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课教学设计中华上下五千年》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同学初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作者。
2、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同学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教学难点:让同学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学期学习的朝代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幻灯演示)2、过渡: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幻;五千年文化长河,源远流长;五千年人物长幅,千姿百态;五千年战争长卷,硝烟弥漫。
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多少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这些历史故事吗?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学生讲,老师可相机演示:《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顾茅庐》《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等故事的幻灯。
)3、小结并过渡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
其实,它们还只是这长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一本书里,知道是哪本书吗?(板书:《中华上下五千年》)二、简介《上下五千年》和其作者。
1、《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璀璨。
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资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
《中华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和的时间从远古到清朝的战争前。
2、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汉达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他把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对旧故事的整理。
”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风格独特、脍炙人口”。
三、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明确读书要求: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干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锲而不舍,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身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身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身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誊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身的读书考虑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同学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身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四、课外延伸,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上下五千年》后,组织同学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身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对“我读书我快乐”有哪些体会。
《中华上下五千年》指导课教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旨在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内容丰富,故事性极强,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开阔视野,启发智慧,培养民族自尊和爱国热情。
教材简析:为了落实《标准》关于“少做题目,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册“我读书我快乐”栏目专门安排了阅读《上下五千年》。
导读先以我们课文里学过的一些历史故事引出《上下五千年》,然后介绍了作者的身份,接着说明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前预习:1、选择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一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学过程:1、推荐故事《屈原沉江》: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读这个故事呢?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
2、教师总结读好一个故事的读书方法:文章内容应理解,读书感受能标注,好词佳句常积累,历史知识要记牢。
3、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的读书方法,很不错。
可有的时候书是借来的,不能在上面随意批注,怎么办呢?可以运用我们经常用到的课外阅读的好方法:用读书积累卡。
书名篇名文章内容好词佳句历史知识读书感受4、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些读书方法来阅读这个故事吧,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读书心得,看看从中能有哪些收获。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读懂这篇文章。
四、制订读书计划,拓展全书阅读1、过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读好一个故事的阅读方法,并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张小小的、有个性的、有创新的读书积累卡,跨越时空,缩短了你与历史距离。
但要想读好整本书,这些方法还是有些欠缺的,针对整本书的阅读,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五、小结延伸:1、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走进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走进历史,我们会开阔眼界;总结历史,我们会更智慧。
老师希望同学们让读书成为习惯,(板书:读书要成习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潜心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们一起把书里蕴含的故事读得更深,更精,更细。
2、我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在读中悟理,读中增知。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附板书:我读书我快乐——《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要有选择学会阅读读书要讲方法读书要成习惯《中华上下五千年》交流课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读《中华上下五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让学好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仔细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并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读书标语,读一读。
(长成须读五车书)师:这是诗人写给他孙辈们的一首诗中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赠外孙(王安石)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师:这首诗就是鼓励他的孙辈们要(多读书),对,多读书,爱学习,长大成为学富五车的有用人才,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条标语。
(齐读)师: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是……(我读书,我快乐)师:在这条标语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家已读了一段时间,都读完了吗?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二、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1、(要求)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学生出题,学生猜。
3、教师根据回答总结进入第二环节: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请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周瑜火烧赤壁秦王灭六国大禹治水苏武牧羊隋炀帝游江都曹雪芹写红楼梦李后主亡国文天祥起兵徐霞客远游探险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三、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1、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请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出示图片)2、在这组图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
3、2分钟作准备。
4、汇报交流:(孔子)请介绍孔子,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诸葛亮)对他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位重要人物,你了解它的哪些故事?你来评价一下,指名说。
(郑和)还记得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郑和的课文,谁来介绍有关郑和的事,他对我国有哪些贡献?(郑成功)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收复了台湾,假如你是台湾的老百姓,你们会说些什么?(文成公主)谁来简单介绍她。
(林则徐)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无能,鸦片开始入侵,你知道鸦片的危害吗?道光帝为了维持统治,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从这段历史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说)经你们介绍,这些人物就变得栩栩如生,在老师头脑中越发清晰,还有自己崇拜的人吗?(指名说)师:你们表现很好,为了鼓励大家,我送大家一首歌《向天在借五百年》,边看边思考,你知道这首歌出自哪部电视剧?(欣赏歌曲)教师小结后进入第三环节:二、评选人物之最读着书中这么多人物故事,你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情绪涌上心头,敬佩、鄙视、同情、憎恶、惋惜……那就来说说你的感受吧!我最的人是,因为。
我最的人是,因为。
我最的人是,因为。
我最的人是,因为。
我最的人是,因为。
四、童言无忌——功过是非我评说1、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个朝代,就有多少个帝王,你比较欣赏谁?2、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皇帝。
..;. 出示:我知道皇帝是(什么样的皇帝),因为,我想对他说。
3、学生准备。
4、针对交流,教师作适当点评。
小结后进入第四环节:五、反思回味——三言两语说收获1、拿出自己的读书卡。
2、填写读书收获(简单些,真实些)3、汇报交流,分享收获。
六、总结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挫折和坎坷,更创造无数的辉煌成就。
五千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最后老师送你们两句话,出示两句话: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皆留存于书中。
时光无法消磨它们,它们能够得以再现,并给人以新的感觉。
——弗.培根请记住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我读书,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