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学案新人教版1、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知识梳理一、工业与我们1、概念: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①的主要来源,②的根本保证,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1、铁路沿线:③等铁路沿线。
2、黄河流域:④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⑤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⑥和沿海开放城市。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北京的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2、产业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⑧快。
3、产业部门: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4、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5、分布(1)沿海地区:⑨型。
(2)沿边地区:⑩型。
(3)内地:与关系密切的产业。
基础知识交流1、你能说出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部门吗?探究一工业的空间分布[互动探究] 我国有哪四大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探究二高新技术产业[互动探究]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为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带,①是,其中心是;②是,其中心是;③是,其中心是;④是,其中心是。
(2)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①沿海地区以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和高新技术产业。
②沿边地区依靠国家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的产业。
③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有哪些?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及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状况。
2、理解农业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理解我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农业差异以及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知识梳理一、农业与我们1、概念: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①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主要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3、地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②产业。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1、农业的地区分布(1)东部地区种植业:③的平原地区。
林业:④的天然林区、⑤的人工林区。
⑥: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2)西部地区畜牧业: ⑦牧区、青海牧区、⑧牧区和西藏牧区。
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⑨。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⑩”。
(2)油料作物:两大生产区为和。
(3)糖料作物:分布特点为“”。
(4)棉花:三大棉区为。
三、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制宜1、自然条件(1)气候干旱、地形较平坦、草原广阔宜牧则牧。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候湿润宜粮则粮。
(3)河湖众多宜渔则渔。
(4)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宜林则林。
2、社会经济条件(1)国家政策。
(2)需求。
(3)装备。
(4)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挑战: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科技含量低、农业结构。
2、对策(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2)植树造林、种草。
(3)退耕还林、还草。
(4)调整,发展多种经营。
(5)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业。
基础知识交流1、东、西两部分有哪些农业类型?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2、为什么要在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探究一农业的地区分布[互动探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下表。
地区耕地类型熟制(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东北华北南方 (2)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3)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发展了哪种农业?其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探究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互动探究]1、右图是我国东南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
在保护环境、促使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要求合理安排农业布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材林宜在,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渔业宜在,耕作业宜在。
(以上四空填字母)这说明农业生产的布局原则是。
(2)当地如果要种植粮食,一般种植,当地若种植油料作物,一般种植,当地农作物的熟制一般是。
(3)如果采取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是地。
(4)该地森林的主要环保作用是。
(5)如果这个地区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你认为可发展建设哪些加工业(厂)?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学习目标识记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方式;我国南北及东西铁路运输大动脉;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知识梳理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1、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火车、汽车、船舶、飞机。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①、②、水运、③。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1、交通运输线主要包括④、⑤、内河航线及航海线、⑥。
2、这些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形成四通八达的⑦,东部地区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较小。
3、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我国铁路干线主要有⑧纵⑨横。
三、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1、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称为⑩。
2、类型(1)单一交通运输枢纽。
(2)交通运输枢纽。
四、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运输价格:空运最高,陆运其次,最低。
(2)运输速度:最快,铁路、公路次之,水运最慢。
(3)运量:水运、铁路最大, 次之,航空最小。
2、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除了考虑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外,还要考虑、货物本身的和以及等。
基础知识交流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什么?请说出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探究一“五纵三横”铁路分布及其意义[互动探究] 请说出下列铁路枢纽城市的名称。
探究二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互动探究]1、下列货物需从下面起点运到终点,用什么运输方式最合适?(在表中用√表示)货物类别和数量起点至终点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两箱急救药品北京北京城区五吨钢材上海上海万吨大米武汉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气候:以①为主。
(3)植被:以②为主。
(4)河流:径流量较③。
2、南方: (1)地理位置:秦岭阿尔金山以北。
(2)范围:内蒙古、新、宁三个自治区和甘北部。
(3)地形:以高原和②为主。
2、自然特征(1)外力作用:③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河流:以④为主,且河流很少。
(3)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
3、高寒的青藏高原(1)位置: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
(2)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3)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有“⑤”之称。
(4)寒:终年积雪,⑥广布。
4、以牧业为主的地区(1)牧业:西北内蒙古:温带草原,典型畜种有⑦。
新疆:山地牧场,典型畜种有⑧。
青藏:高寒牧场,典型畜种有⑨、藏绵羊。
(2)西北灌溉农业特点:利用河水、⑩、地下水灌溉。
分布区: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3)高原农业:作物:青稞、小麦。
分布:藏南谷地、等河谷农业。
基础知识交流1、读西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广阔坦荡的A、高原,西部则是雄伟的高山B、、C、,巨大的内陆盆地D、、E、。
(2)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向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因此自东向西植被呈①→②→③的变化。
(3)河流稀少,绝大部分是内流河,最长内流河F是;区内外流河G为。
2、读青藏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以A、高原、B、盆地为主。
主要山脉有C、(山脉)、D、(山脉)、E、(山脉)。
(2)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星罗棋布,最大湖泊④是;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①、②、③、⑤的发源地。
探究一西北地区[互动探究]1、西北地区的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为什么多呈点状或带状?2、说出大兴安岭的重要意义。
探究二青藏地区[互动探究]1、黄河源头多次出现断流,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原因是什么?要改变黄河源头断流的状况,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析青藏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措施。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