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
这篇关于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月考考了八年级数学上册十一至十三章共三章内容,即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和实数。
全年级共 72 人参加考试,有32 人及格, 100 人以上的有 1 人, 90 分以上有 6 人, 80 分以上有14 人, 70 分以上有 18 人, 60 分以上有 32 人, 40 分以下有 13 人,平均分为 56.6,低分率为
18%,优秀率为 8.33%,及格率为 41.67%。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共三大题即24 小题,选择题14 题共 42 分,填空题 4 题共 12 分,解答题6题共56分。
三、得失分情况。
在第一大题的12 道选择题中,没有全错的,只有一人全对,71 人半对半错。
其中第 2 和 6 题正确率达 80%,而第 9 题的错误率达 98%。
在第二大题的 4 道填空题中,全对的有 2 人,全错的有 5 人,其余的均为半对半错。
其中第
15 的正确率为90%,第 18 题错误率为 80%。
在第三大题的 5 道解答题中,有 1 人全对的,也没有全错的,得分率占80%的题有第19、
20 和 21 题,失分率占80%的题有 22 和 24 题。
四、比较分析
1、与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对比:
平均分名次
及格率名次
优秀率名次
低分率名次
七年级
21
21
21
18
本次
12
13
14
9
结论:学生有了很大进步,说明有许多学生是想学好并有能力学好,作为教师要给予帮助,不要给学生太大的打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与七年级最后一月考对比:
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七年级60
50 23.6 31
本次56.6 41.7
8.3
18.0
结论:和上次对比只有低分率有进步,其余全部都在后退,说明这段时间教学,太重视基础
教学,满足了成绩在中下等的学生的学习,而忽视了优秀生的培养,而上次月考说明太重视优
秀生的学习忽视了学困生的培养,总之要注意两头兼顾。
五、存在问题。
1、本人在近期的教学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足。
“有投入不一定有收获,没投入一定没有收获”。
近期由于学校工作较多,本人把工作的重点投入在学校工作上,投入在教学上的时间较少,
连正常上课的时间都没有保证,更别说给学生时间练习和作业讲评了。
2、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成就未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要有进
步很困难,教师教学常常事倍功半。
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抄袭作业,
无恒心和喜欢口算等。
3、学校的数学教具缺乏,使本人在教学中要花费一定时间制作教具,影响了本人的教学,
甚至整个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六、今后工作思路
1、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工作。
这次考试数学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生还比较多,怎样使这些学生尽快“脱贫”、摆脱中考成绩个位数的困境,以适应在高一级学校的继续学习和当今的信息时代,这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重视培优,更应关注补差.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合理
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程.课外要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满腔热情地关心每一位
后进生,让他们尽快地跟上其他同学,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提高本人的教学水平。
既然我不能改变现实教学过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只好改变自己的
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即做好“两个为什么,四个怎样做”。
(1)为什么要上这堂课?这就是要求我上课前要想好这堂课与学生以前所学有什么联系,
与以后的学习有什么联系和考试又有什么联系。
只有想好后才能真正抓住这堂课的重点和难
点。
(2)为什么要这样上这堂课?教学方法有许多种,我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用这种教学方
法,它是不是这堂课教学中的一种,好在哪里,别的方法不好在哪里?只有想清楚这些才能确
定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3)怎样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如果只有“教师
的教而没学生的学”是一堂失败的课。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每出现的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教学
行为,我都要多想想“这样做对学生有吸引力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
(4)怎样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每一堂课必有其重难点,因此我要多想想用什么方法
让学生掌握重点。
何谓难点就是学生容易错的地方和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对于这些要我要多讲精讲,更要学生多练。
(5)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快乐。
我一直致力于“让课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让课
堂成为学生思维激情迸发的天地,让课堂成为展现自我感受幸福的舞台。
”因此在教学中我要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把数学知识和一切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故事、新闻、游戏、演示和操
作等)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6)怎样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成功必然先要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本班却有许
多学生学习有不良的习惯。
因此在教学中我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恒心,在证明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数学书写中培养学生的法规意识,在练习
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在作业中培养学生自信能力等等。
把学生的学习习惯放在教学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