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方案一(一般校)【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水平要求]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 A多极化趋势加强 A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B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历史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通过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特征的了解,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的特点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当今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通过对多极化趋势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深入思考现实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史料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史实的原因;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社会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使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历史、社会赋予的责任;增强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维护世界多样性的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如何利用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已有知识和时事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的局势。
⏹难点:正确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史实和影响;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教材篇幅较大,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学生很难理解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突然走向解体;如何调动学生的活动收集材料,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解当今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本课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解体教学要点:格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第二子目:缓和与动荡并存教学要点: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诸多不稳定因素。
第三子目:多极化趋势加强教学要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当今世界是新旧格局交替的时代;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导入设计:引入反映苏联解体内容的相关视频、图片资料,导入新课2.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教师讲述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苏联解体的大致过程,建议①淡化处理戈尔巴乔夫改革,讲明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但并非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图片、音像资料的引入,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③强调以苏联解体为标志,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3.缓和与动荡并存1)教师讲述:强调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2)引入一些数据,对比两极格局之下的军备竞赛和当今的裁军行为,提问学生:如何理解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结合学生回答说明相对于两极格局之下剑拔弩张的局势,当今世界消除了世界大战的危险,相对缓和,但缓和不等同于没有战争。
3)设计学生活动:结合常识谈谈当今有哪些不稳定表现和动荡?老师通过表格总结,并通过对具体实例(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等)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当今世界动荡和局部冲突的因素有哪些?(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原有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原有的民族矛盾、地区矛盾的暴露等。
)4.多极化趋势加强1)教师讲述: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美国一直试图以实力为后盾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推行单边主义。
2)提问学生:为了建立单极世界,近年美国有哪些重大举措?3)结合学生回答做进一步分析。
如:对“911”事件的分析: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行单边主义,加大对世界事务的干预。
但同时全球化、恐怖主义等新问题,美国需要重新重视多边合作。
虽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的、在各方面与美国抗衡,但是部分地区和国家联合起来,在某些方面与美国形成制衡,使美国不能为所欲为,所以美国没有如愿以偿的建立起来单极领导的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史实来例证)由此概括诸多“强国”,引出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当今世界是新旧格局交替的时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最后教师应强调目前多极化还仅仅是一种趋势,但确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结合课本和相关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讨论:多极化趋势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教师可设计引导性问题,如:多极化趋势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否有利?为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
五、教学资源建议:1.历史专业书籍: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张伟垣《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李世安《当代世界史(1945—1998)》卫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历史专业杂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等3.网络资源:历史课程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六、学习评价建议:1.课堂讨论的参与程度;2.笔记;3.课堂练习;(参与讨论:李建红、郝万清、郭艳芬、王磊、边淼、张宇静、程艳丽、张静、王晓晶、黄燕秋、李阁、张华、卢静、黎冬云。
执笔:郝万清、边淼。
)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方案二(示范校)【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水平要求]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 A多极化趋势加强 A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B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历史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通过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特征的了解,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的特点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当今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通过对多极化趋势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深入思考现实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史料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史实的原因;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社会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使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历史、社会赋予的责任;增强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维护世界多样性的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如何利用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已有知识和时事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的局势。
⏹难点:正确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史实和影响;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教材篇幅较大,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学生很难理解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突然走向解体;如何调动学生的活动收集材料,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解当今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本课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解体教学要点:格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第二子目:缓和与动荡并存教学要点: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诸多不稳定因素。
第三子目:多极化趋势加强教学要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当今世界是新旧格局交替的时代;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导入设计:引入苏联解体前后的两幅地图或不同国旗,学生结合常识谈谈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
结合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2.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教师讲述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苏联解体的大致过程,建议①淡化处理戈尔巴乔夫改革,讲明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但并非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图片、音像资料的引入,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③强调以苏联解体为标志,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引入相关文字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读,正确理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
3.缓和与动荡并存引入相关文字、音像资料,学生概括总结,当今世界形势的总体趋势和主流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是指相对于两极格局之下剑拔弩张的局势,当今世界消除了世界大战的危险,相对缓和,但缓和不等同于没有战争。
设计学生活动:结合你的常识,说说当今社会动荡的表现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导致社会动荡的因素有哪些?4.多极化趋势加强教师列举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阿富汗战争等图片或音像资料。
提问学生:这些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导出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提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社会常识,谈谈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设问: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目的是否能实现?为什么?由此导出对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的分析。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结合课本和相关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讨论:多极化趋势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教师可设计引导性问题,如:多极化趋势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否有利?为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
)小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担负自己的责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五、教学资源建议:1.历史专业书籍: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张伟垣《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李世安《当代世界史(1945—1998)》卫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历史专业杂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等3.网络资源:历史课程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六、学习评价建议:1.课堂讨论的参与程度;2.笔记;3.结合多极化趋势的主题,针对某一件时事,完成一篇时政评论。
(参与讨论:李建红、郝万清、郭艳芬、王磊、边淼、张宇静、程艳丽、张静、王晓晶、黄燕秋、李阁、张华、卢静、黎冬云。
执笔:郝万清、边淼。
)。