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练习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
水汽输送 C.降水D 径流
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C.总趋势为降彳氐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D.
在冰期相对较低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
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D.河道淤积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C.③④
D.①④
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
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C.降水变率增大
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水量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8.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
线(b)。
读下图,完成下题。
9.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10.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
间
A.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贝加尔湖湖面每年
1 —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5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据材料回答下
列各题
11、贝加尔湖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1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题。
1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M5
m
| s | HA
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 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 甲乙之间的虚线
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
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 往、
1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在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 1B.
A. I 、n 、川 B . n 、I 、川
C.川、n 、i
D. I 、
川、n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题 15: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16: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 •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 .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西欧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 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 调节器”。
据此回答 下题。
17、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 、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A 、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 B 、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秘鲁寒流 C 、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19、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D 、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 、加那利寒流 A 、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B 、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 、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D 、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
据此回答 19-20题。
20. 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双选)
A 加拿大 B
马来西亚
C 墨西哥
D 阿根廷
21. 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双
30* 40*
C 、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 、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8、下列寒流中,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
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下题。
23.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24.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 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 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
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
②河流设备设施
的维护;③……
(1) 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 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 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 )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 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A.①附近 B .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A 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信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22.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fl
日本山河分布示量图
参考答案
DBBCD CABDC DCCCC CADD (AC)(CD) CB
24.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
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谁需求量大。
(4 )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
的政策与措施等。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
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
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