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汤姆生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蔗糖B.氧气C.铜D.生理盐水3.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为100mL,则其中氧气的体积约为()A.20 mL B.35 mL C.40 mL D.25 mL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6.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A.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B.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7.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8.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1% B.19% C.25% D.78%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C.汽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B.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组成的C.最早通过实验测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11.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12.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氢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13.【最新】冬,连续多日的雾霾给襄阳人的生活来带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C.乘坐公交出行D.垃圾集中焚烧1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D.都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气体15.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A.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1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17.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18.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二、填空题19.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1)食醋、加碘盐、酱油、五氧化二磷(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3)食盐水、红磷、铁丝、镁条(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20.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1)装置一和装置二相比,哪种装置更环保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2)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分析数据,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3)用装置二测得的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21.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哪种气体物质,请将该物质写在题后。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含有________;(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含有__________;(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会附着一层水珠,说明含有________;(4)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________。
22.最新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将于【最新】1月1日起施行。
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
根据表中内容填空。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_____(填城市名称)。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空气主要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为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三、实验题23.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________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___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参考答案1.C【解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C. 拉瓦锡。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史。
2.D【分析】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详解】A、蔗糖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B、氧气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C、铜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D、生理盐水由水和氯化钠组成,属于混合物,正确;故选D。
3.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图中“a”代表的是氮气,故选B考点:空气的成分4.D【详解】由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四,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为100mL,则空气的体积为100ml÷4/5=125ml,则氧气的体积为125ml×1/5=25ml,故选D5.A【解析】A、冰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果汁中含有水、维生素、蔗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6.C【详解】A、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是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另一方面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节约了实验的时间,故不符合题意;B、红磷足量可以把氧气完全消耗,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故不符合题意;C、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故此符合题意;D、如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由于装置漏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内也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7.C【解析】试题分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红磷,因为硫和木炭、蜡烛都会产生气体影响实验。
故选C.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8.B【详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
故选B。
9.B【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详解】A、冰水混合物和五氧化二磷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B、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汽水和河水中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中都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10.B【解析】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故A正确。
B. 空气是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故B错误。
C. 最早通过实验测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
故C正确。
D.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
11.C【解析】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C. a是汞,b是红磷。
A. a是铜,b是红磷,氧化铜加热不分解。
B. a是铜,b是木炭,氧化铜加热不分解,木炭生成是气体。
D. a是汞,b是木炭,木炭生成是气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2.B【解析】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B. 氧气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用途。
13.D【解析】试题分析:A、大力植树造林行,能净化空气,有利于防治雾霾.错误;B、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防治雾霾,错误;C、乘坐公交出行,能减少空气污染物,有利于防治雾霾,错误;D、将垃圾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尘等,不利于防治雾霾,正确。
考点: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的选择的知识。
14.D【解析】A. 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B.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 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均正确。
D. 都是有很多用途的气体。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稀有气体的用途。
15.B【解析】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B. 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A. 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C.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D. 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均是利于减少空气污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空气的污染。
16.C【解析】【详解】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故A正确;B、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B正确;C、稀有气体不能作灭火剂,常用作保护气等,故C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17.B【解析】A、开私家车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故A错误;B、太阳能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故B正确;C、火力发电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故C错误;D、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粉尘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B.18.A【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差;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会发出一定颜色的光;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