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保密工作规范

公司保密工作规范

公司保密工作规范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档案管理与保密工作,提高公司保密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制定保密工作规范如下:
一、职责明确,加强保密工作管理
(一)建立健全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建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确定保密工作分管领导、定密责任人、保密管理负责人以及涉密岗位人员。

(二)各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召开党委(党组)会议研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听取保密工作汇报,了解掌握保密工作情况,为保密工作开展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

(三)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要组织研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泄密案件查处和考核表彰等工作。

(四)分管业务工作负责人要部署分管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并进行督促、指导和检查,为保密部门或者保密工作机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完善制度,强化涉密人员管理
(一)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各项保密制度:涉密人员管理、国家秘密载体管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管理、涉外活动管理等。

保密制度应具有可操作、可执行性、明确具体,建立责任追究和奖惩措施。

(二)涉密人员需进行岗前保密培训和岗前审查,使其了解相关保密法规制度,掌握相关保密知识技能,并持证上岗。

保密部门每年要组织参加保密工作知识更新培训。

(三)对涉密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并签订保密承诺书。

涉密人员离岗或退休需按照有关规定督促其清退涉密载体及办理交接手续,严格落实脱密期管理并签订离岗人员的保密承诺书。

(四)对涉密人员出国(境)团时需要进行保密审查审批,进行行前保密教育,落实各项保密措施。

三、规范定密工作
(一)定密责任人需熟悉各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定密事项,掌握定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定密工作。

积极参加定密责任人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二)结合各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实际,制定各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保密事项范围一览表并及时更新。

(三)对各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的信息发布按照科学规范和完整的审核审批手续,履行保密审查审批程序。

四、严格执行涉密文件管理
(一)涉密文件需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定专管人员传送、发送。

接收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密件包装应当由办公室保密人员拆封。

同时应单独设薄登记,接收人员应及时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并与非涉密文件分开登记和存放。

(二)涉密文件、资料须按照知悉范围传达、阅读,
不得擅自扩大范围,也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文件内容。

(三)阅读和使用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传阅后应及时收回存放。

(四)涉密文件禁止复制、复印、摘抄、汇编。

如需复印、摘抄、汇编涉密文件,必须经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批准并履行审批手续,同时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并视同原件管理(同登记、同使用、同保管、同销毁)。

(五)按照规定应当清退的涉密文件、资料,原则上应按要求退回原制发的机关、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

特殊情况的,应说明原因并报经原制发机关同意。

需要销毁的涉密文件、资料由保密员造册,报办公室领导审批,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不得擅自销毁。

送指定造纸厂销毁的,要有保密员等二人以上押运和监销。

严禁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五、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
(一)计算机设备由专人负责统一归口管理,并建立准确的资产台帐。

各涉密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应建立设备履历本,用以记录设备的原始资料、运行过程中的维修、升级和变更等情况,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要加贴标签及定密标识,设备的随机资料(含磁介质、光盘等)及保修(单)卡由专人负责保管。

(二)配备有计算机设备的涉密部门及下属经营单位和部门都要专人对机器设备进行管理,不得通过串口、并口、红外等通讯端口和与工作无关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并严禁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