理困惑与对策》,王 玲玲, 周 娜, 杨国斌, 汪春晖, 干振华, 陈飞, 海军医学杂志 2010年 12月第 31卷第 4期 2、 范让,施卫星. 浅谈器官移植资源分配的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J]. 中国医学伦 理学,2008,21( 2) : 28 - 29 3、 《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风险及原因分析》 钟旋, 吴育珊,刘秋生
器官移植的伦理
10法学女生
案例
一位5岁女孩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三年, 一直做肾透析,等待肾移植,经父母商讨, 同意家人进行活体移植。经检查,其母因 组织类型不符被排除,其弟年纪小也不适 宜,其父中年,组织类型符合。医生与其 父商量用为供者,但其父经一番思考决定 不做供者,并恳请医生告诉其家人他不适 合做供者。 问题: 父亲有权不做供体吗? 医生是否告诉其家人他不适合做供者?
器官来源主渠道
• • • • • • 活体器官 尸体器官 胎儿器官、组织 死刑犯器官 异种器官 人工器官
我国器官捐献体系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捐献的可行途径 (二)缺乏健全的法律规范 (三)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 (四)缺少器官捐献的统一平台
(三)关于受体方面的伦理问题
在器官移植中,解决器官分配的难度远大于 医学方面的免疫及组织相容性问题。对酗 酒者,是否有资格接受肝移植?对吸烟者 是否为其进行肺移植?对终身监禁的罪犯, 是否对其进行肾移植手术?儿童是否比成 人更优先接受供体器官等。这些成为了器 官分配、受体方面的重大伦理问题。 为此,出现了一些受体选择的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