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演歌代表人物之一。
总论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经典的流行歌曲已经被掩埋,而对于我自己来说,对流行音乐则有着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虽然自己是90后的人,而且大部分和我同年龄的人也许都喜欢那些比较花俏充满动感的音乐,而我自己却仍旧很喜欢邓丽君的歌,还隐约记得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经常听着邓丽君的歌,《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总是感觉她的声音是如此美妙。
而现在的自己仍经常保持着童年的那份欢愉与童真来欣赏邓丽君的歌,因此自己想通过论文来介绍一下自己童年的那种甜蜜的声音——邓丽君
许多年前,一代人被她的甜美歌声深深陶醉。
许多年后,这一代人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年、老年。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从某家店铺飘进耳朵,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隔世地想起自己青涩的初恋。
个人演唱生涯
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开始其演唱生涯[1] 。
1969年因演唱台湾电视连续剧《晶晶》主题曲于台湾成名。
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入华语及东南亚唱片市场;1974年以《空港》一曲奠定其日本演艺事业基础[2] 。
1980年当选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80年代初期先后受邀于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举行个人演唱会。
80年代中期于日本开创流行唱法与日本传统演歌相结合的全新音乐形式,1984至1986年间,先后以《つぐない》、《爱人》、《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三次获得日本有线大赏和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荣誉。
1987年起呈半隐居状态。
1991年宣布除慈善义演外不再做公开表演。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病逝于泰国清迈[3] ;同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追认授予邓丽君“金针奖”[4]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日本有线大赏、日本唱片大赏先后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
1996年,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
2007年,邓丽君成为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大众音乐殿堂”表彰者。
[5]
参加活动
1968年8月17日,邓丽君于台北中山堂中正厅为济助菲律宾震灾举办的义演义卖大会上献唱,义卖中邓丽君唱片一套卖得一万一千元。
1969年10月23日,于台北中正堂参与交通安全晚会宣传活动;12月9日,赴新加坡参加慈善义演[64] 。
1969年12月27日,邓丽君参加香港工展会为“救童助学运动”义卖活动,获得“慈善皇后”头衔[17] 。
1970年9月25日,于港九明爱中心举行慈善义演。
1972年5月15日,参加芙蓉青年商会义唱晚会。
1972年6月7日,邓丽君赴新加坡参加“歌乐飘飘慈善晚会”义唱,为残废儿童救济基金募集筹款。
1973年6月8日,邓丽君于新加坡参加“远东十大巨星慈善晚会”,演出4场,筹集坡币四十万元,用作贫寒学生奖助学金。
1978年7月20日,邓丽君于日本川崎产业文化会馆举行大型演唱会,将演唱所得收入捐出用于慈善[17] 。
1980年10月4日,邓丽君于国父纪念馆举行演唱会,6日将全部演出收入150万元捐赠“自强基金会”[25] ;10月15日为香港仁济医院筹款举行义演一场,收入捐赠医院基金会。
1981年6月,在台湾高雄举办“何日君再来”慈善义演晚会。
1982年1月,于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演唱会,所得收益用于慈善捐助[17] ;同年12月初,邓丽君参加香港“欢乐满东华”慈善晚会。
1985年8月31日,主持“反盗版反仿冒”公益晚会[25] ;同年12月15日,
邓丽君于日本东京NHK大会堂举行“One & Only”个人大型演唱会,黄牛票价达30000日元/张,所得收益全数捐赠慈善机构[25] 。
1986年9月,赴港参加“白金巨星耀保良”慈善义演。
1987年6月,邓丽君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公益金”义演;同年8月22日,于香港为日本电视台NTV慈善节目“24时间テレビ「爱は地球を救う」”卫星放送献唱;同年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25] 。
1988年8月,返台参加“光辉的八二三”义演晚会。
1990年9月9日,邓丽君作为“神秘嘉宾”出席香港无线“星光熠熠耀保良”慈善晚会,为保良局义演筹款[25] 。
1991年7月,专程赶赴香港参与亚视“爱心献华东”赈灾节目,作为特别慈善表演嘉宾募集筹款[25] 。
1993年3月,邓丽君于台中清泉岗基地举办“永远的情人”义演晚会。
1994年10月22日,邓丽君带病赴日本仙台市宫城会馆参加“仙台音乐祭”义演;同年11月带病拍摄香港亚视公益节目“今日爱心睇真D”的爱心单元外景部分。
社会评价
在演艺圈很多人是“奇迹”,但唯有邓丽君可以称为“传奇”(李宗盛评)[49] 。
她代表着一种自由创作的声音,流行歌曲开始真正是一种来自非政治性、非传统性的自由创造(崔健评价)[50] 。
邓丽君是华人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仅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在文化领域里影响了华人社会;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个文化符号(人民网评)[51] 。
邓丽君是华语流行歌坛第一位具国际影响力的歌手,她的外形也暗合了传统中国女性婉约温柔的特质(《燕赵都市报》评)[52] 。
邓丽君是中国乐坛独树一帜、不可磨没的杰出艺术家(李谷一评)[53] 。
邓丽君的音乐是对中华民族音乐的一种新的诠释;她的歌曲用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徐沛东评)[54] 。
她的演唱吸取了我国民间歌曲和民间戏曲注重咬字、讲究韵味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一种委婉动人、清新明丽、优美流畅、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55] 。
她的嗓音甜美、柔和,很有特色,几乎听不出有任何换气的地方,她可以在没有鼻音的状况下唱出连续的高音。
她的中文咬字非常清晰,音色又细又柔[52] 。
邓丽君以情带声,以声带情口语化的演唱风格,自然,亲切(董文华评)[56] 。
她的歌声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渗入人的心底,让人有共通的、深入浅出的感觉(左宏元评)[57] 。
邓丽君的歌很有中国韵味,这种韵味是汉语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它文化的音乐特色(龚琳娜评)[58] 。
她最值得传承的地方,就是她那没有人能取代的歌唱色彩的精髓,她是国宝级的人才(戴思聪评)[59] ;她是中国人的骄傲(秦勇评)[60] 。
邓丽君坚持走民族化的艺术道路,把众多中国民歌和中国古典诗词介绍到了世界各地,介绍给了广大的海外华侨。
她为创立民族化的声乐艺术做出了贡献,并在国际歌坛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王昆评)[61] 。
对于中国文化的意蕴来讲,她已经不是一个歌手,其歌艺成就已超越流行音乐的范畴与层次(于丹评)[58] 。
她以柔美动人的歌声和令人心醉的情歌广泛吸引了众多地区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如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日本等地(《大英百科全书》评)[62] 。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即是形容她音乐的广泛流传性(BBC中文网评)[63] 。
后结
在20世纪最后一年,香港电台综合专业推介与民意选出的“20世纪十大中文歌曲”,邓丽君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昂首入选。
而在当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日本纷纷举行的20世纪不朽名曲选举活动中,邓丽君是唯一一位在三地都有歌曲获选的歌者。
20世纪的歌坛灿烂星光,几乎被她一人独占。
2010年1月29日是邓丽君小姐诞辰57周年纪念日,回顾她的一生,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
无庸置疑的是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她演唱的歌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以妙不可言的邓式唱腔和完美的演唱技巧,带领人们走进真、善、美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