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课题一分子和原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是实际存在的.2、分子的特性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温度升高,运动加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大,间隔变小)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3、分子和原子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4、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要大些,但不能笼统认为分子比原子大。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⑴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分子。
⑵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课题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电子(带负电)原子质子(带正电)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位Ar)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1) 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2)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越大,它的实际质量越大(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
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原子核3、原子结构示意图(1)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质子数(核电荷数)(2)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核在原子中只占很小的体积,但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的质量。
(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 、Fe 2+、Fe 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 、HF 、H 2O 、NH 3、CH 4。
4、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 分类: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如钠离子(Na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如氯离子(Cl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3)原子和离子的转化: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4)离子符号的意义: 一个镁离子(镁离子)例如 Mg 2+ 一个镁离子带俩个单位的正电荷课题三 元素1、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2)元素之最 -------地壳:O 、Si 、Al 、Fe 生物细胞:O 、C 、H 、N海水中:O 、H 、Cl 、Na 空气中:N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非金属元素----固态有“石”字旁;液态“氵”字旁;气态“气”字头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2、元素符号元素符号采用的是拉丁文,书写的时候要一大二小。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有时还表示一种物质(如金属单质Fe-铁、稀有气体He-氦气、固态 非金属C-碳)例如 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8个(氦为2个)稀有气体元素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一般多于4个非金属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达稳定结构一般少于4个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最外层电子数第四单元知识总结课题一爱护水资源(1)水资源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水量少。
(2)水污染A、定义:指的是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B、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
C、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课题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1)步骤: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消毒(2)过滤:过滤可以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滤纸破损;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仪器不干净等。
(3)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D. 蒸馏时,冷却管的水应下进上出,有利于水蒸气的冷却;蒸馏瓶中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
E.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3、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等。
课题三水的组成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2H2O=== 2H2↑+ O2↑产生位置负极正极(父“亲”正“养”)体积比 2 : 1质量比 1 :8E.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3)氢气(H2)A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B化学性质: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点燃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4)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C,Fe,P,N2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O2,KMnO4等。
氧化物:由俩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O2,Fe2O3,P2O5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一、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含义H2O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注:区别符号前面的数字和右下角的数字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个数,可以改变,如2H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不能变动,H2O4、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银氟氢;二价氧镁钙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铜汞二价最常见。
(氧和氟显负价)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5、化合价规律(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氧元素通常显-2价。
氢元素通常显+1价。
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一些元素在不同种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3)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6、计算: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