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财务档案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的管理制度,完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使其规范化、系统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子公司及实际控制企业。
三、档案管理职责
财务部负责档案的整理、编号、归档、借阅等,对财务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保密负责,对于应当入库保管的资料应及时入库纳入管理。
四、财务档案定义
财务档案是专业档案的一种,它是经济活动的历史记录和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开展经济活动、进行经济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
五、财务档案的分类
财务档案分为内部留存财务资料档案、对外报送财务资料档案与外部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报告档案。
(一)内部留存财务资料
内部留存财务资料分为会计核算档案、财务管理档案、客户资料档案以及其它财务档案四类。
1、会计核算档案范围
会计核算档案包含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它会计核算资料。
①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它包括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资金盘点表等。
②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是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它包括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③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按时间能够分为月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中期会计报表以及年度会计报表,包括四表一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以及其它内部报表等。
④其它会计核算资料
包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底稿、审计调整数据底稿、对外开
具的各类发票、收据存根、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保管清册、销毁清册、财务情况说明等。
2、财务管理档案
①预算资料:包括公司总部及下属公司编制和上报的季度、半年度、年度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表以及公司各职能部门年度费用预算表。
②财务分析报告:包括公司总部及下属公司编制和上报的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③税收筹划报告:是指由公司财务部编制并经过相关领导审核认可的税收筹划报告。
④投资分析报告:是指由公司财务部编制并经过相关领导审核认可的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⑤融资分析报告:是指由公司财务部编制并经过相关领导审核认可的融资计划分析报告。
3、客户档案(是否由财务部管理待商榷)
包括本公司与客户签订的业务合同、客户基本资料、与该客户有关的文书等。
4、其它财务档案
主要指银行流水、业务合同、财务制度文本、会议纪要、银行开/销户审批及资料、税务事项通知书、关联公司上报资料、公司内部培训资料等。
(二)对外报送财务资料
1、对金融机构:主要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报送的融资类、按揭准入类资料以及后续报送资料。
2、对税务局:主要指对税务局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重点税源报表、减免税申请、手续费返还申请、财务情况说明、纳税说明等。
3、对统计局:主要指对统计局报送的企业基本信息表及财务数据。
4、对社会公众(若有):主要指公司上市后对社会公众披露的财务报表报告以及发布的各类通知文书。
对外部单位报送的资料需全部存档,特别是加盖了公司印章的资料,以备查阅。
(三)外部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报告
主要指公司聘请的外部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性报告,如年度审计报告、专项审计报告、财务尽职调查报告、资产评估报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房屋测绘报告等,专业报告可能是对外的,也可能是对内的。
六、财务档案的管理要求
(一)分类管理。
财务资料归档前应先分类,再按照类别有序地放进档案盒、档案柜中。
归档前应仔细检查资料,降低归类错误的可能性。
(二)及时归档。
财务资料形成后应及时归档,避免资料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